首页 > 墨子生平 > 学位论文 >   先秦“儒墨之争”研究:以《墨子》、《孟子》、《荀子》为主

先秦“儒墨之争”研究:以《墨子》、《孟子》、《荀子》为主

入库日期:2016.12.07 点击数:6

【题名】先秦“儒墨之争”研究:以《墨子》、《孟子》、《荀子》为主

【学位名称】硕士

【作者】 吴慧珍

【导师姓名】梁银林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关键词】: “儒墨之争”  论争内容  论争方式  影响

【简介】本文的研究的是“儒墨之争”,时间范围主要在先秦。“儒墨之争”在百家争鸣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百家争鸣真正意义的开始。本文对“儒墨之争”的研究主要针对《墨子》、《孟子》、和《荀子》文本中相互争论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试图通过对儒墨两家争论内容和论争方式讨论儒墨两家在其中的发展与进步。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讨论儒墨之争发生的原因,第二、三部分主要讨论儒墨之争的主要内容和论辩方式,第四部分主要讨论儒墨之争的影响。 第一章分析“儒墨之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墨子学说与孔子之学存在差异与对立主要在于孔门后学对“礼”的过度追求给社会造成的不便利,而各自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要求也使得儒墨两家对现实采取的解决方式的不同。而到了荀子时期更是强调“礼乐”作为治理国家秩序的工具。“儒墨之争”的发生有着必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第二章主要分析儒墨两家争论的主要内容。尤其以墨子立论的“天志”、“明鬼”、“节葬”、“非乐”、“非命”反驳儒家学说。而儒家学派也由此针对性进行辩驳和论证。这些内容代表了墨子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思想构建。而孟子、荀子的反驳又增添了他们对于儒家传统思想的补充和完善。 第三章主要分析儒墨两家论辩的方式。墨子对于儒家的思想的批判具有针对性,同时辩论方式多样:采用先贤圣王的事例、排比、假设、反问等方式、引用诗书等,还运用逻辑推理性的方式。论证过程十分精彩而具有说服力。而荀子继孟子之后也对墨家的批判进行了系统性的论证,特别对于“礼乐”的问题进行了严密而详尽的论证,借鉴了墨家的论证方式,很好地批判了墨家的思想,重新树立儒家学派的地位。 第四章主要分析儒墨之争的影响,儒墨两家在这场论争中得到了各自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影响了其他诸子,使得论辩更加自由,论辩的内容得到扩展,而论辩的发展也影响着儒墨两家的最终地位和结局。墨家在论辩中暴露了自身的缺陷而渐渐消亡,而儒家却由此完善了自身的理论体系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分类号】I02

【全文链接】进入读秀获取更多信息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