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墨家介绍 > 学位论文 >   墨家军事学说及其对中国军事史发展的影响

墨家军事学说及其对中国军事史发展的影响

入库日期:2016.12.07 点击数:3

【题名】墨家军事学说及其对中国军事史发展的影响

【学位名称】博士

【作者】 王震

【导师姓名】郑杰文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关键词】: 墨家军事学说   中国军事史   影响 发展  

【简介】本课题研究旨在全面揭示墨家军事学说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军事史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文献资料是本课题研究的基本依据,从文献出发提取思想内容,再进行纵向梳理、解析研究、系统评说是其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认为,墨家军事学说是见诸《墨子》记载的关于战争与战争指导规律、战争准备与实施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以墨家战争观为指导,涵盖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两大系统。在战国时期,这两大系统与中国军事史的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在秦代以后,墨家作为一个声势浩大的学术团体销声匿迹,墨家军事学说内化为中国战争指导、战争准备与实施理论的一个元素,它与中国军事史之间是一种隐性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 本课题研究认为,先秦时期,在军事理论方面,墨家军事外交思想、战争指导理论和武装力量建设理论无不直接来源于当时的军事实践,又反过来推动着军事实践朝着更高级的形式发展。墨家军事外交思想是晋阳之战历史经验下为推行非攻学说而形成的产物,其斗争艺术为纵横家所推重,张仪、孟尝君和苏秦的外交活动都在某一方面反映了对墨家军事外交思想的继承。墨家战争指导理论的形成与战国前期争城夺地的战争形势密切相关。晋阳之战、濮阳之战以及桂陵、马陵之战都为墨家战术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马陵之战后,魏国由胜转衰,这促使墨家在战争观念上更加强调外部环境对于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秦惠文王即位以后,秦国在伊阙大败韩魏联军,开创了中国古代以战略反攻形式围歼敌军重兵集团的先例,其攻势防御战略与墨家积极防御原则一脉相承。尔后齐燕两国先后爆发了济西、即墨之战,两次战争都充分显示了民心士气对于战争胜负的重要意义,这与《墨子备城门》篇论“守围城之法”十四要素是相通的。二十多年后,秦赵之间又发生了长平之战,双方展开了全方位的战略角逐和实力较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秦墨战争指导理论的影响。墨家的武装力量建设理论反映了郡县征兵制度下的征兵政策、军队编成以及军官编制,是战国军事制度历史变革的产物。在各国普遍实施军功授爵制度的背景下,墨家军队管理规定体现了严行赏罚的理念。墨家又主张重刑与慎刑、宽刑的结合,这实际上是对战国法律制度,尤其是秦律中重刑与宽刑两大指导思想在军事刑罚领域的继承。墨家的军事刑罚实为秦律法理精神的践行者,它以专门法的形式对秦律的完备和健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课题研究认为,先秦时期,在军事技术方面,墨家一方面在总结前人军事理论成就和军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大大推进了城防技术的发展和丰富,使之达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另一方面在改进、重组和整合传统武器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整套进攻、掩蔽、防御、突击四位一体的守城武器系统,极大地推进了战国武器系统的完善。墨家对于战国城防建筑发展的历史贡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总结了当时的城防主体建筑的基本结构。这主要包括城墙和城门:城墙是城防的基干建筑,涉及城墙规模、登城踏阶以及城外周道等方面的问题;城门是城防的重点环节,包括城门上的各种机关和设施。二是在继承前代军事工程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攻城类型,提出了城上附属防御建筑设施的配置方案,主要包括以台城、行城、立楼、木楼、士楼等为代表的作战依托设施和以坐候楼、高磨 和亭为代表的侦察预警设施。三是创造性地提出了系统有效的城壕外围防御体系。据《墨子旗帜》篇记载,墨家城防由外及内依次为“前池外廉”、“水中周”、“藩”、“冯垣”、“女垣”和“大城”6层防御体系。其中,除“大城”以外,墨家外围防御体系可划分为护城河防线、障碍工事防线和主城附属防线。墨家建立起用于城防的一整套武器系统:首先是针对新的作战条件继承、改造和发展了一批春秋时期的传统进攻武器;其次是创造性地应用和制造了一批掩蔽遮障武器;复次,以主动防御为指导思想,集中开发和拓展了一批攻势防御武器的使用;又次,改进和发明了一批代表当时尖端技术水平的重型武器,这些重型武器威力巨大,杀伤效果明显,反映了当时军事技术的最高水平。 本课题研究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标志着中国历史和中国军事史的发展进程都迈入一个新的纪元。首先,在大一统的历史语境中,墨家军事学说在秦汉战争实践中获得了新的发展,在当时和后来的边防战略中确立了军事准备和武装斗争有机统一的墨家防御理念,即以实现中央王朝长治久安为终极目的,围绕缩小军力差距,着眼于合理调度人力物力发展军备,和战统一,攻防结合,在持久贯一的战争准备中促成武装力量战斗力的提升。其次,墨家军事理论对后世小生产者利用民间宗教从事反抗统治者的武装斗争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到清中期的白莲教起义,农民武装力量在继承墨家军事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军事斗争方式。同时,随着民间宗教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矛盾的变化,中国农民战争不断将新的社会矛盾下的生存理想注入日益丰富的教义当中。再次,墨家军事技术在秦以后军事工程和武器装备中的应用仍然十分广泛。秦汉时期,为防御匈奴在北部边境修筑的万里长城,继承和发展了《墨子》城守各篇记载的筑城技术,同时,墨家研究创制和总结改进的各类武器装备及其相关战法也应用极广。这些武器在当时还大多属于尖端技术,但从东汉末年开始渐趋常规化。到了南北朝时期,传统墨家装备被改进和重组,墨家战术也有所革新。隋唐五代的军事工程很多在汉魏六朝并不多见,但实际上是沿袭了墨家遗制,与此同时,冷兵器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墨家武器装备技术的潜力得到了空前的发挥,不断酝酿着军用火器技术诞生的前奏。尔后辽、宋、西夏、金和蒙元等政权的对峙和更迭时期,由于军事斗争的需要,攻守城技术和战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陈规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当时的攻守城作战中,传统的冷兵器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墨家武器装备技术仍然继续发展,创造性地运用于当时的战争中。直至明清,墨家军事技术的影响由式微走向终结。 本课题研究认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传统战略和战役指导开始向近代化嬗变,墨家军事技术经历了明清两代至此已经完全退出了战争领域,而墨家战略和战役指导由于早已内化为中国古代战争指导规律和作战指挥理论与方法的重要元素在这一时期仍然被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宗教动员策略与农民利益愿望的诉求、流动作战和建立根据地的战略转变以及攻守坚城的战役指导倾向都是对历代农民战争中墨家战略和战役指导的继承。晚清时期,随着中国军事理论和军事实践向近代化的发展,潜在的墨家战略指导元素也在抵御外侮和师夷长技的过程中有所体现。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近代的军事学术逐步形成,传统的墨家战略指导元素与近代国防战备发展理论进一步融合,集中反映是人的要素与物的要素实现了高度统一。整个20世纪,墨家军事学说在义和团运动、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共和国自卫反击战等一系列反侵略斗争中仍然发挥着战略性的指导作用。总之,墨家军事学说对中国军事史发展的影响是重要而深远的。墨家军事理论和军事技术在中国军事史的发展历程中都曾经或始终被不断地继承和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形势正在发生新的复杂变化,中国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艰巨,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墨家军事学说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继续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着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努力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全面提高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军队历史使命的能力,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课题研究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果有三:一是对墨家军事学说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尤其考证和辨正了墨家主要军事设施和武器装备的形制、来源和发展;二是深入考察了墨家军事学说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与先秦军事史发展的互动关系,考察了墨家军事理论在中国秦以后冷兵器战争时代的边防战争和农民战争两大领域的影响,以及墨家军事技术的发展变化;三是揭示了墨家军事学说在中国军事史近现代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揭示了墨家军事学说对于当代中国军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机械化和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的启示意义。

【分类号】E892

【全文链接】进入读秀获取更多信息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