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墨子·备城门》诸篇综合研究
-
作者:
秦彦仕
年份:2006
来源 :四川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墨子》书号称难治,而《备城门》诸篇尤甚。自孙诒让《墨子间诂》以来,百余年间,专著仅岑仲勉《墨子城守各篇简注》一种,而真正的专题论文亦不过十余篇。诚如郑杰文《二十世纪墨学研究》所言:“墨家军事学研究是二十世纪墨学研究较薄弱的环节”。 自上世纪开始,随着一些相关文物的发现,目光敏锐的学者据此作出了重要的考证与研究。早期有罗振玉、王国维先生的《流沙坠简》,当代有著名学者陈直、李学勒诸先生的具有突破性的成果,如李学勒先生的《云梦秦简与墨子·备城门诸篇》,陈直先生的《墨子·备城门等篇与居延汉简》,以及初师宾的专著《汉边塞守御器备考略》等。然而,就总体情况而言,进一步全面深入的研究仍然十分缺乏。 相对于国内的忽视,海外学者则作出了更为显著的贡献:日本前有渡边卓的《关于墨家守御的城邑》、《关于墨家的兵技巧书》等,后有田中淡的《墨子城守诸篇研究》、《墨子城守诸篇再研究》等。加拿大McGill大学教授叶山(Robin Yates)更是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先有《攻守城器械与东周军事技术》(文后作者单位题名为“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
- 墨子义利观及其现代启迪
-
作者:
万钧
年份:2006
来源 :华侨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墨子义利观是墨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墨子思想区别于其他学派思想的根本标志。其鲜明的特征是:尚利贵义,主张“义”“利”统一;追求天下之公利为最高价值;义利以“兼爱”为前提;他的一切主张均以义利为归宿。研究墨子义利观,对于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思想中的精华,对于当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的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分为四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从语义学视角阐明“义”“利”范畴的含义以及本文的写作目的;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传统义利观的演变并指出墨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第二部分主要考察墨子义利观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揭示出墨子义利观思想既是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回应,又是对远古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墨子义利观的具体内容和特点,阐释墨子义利观理论的独到之处;第四部分主要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讨论墨子义利观的得失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迪。在经济发展的现代,如何汲取和借鉴墨子义利观的思想,使得我们更好的实现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确立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合理的义利观,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
- 墨子非攻思想及对构建和谐世界的意义
-
作者:
赵英莲
年份:2009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墨子非攻思想是中国人民酷爱和平的旗帜。墨子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兵连祸接,墨子从兼爱出发,大力提倡非攻。所谓非攻,简单的说就是反对侵略战争,但是墨子也并不一概的反对所有的战争,他坚持自卫的正义战争。同时墨子的非攻思想还蕴含着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准则,墨子要求国与国之间相互爱护,国与国之间互利互惠,不要损害别国的利益。这寄寓了墨子对于消弥战乱、实现和平、建立和谐世界的理想。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墨子虽然没有认识到战争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对战争的危害论证也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他把攻战归结为最大的不义,并且从道德上予以谴责,这体现了他对和谐世界的一种美好的愿望。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要进行科学的弘扬。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对墨子提出的非攻思想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希望能对构建和谐世界提供必要的借鉴。墨子提出的非攻思想的内涵,和今天我们所倡导的和谐世界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如何吸收和借鉴墨子非攻思想的合理成分以构建和谐世界,是一个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值得我们认真探索和研究。本文系统考察了墨子非攻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在此基础上深刻挖掘墨子非攻思...
- 浅析“亚里士多德与墨子”自然观的差异性
-
作者:
张力
年份:2009
来源 :西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在人类在进入“轴心时代”这一段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西方的古希腊和东方的中国,其各自的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同时也产生了各自的自然观。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东方不同的科学文化形态,归根究底自然观的差异首当其冲。 本文从传统的自然观(亚里士多德哲学和墨子哲学)与现代科学哲学的问题交汇点——文化传统对于科学影响问题出发,通过对两种风格迥异但是内涵丰富的哲学流派(也是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的逍遥派与墨家自然观进行对比,从中分析出了哲学思辨的逻辑理性(亚里士多德哲学)和哲学致用的实践理性(墨子哲学)的差异对于科学发展的影响。 对“亚里士多德与墨子”自然观的差异分析从各自认知自然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各自对“自然”进行“立法”从而构建各自层次和特色“自然”观的解析,从形式、内容(物质观、时空观、生死观)、性质、取向这四个基本方面进行剖析、思考和解读。 从“亚里士多德与墨子”的自然观之差异的分析,可以总结出科学认识不仅具需要逻辑的理性因素,还具有非理性的因素(自然观的差异是其中之一)并且在一定程度左右着科学的...
- 圣王与君子——《墨子》政治理想的形象表达
-
作者:
卫晶淼
年份:2009
来源 :吉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墨子》一书是墨家经典的总集,蕴涵墨学之精髓。墨学是先秦时期的显学,但其后的几千年间,墨学研究几乎歇绝。虽然时至晚清,墨学研究再度兴起,但仍不及儒、释、道等思想研究之十一,墨学的受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以此,本文以《墨子》文本为基础,从文学角度阐释墨学,集中探讨其中的“圣王”与“君子”两类形象。并在探讨中注意与先秦儒学进行对比,以期更清楚地说明问题。 论文前言部分,主要总结墨学研究的概况,交代论文研究的历史背景,理论意义和探讨方法。自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墨学衰微渐至中绝了近两千年。直至清代乾嘉年间,出于“援墨注儒”、“以子证经”的需要,才开始有学者校勘《墨子》。清末,孙诒让著《墨子间诂》,集各家《墨子》校勘之大成,自此《墨子》始可读。本文主要以《墨子间诂》为蓝本展开研究。中国古代很早就进入君主专制时代,在此制度之下,圣主贤臣就成为中国古代士人对于理想政治的一贯表达。《墨子》中的“圣王”与“君子”就是其对于圣主贤臣的具体表述。本文即以儒墨圣王与君子形象对比探讨的方式展开讨论,以期更清楚地说明儒墨的关系。 论文第一章,探讨《墨子》中“圣王”形象。虽然先秦诸子在“圣王”的人格形态的规定上多有不同,但以之为理想的政治人物的称谓这一点上相同。本文的探讨从对此称谓传统的溯源开始。“圣”,从字形来看,与听、声二字同源,主要指听觉好。在早期先民那里,灵敏的听觉,被认为能够倾听天的声音,“圣”的至上地位就是对天道的体认。对 “圣”的分析落实了“圣王”一词的深层文化内涵。儒家的圣王理想寄托在尧舜禹身上,他们任贤敬事,具有完美的人伦道德修养。《墨子》中的圣王既是政治领袖也是道德楷模,是集中了墨家所有信仰理想的完美人格形象。尧舜禹汤尤其为其所标举,他们在人格上能臻于完美,在思想上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命、顺天意、尊鬼神;在行动上能够做到修身、非攻、节用、节葬、非乐。在具体分析中,凸显墨家不同于儒家之处。 论文第二章,探讨《墨子》中的“君子”形象。“君子”作为特定称谓,指包括周王在内的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大约产生于周初。在世袭制的历史环境中,“君子”在早期是贵族的通称。从《论语》开始,孔夫子给予了“君子”道德品质上新的内涵,塑造了儒家的人格理想范式。在儒家思想的观照下,儒家的君子形象在道德上趋于完美,并且奉行中庸之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墨子》中对于“君子”形象的探讨,主要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现实社会中的“君子”,即所谓“今天下之士君子”,对他们,《墨子》经常持否定批判态度;一是墨家理想中的“君子”,正是在这一层面上,《墨子》表述了对于圣王之下的权力层的理想人格。《墨子》中理想层面的君子形象作为圣王之下的执事者,必然循圣王之道而行;注重发自内心的品节与操守;以仁义为准则,做到志强智达、言而有信、博乎道术、修身务实、以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的信仰理念。尽管现实中的君子不能认清形势,甚至颠倒黑白有很多地方令墨子不满,但是墨子并没有因世俗君子的种种不足之处而放弃他们,反而循循善诱地希望君子能够秉持墨家信仰,效法圣王、为国家效力、为万民造福。 论文的结语部分,总结《墨子》中“圣王”和“君子”形象的特点,并进一步说明墨学与诸子之学的不同之处。墨学的基点在于社会底层,墨者和站在统治阶层为了其更好地实施统治而关心民众的诸子不同,他们发出的是来自劳苦大众的声音。即使是劣势群体的百工之族在社会大变革中也在积极寻求出路,他们也渴望着过上富足的生活,墨学的兴盛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也充分说明了墨学在历史的洪流中起到过不可忽视的作用。墨家所塑造的圣王形象都是一心为国为民,积极发展生产力,兼爱天下苍生的先圣帝王,是墨家理想人格的典范。《墨子》中的理想君子是效法圣王,但是现实层面的君子和墨子所构建的理想君子还有很大差距。透过儒墨在君子形象塑造方面的某些相似性,可以结论:在同一文化传统中,在共时的文化氛围里,诸子必然互相影响,彼此鉴取,汲取共同的养料。《墨子》正是吸取儒家的修身主张,完成了君子形象的塑造,构筑了自己的君子人格。
- 论《墨经》中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墨子思想的关系
-
作者:
张倩
年份:2009
来源 :山东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墨经》收于《墨子》,是墨家学派的重要著述,素称难治,二千年间问津者极少。清中叶之后渐有学人进行研究,涌现出一批研究者和专门论著,成就斐然。关于《墨经》与墨子之间的关系,目前学界大致有以下三种结论:一是认为《墨经》为墨子所著,《墨经》思想即墨子思想;二是认为《墨经》非墨子所著,《墨经》思想是墨家后学的思想;三是认为《墨经》部分为墨子所著,其余为墨家后学所著,《墨经》思想蕴含了整个墨家学派的思想。 到底上述三种结论哪种比较科学,需要比较全面地研究《墨经》思想与墨子思想之间的关系才可得知。本文选取《墨经》中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两个考察点,意在以点带面,通过《墨经》与代表墨子思想的“十论”等篇的对读比较研究,考察《墨经》与墨子政治、伦理思想间的异同,从而厘清《墨经》与墨子之间的关系,并对《墨经》的作者与时代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论文分五部分:绪论、正文三章、结语。 绪论: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墨经》的内容与体例、《墨经》研究的概况、选取《墨经》中的政治、伦理思想为考察点的原因及意义; 第一章:《墨经》对墨子政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章主要从社会历史观、同异观、等级观、国家起源观、治国思想、法学思想六个方面来论述; 第二章:《墨经》对墨子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章主要从兼爱观、义利观、其他伦理概念(忠、孝、礼、信、佴、 、廉、任与勇)三个方面来论述; 第三章:从《墨经》中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墨子思想的关系看《墨经》的作者与时代。本章首先概述了学界对《墨经》作者与时代的争论,然后提出了本文对此问题的推测和分析; 结语:总结了《墨经》中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墨子思想的关系,并根据正文的分析推断《墨经》为墨家后学所作,大致成书于战国末期。
- 先秦墨家语言实践及《墨子》文学意义考论
-
作者:
李雷东
年份:2009
来源 :西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快速发展的时期。今人无法目睹当时诸子的思想交锋,但通过阅读现存的文献,可以揣想“轴心时代”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们的活动。我们阅读先秦各家典籍,首先接触到的即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通过语言我们才能探知古代哲人的活动。在这里,对我们而言,语言不仅是载体,也成为一种存在,代表了先秦诸子存在的方式。诸子各家独墨家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的利他精神,特关注语言的问题。墨家颇重理智,其对语言的探讨也异于其他各家。墨家重视名辩,以理智态度对待语言问题,考察墨家的语言论及其语言活动,是研究《墨子》的一个基本角度。 本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首先辨析了《墨子》书中“实”的意义。“实”这一概念在墨家辩学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比较众家解释,我们认为“实”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并未受到重视,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辨析《墨子》书中实词的同义关系,考察墨子对不同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语的选择,从而探讨墨子思想与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二章首先考察了与墨家语言论有关的“同异之辩”、“两可之辩”以及关于逻辑判断的言论,然后考察了...
- 论墨子思想结构的生成
-
作者:
钱永生
年份:2002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墨学与儒学并为先秦时代两大显学,秦汉以后墨学走向衰微,自此一蹶不振。晚清以来显学重光,于今为盛。本文尝试在前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从思想的历时性生成过程和共时性结构两个方面对墨子思想体系进行综合性研究。 正文分为四个章节: 第一章论述墨学的渊源和墨子思维图式的生成。从政治、社会、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冲突与融合角度,考察墨子思想的知识基础和生成过程。 第二章论述墨子思想的结构特征。墨子思想要素之间有很多对称性的概念组合。尚贤和尚同、天志和明鬼、兼爱和非攻、明鬼和节葬等要素之间存在着意义上的对称;要素集合之间也存在着意义上的对称关系。墨子思想没有唯一的“核心”概念,而是有多个思想“核心”。 第三章从解释学的角度考察对墨学之“理解”的对称特征。论述墨子的社会博弈思想。从墨学博弈论的角度理解墨子利他主义的伦理观、威权主义的政治观和霸权稳定的战略思想。 第四章讨论墨学的流变。论述墨学知识、思想、组织的分化解体,以及墨学精神在秦汉以后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认为墨学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成为今天的多元文化发展的精神资源。
- 墨子兼爱思想及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
作者:
周波
年份:2011
来源 :南开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 墨子义利思想研究及其现代价值
-
作者:
李燕
年份:2007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义利观作为道德范畴,主要是说明义和利的关系,告诉人们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处理道德和利益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考察,挖掘墨子义利思想的合理价值,以弘扬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为我国当前的改革和建设提供思想财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本文首先对墨子义利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释。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儒家、法家、道家和西方功利主义的比较,更加深入的把握墨子的义利观,从而凸现出墨子义利观的独特价值。最后探讨在市场经济社会,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活动中的义利问题。本文分三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墨子的义利思想。此部分分为五节。第一节是墨子义利思想的社会文化背景。第二、三节详细地论述了墨子义利思想包含的内容和核心。第四节是墨子义利思想的实践意义。主要从政治、经济、军事、管理、教育五方面来说明墨子义利思想的实践性意义。第五节探讨了墨子义利思想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第二章,墨子义利思想比较。通过与儒家“重义轻利”的义利观、法家“重利轻义”的义利观、道家“大义大利”义利观以及西方功利主义进行了比较,说明了墨子义利观的特点和独特性。第三章,墨子义利思想的现代价值。该部分主要从现实角度挖掘墨子的合理价值,从现代社会管理的角度阐明了墨子义利思想的现代价值。首先提出了我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义利观问题,接着论述了墨子义利思想的合理价值,然后指出了墨子“重义尚利”的义利观的思想价值,最后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两方面来论述了墨子义利思想的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