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墨子“天志”思想的法律解读——兼墨子“自然法”说辨析
-
作者:
王媛
年份:2008
来源 :中山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墨学是先秦诸子之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墨子所开创的墨家学说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先秦时期天人观的演变脉络及墨子“天志”等主要学说的梳理,由此引申出其中蕴涵的相关法律思想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墨子的“天志”与西方自然法的比较问题,而试图进一步以一个新的“高级法”概念融通两者。本文阐明了如下问题:从形式来看,墨子所言的“天志”思想和春秋之前盛行的传统天命观没有什么显著区别,不过墨子的“天”只是具有了一个“主宰之天”的形式,而实际被赋予了“义理之天”的内涵,墨子指望利用人格神的力量贯行其理想的道德义理——“兼相爱、交相利”;从法律的角度去解读墨子的“天志”,可以得出“法天”思想、“壹同天下之义”的法律起源论与法制统一思想;无论从本体价值还是思维方式上来看,墨子的“天志”思想与“自然法”思想都有本质的区别;笔者试图借助考文的“高级法”(Higher Law)概念而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以寻求墨子的“天志”与西方自然法的融通之处——实在的法律规范应渊源于更高一级的价值理念。
- 论墨子的“兼爱”与“天志”思想
-
作者:
刘和平
年份:2007
来源 :湘潭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墨子的“兼爱”与“天志”思想在墨子的十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兼爱”即“兼相爱”,体现了一种平等、互爱的精神原则。墨子的“兼爱”思想形成于人之性可改变的基础上,人之性既可改变,故而可引导往“善”的方面发展。与儒家的“亲亲”思想相比,墨子的“兼爱”思想并不是对其简单地批判与否定,而是在批判的同时,也认可其一定程度的合理合情之处。“兼爱”并不是为了达到“自利自爱”之目的而不得不“爱利他人”的手段,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平等、互利、互爱,而且在某种程度下甚至损己而利人。施爱他人,这种崇高的感情也是墨子一生行为的写照。由于“兼相爱、交相利”,因而反对损人损己的侵略战争,即“非攻”。墨子的“兼爱”在具体层面上并不是无原则、无条件的爱,对于不仁不义的侵略者不但要防止其“攻”,而且要主动去“诛”。可见墨子尚武和平的辩证法色彩。“兼爱”思想在强调个体单方面利人、爱人的主动性之时,也强调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爱”的互动性。只有这样,天下才能大“治”。墨子的“兼爱”思想常常是义利并举。在他看来,爱与利不但统一,而且互相支撑,志功特点非常明显。墨子的“兼爱”思想在精神上是无差等的,但在具体落实中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差...
- 墨子教育思想的纵横比较与当代反思
-
作者:
易小芬
年份:2007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在长达两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相对于一直处于“正统”地位的儒家教育思想而言,墨子的教育思想长期被忽略和被冷落。在当今重视科技发展的多元化时代,注重自然科学知识和生产劳动技能的墨子教育思想能给我们当今教育许多有益的借鉴和启迪。本文试图将墨子教育思想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和纵横比较的平台上,来凸现墨子教育思想的特色,并由此来反思当代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为当下问题重重的教育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教育主张、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原则等方面系统的梳理了墨子教育思想“经世致用”的特质,又从“独尊儒术”与社会现实等外因和空想、“自苦为极”、重质轻文等内因两个方面具体阐发了墨子教育思想式微的原因,并指出墨子的教育思想并未真正成为“绝学”,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也有一些零星的回响,如王安石的崇尚“实用”,颜元的“求真务实”等。第二部分主要构建了一个纵横比较的平台。纵向比较,即墨子教育思想与孔子教育思想之比较。本文认为两者在教育思想基础和教育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突出表现在“经世致用”与“官吏治人”的差异。横向比较,即墨子教育思想与古希腊教育思想的比较。本文...
- 《墨子闲诂》失误考辨
-
作者:
许剑飞
年份:2007
来源 :湘潭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墨子闲诂》是《墨子》训诂著作中最优秀的本子,在字词注释和校勘方面代表了《墨子》研究的最高水准,但这本著作并非毫无瑕疵,疏漏之处亦为不少,这些疏漏之处是推进《墨子》语言研究乃至整个先秦汉语研究的障碍。笔者在对《闲诂》的训诂、校勘成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审视和研究后发现,《闲诂》在释义、标点和校勘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误,释义方面,《闲诂》表现出三种不足,其一,释义错误;其二,释义似是而非,或者模棱两可,未能切中要害;其三,有应当释义之处却未加注释。标点方面,《闲诂》有不少误断,断句或不合语义,或不合文例,或不合语法。在校勘方面,《闲诂》表现的失误有:当校而未校,不当校而校,校而有误,因未见善本而存疑。前人如梁启超、张纯一、曹耀湘、吴汝纶、于鬯、谭戒甫、王焕镳、吴毓江、岑仲勉等诸多学者已对《墨子闲诂》作过许多研究和补正,但依然保留了对《闲诂》进行再研究的巨大空间,笔者不揣浅陋,力图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闲诂》中的失误之处从以上几个方面作以尽可能全面的整理和考辨,尽量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为汉语史的研究特别是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材料,为《墨子》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
- 试论墨子“非乐”的宗教文艺观
-
作者:
赵忠海
年份:2007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本文通过分析墨子的学术思想渊源,认为“天志”、“明鬼”、“非命”、“兼爱”思想标志着墨学异于儒学的“宗教转向”,连同墨家的宗教生活实践,一起构成其鲜明的宗教特色。“非乐”论本质上是一种宗教文艺思想。它的提出,不能仅看其表面提出的理由,还应当看到其基于“非命”的宗教思想的原因,并且它主要以儒家的“礼乐”文化为针对对象。通过简要分析“乐”与“礼”在历史上的关系转变,作者试图证明“非乐”是对儒家文艺思想的一大反动。“非乐”的宗教文艺观最终脱离其宗教思想的内容,变成一种独立的形式。作为“非乐”宗教文艺观的另态发展,墨子在“文”与“质”关系上持“重质轻文”论,法家和道家也受到其影响。然而,由于其产生的特殊宗教思想背景,“非乐”在脱离其宗教内容后自然会走向消亡。
- 试论墨子思想的人民性
-
作者:
周雪梅
年份:2004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人民性是墨子思想的精髓,是墨子思想区别于其他学派思想的根本标志。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墨子思想以其人民性特质,闪烁着不朽的光辉,储存着炎黄子孙最为优秀的文化基因,至今仍然有着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文从人民性之界定、墨子思想之人民性的根源、内涵、特征和现代启示五个部分对墨子思想的人民性进行系统的挖掘和阐释。本文第一部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人民性和墨子思想之人民性的含义进行了界定,以此作为本文立论的基础。第二部分考察了墨子思想之人民性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揭示出墨子思想之人民性既是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回应,又是对远古优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三、第四部分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在深入梳理、挖掘墨子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墨子思想自身内在的逻辑,对其思想之人民性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以突显出它的整体结构和理论框架。笔者从墨子为民争取生存环境、政治权益、经济利益和人格平等四个方面来归纳和分析墨子思想之人民性内涵。墨子思想之人民性具有功利性、现实性和空想性特征。本文第五部分论述了墨子思想之人民性的现代启示。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如何汲取和借鉴墨子思想之人民性精华对...
- 墨子“法”思想及其哲学内涵研究
-
作者:
郭小娟
年份:2008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本文尝试运用法哲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以“法”为核心词来研究墨子思想,通过规范、现实、实践等层面的观察,一方面揭示出墨子对法思想的关注,探讨其法思想的哲学内涵;另一方面,正是基于墨子法思想所具有的现实宽泛性,揭示出墨子法思想所具有的实践可行性。论文共分九个部分,由引言、七个章节和结语组成。引言通过对“法”的词源考察,解决本文的概念基础问题,为墨子法思想的定位提供理论支持。第一章通过对墨子法思想形成背景的考察,揭示墨子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交代本文的主要思路。第二章通过对人性和社会即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的考察,揭示墨子法思想的逻辑起点。第三章主要是对墨子法思想的两大支柱理论——兼爱和尚同思想的考察,揭示出墨子法思想的平等性及其理想指向。第四、五、六章通过对墨子法思想的界定及其自然法和成文法思想的考察,揭示墨子法思想的哲学内涵。第七章通过对墨子法思想影响的考察,揭示墨子法思想对法家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确定墨子法思想的价值和意义。结语通过对各部分内容的梳理和分析,进一步突出墨子法思想的现实宽泛性和具体操作性。
- 墨子、韩非政治思想比较研究
-
作者:
贾军霞
年份:2008
来源 :山西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墨子和韩非生当春秋战国的乱世,为了解决社会的混乱局面,他们怀着一种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救世情怀,提出了各自的理论,以期实现社会秩序的恢复和重建。由此点观察,二人虽分属不同学派,然而在政治思想方面则有可资比较的内容。本文主要就墨子、韩非政治思想的比较分三章来进行论述。第一章论述的是墨子“尚同”思想的提出以及韩非受墨子“尚同”思想的影响以及自己的创获。墨子把实现“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作为他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墨子走的是“尚同”的途径,提出了“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和“上同而不下比”的“一同天下之义”的思想,这种“尚同”的实质是君主专制,无形中使他的思想倒向了专制主义的一边。而韩非则明确的把君权至上作为他政治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二章论述的是墨子的“尚贤”思想和“德治”教化以及韩非对墨子“尚贤”思想的扬弃和以德治国的否定。墨子的“尚贤”思想彻底打破了氏族血缘界限,确立了“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观念。韩非虽然在冲破宗法世袭制方面与墨子一致,但不象墨子那样推崇贤人。韩非抛弃了墨子选用人才过于关注品德的做法,而是侧重在人才的能力,他认为,在非常之世,要用非常之才,不要苛求于人才的德行,只...
- 墨子的“义利”观及其政治思想要旨
-
作者:
蒋丽萍
年份:2008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先秦时期一度和儒家并称为“显学”的墨家思想,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其倡导的“义利”观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进入秦汉以后,一度衰微,研究者更是罕见;直至近代墨子思想才被逐渐发掘并得到重视,成为现代社会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本文试以墨子的“义利”观为切入点对墨子的政治思想进行研究,通过考察墨子的生平里籍,联系其时代背景,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采用解析归纳法,着重分析墨子思想中的“义利”观,并通过和儒家“义”理的比较研究,重新阐释墨子的政治思想。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从墨子生平里籍的考察入手,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层次重点分析了墨子思想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及其理论根源,阐释出相对合理、经得起考察的墨子的政治思想流变。其次总结分析了墨学的研究状况。本部分系统介绍了墨学研究从先秦时期的自发性研究、秦汉至元代墨学的衰微到清代的复兴与繁荣,以及近百年来的墨学研究状况,力图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上,从新的“义利”观的角度切入,重新发掘、研究墨子的政治思想。第二部分分析了墨子的“义利”结合的政治思想。以往的墨学政治思想研究,多偏重于对兼爱、非攻...
- 墨子“能本”管理思想探微
-
作者:
耿立卿
年份:2008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上页
1
2
3
...
5
6
7
...
15
16
1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