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城守诸篇守御研究
作者: 王中田  年份:2001 来源 :山东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该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1、城守诸篇最早应该源于墨子的思想,禽滑进一步丰富成篇,腹黄享一派墨者在秦车最终编辑成书,城守诸篇年代可能是在秦惠王时及其以后,但非一时之作.2、墨家的城池守御理论的提出是中国筑城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该文通过对墨家?
墨子的先在认知图式及其“非乐”论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 莫付欢  年份:2008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墨子的“非乐”思想,在先秦美学思想中独树一帜,然而历来墨学研究者对其研究却过于简单化,对“非乐”之功更是言之甚微。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引入皮亚杰的图式理论,对墨子“非乐”思想做一次新的较为系统的研究。正文部分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论述皮亚杰图式理论的基本概念、范畴及内容。“图式”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图式就是主体所具有的对外界信息进行接收和加工的一种动态性的认识结构。主体建构客体和客体建构主体的思想,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皮亚杰在分析主客体问题时最具特色的部分。在对认知图式的研究中,皮亚杰曾提出过著名的“同化一顺应”理论,用以解释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具体化,这一理论被称为是在认知图式研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主体通过“认知图式”这个中介去“同化”或“顺应”客体信息,从而产生认识。皮亚杰通过“图式”、“同化”、“顺应”等概念的提出,分析了个体认识的产生和发展的具体途径,揭示了个体认识运行的具体机制,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深入研究反映论的道路。但是,皮亚杰的理论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批判继承皮亚杰图式理论的基础上,本章考察了主体认知图式的构成因...
墨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再认识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 张文富  年份:2004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本文作者试图对我国先秦时期大思想家墨子的社会政治思想进行深入解读和思考,发掘其具有积极意义的合理内核,以充分利用这一传统思想文化遗产来丰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客观、准确地把握墨子的社会政治思想是本文的立足点,充分认识这些思想的现代价值是本文的根本目的。 墨子的主要社会政治思想包括:尚贤论、尚同论、非攻论、兼爱论、贵义论、半宗教性质的消费观及积极教育观。文章分为六大部分。引言部分阐述传统文化对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并指出墨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是不同凡响的。第一章分三部分讨论墨子的政治思想:首先,尚贤,就是在用人上唯才是举,能者上庸者下,就是要君主“亲士”;其次,尚同,就是一同天下之义于最高统治者“天子”及“上天”,认为这是治乱的根本;最后,非攻主要是反对诸侯国之间的不义之战,认为战争于人于己都有不利。但墨子对正义战争并不反对。第二章,论述了墨子的伦理思想,包括兼爱和贵义这两种思想。兼爱即爱人利人从而达到爱己利己,这是墨子给当时的乱世开出的另一剂药方;贵义就是让人们崇尚墨子所没置的道德标准,并进而验证墨子的其它政治主张的合理性。第三章,论述了墨子的天人观思想,包括“天志”、“明鬼”及非命论。墨子将自己的意志和文章说成是天、鬼的意志,试图用半宗教的信仰来约束人们尤其是国君的思想;同时,墨子主张非命、强力从事。第四章,论述了墨子的节用、节葬及非乐思想,实质是一种以强图为目的,节欲的,充满状患意识的消费观。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墨子积极主动地实施教育、重环境熏陶,重身教的教育观。 另外,每一章都对思想的当代价值作了探讨。
墨子和亚当·斯密义利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 孟三爱  年份:2005 来源 :武汉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墨子身处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变革时期,亚当·斯密身处英国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的过渡时期。本文从这两个社会剧烈变革时期出发,全面、细致地考察和比较了墨子和亚当·斯密义利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阶级特性,认为墨子提出了以满足自身生存需要,天下共利为中心内容的义利思想;亚当·斯密提出了以个人自利为动力,客观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义利思想。进而通过对二人义利思想的审视和比较,认为二人的义利思想建构在人性论和功利主义的理论基础上,具有个人利益的肯定、社会利益的重视、义与利的和谐以及提倡勤劳节俭的道德规范等相似内容。然而,他们毕竟是处于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两位思想家,其义利思想必然反映各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因此,墨子义利思想的理论重心在于损个人利益而求天下之利;亚当·斯密义利思想的理论重心与墨子的恰恰相反,在于追求自利是促进社会繁荣富裕的必由之路。在协调义利矛盾的方法上,墨子试图以教化来实现其“兼爱”理想,而亚当·斯密则通过现实的“看不见的手”这一经济手段成功地开创资本主义自由经济时代。可以说,墨子是“公利论”的理想主义者,而亚当·斯密是“功利论”的现实主义者。 通过深入、细致的比较分析,...
墨子教化思想特点探析
作者: 徐晓敏  年份:2000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战国之初,墨子提出以“兼爱”为中心内容的教化思想,劝说世人要普遍、平等地相爱,并将互爱的情感建筑在利人的行为之上。基于此,他奔波游说,劝爱不止,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墨子坚持志功合一的标准,将许多弟子培养成为德技兼备之士,投身实践,救世济民。在教化过程中,墨子经常神道设教,认为天、鬼不仅有兼爱、正义之志,而且有赏贤罚暴之能,力图借用天、鬼的权威维护人间正义。同时,墨子还建立了以巨子为领导的教育团体,要求弟子遵守墨者之法,进行自苦为极的磨练。这一团体强化了墨徒的信仰,增强了他们的集体归属感,成为一个令行禁止、赴火蹈刃的宗教集团式组织。墨子毕生枯槁不舍,上说下教,不叩而鸣,强力而为,使墨家在当时成为别树一帜的显学。 墨子教化思想的特点,迎合了小生产劳动者的阶级情感和道德观念,在他们中间引起了强烈的的共鸣。但就整体而言,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向:兼爱交利抹杀了爱的层次性和阶级性;天鬼权威忽视了人的独立价值;一味自苦否定了人的合理欲望。小生产者固有的狭隘眼界和软弱心理终铸墨学中绝的悲剧。 ...
墨子的兼爱思想及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意义
作者: 鞠明霞  年份:2007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先秦时期,墨子的兼爱思想独树一帜.墨子的兼爱思想有着深远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来源,政治上,社会制度正处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变迁中,这就为墨家"兼爱"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温和的土壤;经济上,当时社会正处在春秋向战国的过渡时期,社会出现了大变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革新,促使了生产关系内部的大幅度调整,旧的奴隶制度行将崩溃,新的封建制度正在孕育萌生:文化上,墨子身处百家争鸣时期,不可避免地受到孔文化的浸润,同时,墨家又同其他诸子一样,受到古文化的熏陶,特别是出生地邾娄地方文化与尧禹舜古人文化的熏陶感染.由此借鉴批判,最终形成了墨家的"兼爱"思想.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兼以易别",主张无差等的对生命整体的爱,墨子的"兼爱"是与"交别"相对立而存在的,兼爱原本是要兼爱所有的天下的人,人类整体,墨子把其引申为广爱天下一切具有内在生命本质的事物及至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界所有一切具有生命内涵的事物.但墨子的"爱"又很有原则,"爱人"不包括盗人之类的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人在内的,并且这种"爱"是相互的,爱人若爱己,是对生命的、整体的相互的爱.这种爱又通过修身、尚贤、非攻、非命、节俭等途径和方法表现出来.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墨家的"兼爱"思想在秦汉之后渐渐衰落.但总的来说,作为一种理论观点,墨子的"兼爱"思想与同时代的其他学派的思想相比较具有自身的历史价值,它区别于儒家之"仁爱",打破了宗法血缘制度上的亲亲有别的"爱",主张建立无差别的全人类的爱,承认了人的主体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功利主义思想体系同时,墨子的"兼爱"又,把"爱"与"利"恒相连,始终从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从现实出发,并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墨子的"兼爱"思想有助于调节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有助于社会主义公德的建设,对于构建我国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以威廉姆斯翻译评估模式为基础的《墨子》英译本选段分析
作者: 黎倩  年份:2010 来源 :外交学院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本研究以威廉姆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为基础,根据论辩框架、论辩类型、连接词语、命题功能、叙述策略、修辞手法、语言质量等评估要素对《墨子》一书第十六章《兼爱下》的梅贻宝译文、伯顿·沃特森译文和汪榕培、王宏合译文三个英译文本进行了非定量分析评估。本文对三个译本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译文中出现的错误,按照译文错误与文本各类微观及宏观功能的关系对其进行分类,并以此分类为基础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威廉姆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建议。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法律观及其现代价值
作者: 王金慧  年份:2008 来源 :烟台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革,出现了一个新兴的阶层——小生产者阶层,墨子适应时代的要求,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法律观。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墨家的法律思想的哲学基础。“兼相爱,交相利”法律观以“天志、明鬼”观和功利主义为其哲学基础,并以此获得百姓的支持。第二部分介绍了“兼相爱,交相利”的基本内涵。墨子力图建立一个天下之人皆相爱的理想社会,他反对儒家“爱有等差”的主张,认为大家同处一个世界就应当不分彼此,人人以别人的事情为自己的事情,做到时时处处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便能建立一个秩序稳定、环境和谐的社会。墨子还进一步论证了人们需要兼相爱的理由——“交相利”,作为实力薄弱的小生产者,要想生存发展就需要大家互助互爱,从而使大家都能够共同受利,他坚信这样一个道理“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义利统一论是墨家思想核心所在,其具体的法律思想均围绕义利统一论展开。墨子讲的利益的获得并不是毫无原则的,它需要在“义”字的指导下进行利益的追逐,也为现代法学理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社会要在良法的规范下才能有序、健康地发...
《墨子》并列式复合词研究
作者: 杜威  年份:2005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墨子》是战国时期一部重要的著作,它涉及当时的政治、哲学、军事、科学、语言、逻辑、文化、教育等诸多学科和领域,内容精深博大,形成了墨家独特的思想体系,在先秦诸子中占有显著地位。 《墨子》是上古汉语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是我们研究上古时期汉语的重要史料。该书中大量出现并列式复合词,成为该书语言的一大特点,也是其语言口语化、通俗化的明显标志,是该书语言研究的重点,本文拟对书中的这类词进行考察与研究。 并列式复合词是出现较早、数量较多的一类复合词。在上古汉语里,这类复合词非常发达,值得人们分析研究。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素义与语素义之间、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关系、词义的构合来源以及词性分布等四个方面来考察《墨子》中并列式复合词的结构类型,并从中发现并列式复合词自身的特点,进而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探讨两个语素结合成并列式复合词的原因,最后古今结合来考察这些并列式复合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变化情况,了解它们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演变后的词形、词义状况,从中发现《墨子》中的并列式复合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与稳固性,具有经世不朽的价值。 全文主要运用语素理论及构词理据原理来分析研究词义,采用历时与...
墨子天志明鬼思想探微
作者: 黄永杰  年份:2006 来源 :复旦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作为墨家的创始人,墨子的思想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儒学独尊,墨学一度衰微,清代以来墨学才开始渐渐复兴。在对于墨子的思想研究方面,近代以来的学者对墨子的包括兼爱在内的思想以及墨辩等的研究比较深入。然而在谈到墨子的“天志”、“明鬼”思想时,要么语焉不详,要么误解甚至曲解了墨子的思想。本文拟对墨子的天志明鬼思想进行一些更加深入的探索,从墨学体系的根源及内在结构上去把握天志明鬼思想在整个墨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生发出一些新的认识。本文主要从理论渊源、内在联系以及地位作用三个方面来分析墨子天志明鬼思想的意义。 从理论渊源看,墨子的天志明鬼思想是对于先秦的民神关系的继承和改造,建立新的民神关系来作为其所提倡的新的社会伦理和政治秩序的“信仰保证”。墨子同时也发展了传统的天人关系,以其“天志论”取代了传统的天命观。 从内在联系看,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然而天志明鬼在墨子思想中也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与墨子的其它思想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了天志明鬼的支撑,墨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才能得以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从地位作用看,无论是从道德学说的角度还是从社会政治的角度,墨子要想使其学说在实践中得到充分推行,就一定要有一个超越世间的道德力量来加以保证,这个强大的足以威慑统治者和一般民众的力量就是墨子的天志明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