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经辞典·序言
作者: 李广星  年份:2010 来源 :山东滕州市墨子国际研究中心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 国学之源,见于先秦;诸子百家,同源异流。春秋战国之际,儒墨同为显学。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学,墨学逐渐衰落。《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计七十一篇;《隋书经籍志》为十五卷,又目录一卷:宋《中兴馆阁书目》为六十一篇;至明《道藏》仅存五十三篇。现存《墨子》五十三篇中,科技、逻辑、哲学等内容集中在经上、经说上、经下、经说下和大取、小取六篇,学者研究时把这六篇(或前四篇)名为《墨经》,也有学者称为《墨辩》《墨经》是《墨子》书中最难读的篇章。清代著名学者孙星衍说:汉唐以来,通人硕儒博通诸子
《墨经辞典》简介
作者: 张仁明  王兆春  黄朵  年份:2010 来源 :毕节学院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 王力先生说过,要写一部汉语史,必须作断代的研究,作专书的研究。汉语史的研究,基础研究做得很不够,必须写出专书辞典、专书语法。我们的编撰专书辞典的目的首先就是要为汉语史的研究(尤其是对研究先秦词汇语法)提供确凿的实证材料,最理想的目的是使专书(墨经)词汇、语法及文字的号题研究在辞典中得以体现。其次,通过墨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们一百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墨经基本能读、可读,墨经文义的挖掘渐趋深入,思想的整体把握渐达真谛。因此,以辞典的形式对墨经词汇、语法作进一步细密的定位
《墨经》训诂失误枚举
作者: 张丽萍  年份:2010 来源 :毕节学院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 一、因不明古代语言表达而误(1)《经说上》辩,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谭戒甫断作: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翻译为:甲说’这是牛’;乙说’这不是牛’。
刘邦凡 张欢:《墨经》论“推”
作者: 刘邦凡  张欢  年份:2012 来源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 "推"式推论体现了《墨经》的逻辑推理思想,是墨辩中"说"的种类之一。"推"不仅体现了传统演绎逻辑的推理规则,还体现了归纳逻辑中类比推理的原则。墨子的"推"是一种反驳的论辩逻辑方法,意在推到对方的观点。"推"运用了归谬法的间接反驳方法,是演绎推理中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的推理方法。"推"与"援"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前者在驳斥对方,后者在于证明自己。
试论因明、墨辩和西方逻辑传统非演绎推理之异同
作者: 赵凤珠  年份:1998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部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 古印度的因明、中国古代的墨辩、古希腊的逻辑是古代世界三个不同的逻辑传统。从各种逻辑思想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辨别三个传统的同异,从共性中寻找规律,从个性中发现特点,对于发展逻辑学是有益的。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从各自逻辑体系的自身发展中,以西方形式逻辑为参照,从探讨各
论因明、墨辩和西方逻辑学说推理理论之贯通
作者: 张盛彬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 在世界文化史上,有三个古老的民族,早在纪元前五至三世纪,就有人研究了本民族论辩的规律,比较系统地总结并建立了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这就是古印度的因明、中国古代的墨辩、古希腊的逻辑。这笔重要的文化遗产,反映了人类当时理论思维所达到的水平,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辉。
谈公孙龙——兼论《墨辩》三派
作者: 沈有鼎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 我在去年写了《的评价问题》一文,(《哲学研究》一九七八年第六期)有一位同志对我的论文提出批评意见。其中有一部分和我的原意并无冲突,如认为现今流行的《公孙龙子》并非字字出于晋人伪造,并且多多少少代表了战国时期的公孙龙的思想等等。《列子》和《古文尚书》的许多内容也不是晋人凭空捏造得
墨辩、因明与亚里士多德演绎逻辑比较
作者: 陈克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 墨辩、因明与亚里士多德逻辑这三大古典逻辑的比较研究,早在本世纪初就已开始,梁启超、章太炎、胡适、章士剑、潭戒甫、沈有鼎等学者都曾倡导并亲自做过这项工作。以往的比较研究多是就演绎而论,而且主要是对演绎推理形式的比较。因为三大古典逻辑的基本性质都是演绎的,所以,比较研究以演绎推是为主也是理所当然,但是,仅仅局限在论式的比较研究上,则显然太狭隘了。
《墨辩》中关于“名”(概念)的逻辑思想
作者: 周云之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 墨子名翟,约生于公元前480年左右,卒于公元前390年左右,与孔子同时代又略晚于孔子,战国初期的鲁国人,后来作过宋大夫。他在批判儒家的思想中创立了墨家学派,并且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政治团体,提倡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尊天、明鬼、非乐、非命等政治伦理思想。《墨子》一书记载了整个墨家学派的思想,其中有的可能是墨子自著(或自述),主要是墨家弟子记录
试析《墨辩》的“故”与因明的“因”、“喻”
作者: 崔清田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 “故”是《墨辩》逻辑据以立辞的三个基本范畴之一。“因”、“喻"是新因明三支作法中的两支。“故”与“因”、“喻”在各自的逻辑学说中均有重要意义,居于重要位置。因此,许多学者在对《墨辩》与因明进行比较研究时,都非常注意这几个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拟就“故”与“因”、“喻”是否相应、“故"与“因”“喻”的异同等问题作一粗浅的分析,期望通过对《墨辩》与因明所含内容的具体比较,加深对这两大逻辑学说的内容、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