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通假字音义关系研究
作者: 武丹丹  年份:2008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本文以中華書局1986年孫诒讓的《墨子閒詁》為底本,對《墨子》及其通假字的音義關係作了初步研究。文章在開始部分對墨子及《墨子》進行了概括性總述。無論是墨子还是《墨子》,在歷史上都一直是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古今學者對此考證不同,觀點不一,分歧一直很大。文章運用分類、歸納等方法,主要從墨子的生卒年代及里籍、《墨子》各篇的成書年代及作者作分別描述,對各家的論證進行了概括性總結。正文部分就《墨子》通假字的音義關係作了全面地研究。首先針對《墨子》中通假字的特點確定了其判別標準。窮盡性地整理出《墨子》140組通假字。接著從雙聲兼叠韻、雙聲、叠韻、旁鄰紐四個方面對這140組通假字作了音義關係上的分析。在這140組裹,雙聲兼叠韻比例最大,在通假字音義關係上占很大優勢。由此看來,語音越相似,通假的可能越大。其中有49組尚未見於《古字通假會典》。《墨子》中这49組通假字的發現,不僅是對《古字通假會典》的一種補充,更有利於《墨子》的解讀,為以後學者研究《墨子》的文意提供了方便。文章还根據《同源字典》、《古字通假會典》對通假字的收錄問題作了考釋。論文最後的附表裹詳盡列出了《墨子》中的通假字,以備查閱。
墨子和谐社会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作者: 周磊  年份:2008 来源 :山东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思想遗产。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被应用到天、地、人的各种关系中,被界说为一种内外协调、上下有序的状态。而这种观念应用到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上,即形成“和谐社会”思想,则反映了古代先民们所追求的美好理想。“和”的蕴意非常深刻,它是由诸多性质不同或对立的因素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从而形成新的状态,使整体富于生机和活力。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理想社会的构想大都贯穿着“和”的深刻内涵,从而使之成为以“和”为中心的社会理想。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整个社会要实现“和谐”,即社会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构成要素彼此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理想状态, 中国传统文化曾有多种和谐社会的构想。无论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还是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都从不同侧面,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墨子的和谐社会思想与中国“和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国“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后人勾勒出墨子心目中和谐社会的面貌:兼爱互利、反对掠夺和暴力;选贤与能、公平竞争;节用爱财、反对铺张。这种构想尽管反映了...
试论墨子实利主义伦理思想
作者: 刘鹏  年份:2008 来源 :山西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对于墨子思想的研究,前人已有丰硕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社会思想和逻辑思想方面,但是相关伦理道德思想的研究不够深入,也不全面。本文以《墨子》一书为本,试对其伦理思想进行深入的挖掘和解读,发掘其具有积极意义的合理内核,利用这一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服务。引言部分简单介绍了墨子道德思想的形成来源于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文化氛围。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墨子以“兴天下之利”为目标,提出了以“天”为本的本体论、“必以众人耳目之实”为基准的经验认识论、“所染”的人性论和“志功合一”的价值观,是其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墨子提出以四种精神为主的道德主张,包括平等博爱精神、爱人利民精神、革新实践精神、尊贤济世精神等。第三部分对墨子思想进行了适当的分析和评价,指出了他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当今实际情况,探讨了墨子四种精神对我们的启示,如在人际关系、人生追求、建设和谐社会和人才使用等方面的启示。
论王念孙《墨子杂志》的研究方法及其成就
作者: 卞春霞  年份:2010 来源 :扬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有清一代,中国语言学发展进入隆盛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字、音韵、训诂以及校勘都有了重大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治学严谨、著作颇丰的大家巨匠。作为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研究之大成的王念孙,自然是这一时期的学术代表人物。王念孙对《墨子》的研究对于当时和后代研究者有相当大的影响,对于墨学的复兴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从王念孙《读书杂志》中《墨子杂志》的校勘、训诂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来探讨其学术影响和不足之处,以充分发扬、继承古代小学的优良传统,从而管窥王念孙乃至清儒在古籍训释上的成就。 本文主要以江苏古籍出版社的《读书杂志》为研究的版本。从王念孙校勘《墨子》的内容和方法、训诂《墨子》的内容和方法、研究《墨子》的成就、特点以及不足三个部分来进行研究。王念孙校勘《墨子》的内容有衍文、讹字、脱文、错简、妄改六个方面,方法主要有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四种。王念孙训诂《墨子》的内容有判断句读、词义解释、语法分析三个方面,方法主要有破假借、据古训、因声求义、以形索义四种。 王念孙研究《墨子》的成就主要是对墨学的复兴有很大贡献,而且在校勘《墨子》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们对《墨...
大匠造物 成器之学:墨子造物思想刍议
作者: 李良瑾  年份:2010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墨学,这一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体系,在春秋战国时期曾经广为传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墨家学派与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并称为“显学”。但在兴盛了两个多世纪之后,便骤然沉寂,直到清朝,墨学研究才得以复苏。对于墨学的研究,目前主要还是局限在哲学、美学、逻辑学、社会学上,从造物设计角度的研究虽然甚少,但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 本文从造物设计的态度、造物进程、造物实践、制度管理、造物评价等方面对墨子的造物设计思想进行了研究,并将他的造物设计思想与现代“功能主义”、当前的造物道德观念以及设计风格主义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得出,在造物水平不断进步的今天,墨子的造物设计思想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为我们当前的造物设计提供了最本源的思想指导。“适用”、“适度”、“适时”的造物理念是我们当前乃至亘古不变的成器之说。 本着“兼相爱、交相利”的造物核心思想,墨子对造物设计和自然科学执著探索和研究的成就是空前的。他是一位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大匠”和有着鲜明思想立场和远见的思想家、哲学家。称之为“大匠”,即是对圣人的尊敬,更是在启迪现代的造物设计,让这种大匠的风度能影响到整个造物设计界,因为...
基于人文精神对墨子音乐思想的重新认识
作者: 安琳  年份:2010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墨子是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之际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墨子鉴于当时的贵族阶层“不厌其乐”以放纵私欲,“亏夺民衣食之财”以肆意行乐,不以百姓利益为重的现实,提出了“非乐”的思想。儒墨两家有着共同或相近的思想来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有机构成,它们也因为共同的、深刻的历史原因而有着极为相似的精神支撑,这便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理想,暨人文精神。其深层精神结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终于成就了中国民族人文精神的主流形态,并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和精神的道德化、社会人性化的生活观念。墨家思想中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兼爱”精神为核心的“非攻”“节俭”“救世”精神上,这种思想作为一种精神支撑,渗透在墨子思想的各个领域中,这也正是墨子“非乐”思想产生的内在因素。墨子《非乐》以“节用”为原则,以“兼爱交利”为核心,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论证音乐的危害。他出于对本阶级劳动果实的爱护,提出了反对统治者以音乐为工具奢侈享乐,这是具有人民性和进步性的表现,也是墨子思想的光辉之处。墨子非乐思想,学术界大多持相对否定的态度,这种相对否定的态度普遍认为,墨子“非乐”虽然具有揭露统治阶级“亏夺民衣食之财以为乐”的合理性,同样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论述有一定片面性,不可避免地有其阶级的局限。墨子的音乐思想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别具一格,我们不能对其简单的结论为肯定,或者否定。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把它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基于贯穿其中的人文精神的主要经脉,把握墨家音乐思想文化上的血缘关联,就不难对其做出一种重新的认识。为梳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认识的可能性,即重新确定墨家音乐思想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影响,也使其成为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中必要提到的重要有机构成。
《墨子》动词配价研究
作者: 皮佳佳  年份:2005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本文旨在对《墨子》一书的动词进行配价研究,以期对该书动词的价位情况、配价能力、语义特征和搭配情况进行全面描写,并对各价动词的语义特征进行总结归纳。   本文选择了先秦比较重要的文献《墨子》进行配价研究,将《墨子》的动词分为一价动词、准二价动词、二
墨子哲学本体论初探
作者: 谢俊  年份:2005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本体论是哲学最古老、最传统的问题,目前,我国对墨子哲学本体论的研究的成果不多且观点分歧较大。 本文试图通过对墨子哲学天本体论的系统阐述,明确提出墨子哲学本体论是由“天志”、“明鬼”、“非命”有机构成的理论体系,其在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就是以“义”为核心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伦理及政治思想,其理论的最终归宿是为人们寻找安身立命之所,为人的生存价值寻找终极依据。 本文主要是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的:1、在前言中介绍我国有关墨子本体论问题的研究现状。2、比较中西方哲学史上对本体、本体论问题的不同认识与理解,并提出本文对本体论研究的取向。3、具体阐述墨子天本体论思想体系。4、讨论墨子天本体论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展开的。5、对墨子天本体论进行简要评述。
《墨子》引书考论
作者: 宋海峰  年份:2006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墨子》引书具有很高的文献学和思想上的价值。可用《墨子》中所引用的《诗》、《书》来与传世《诗》、《书》作对比,推求其原貌。同时,对引书所表现出来的墨子的文献学思想的探讨可以丰富对墨子思想的研究。某些学者,如阎若璩、陈梦家、罗根泽、刘起釪、王长华等虽对其所引《诗》、《书》进行分析并做出很大贡献,但对《墨子》所引其它古逸书及俗语谚语却无人进行分析。 本文试图对《墨子》中所引用的典籍与俗语谚语进行较全面的分析,所以需要对引书进行考证,且需揭示引书中所反映的墨子的文献学思想。因此,首先采用辑佚学方法。以孙诒让的《墨子间诂》为底本,然后充分吸收毕沅、王念孙、张纯一、王焕鏕、吴毓江等人的研究成果,对《墨子》书中的引文进行辑录。并综合诸家成果,且利用地下出土文献对其进行考证。其次用校勘方法对《墨子》中的引文见于今本《诗经》、《尚书》者进行考校,以找出它们的异同。用版本学方法对其引文与《诗经》、《尚书》等版本相对应,并找出其引《诗》、《书》的特点。最后对于墨学文献学思想的把握采用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法,既要考查引书自身所表现出来的墨子的文献学思想,又要与墨子的哲学思想相接合,全面梳理其思想,以求能更好的分析《墨子》引书的价值。
墨子“义”论发微
作者: 杨飞  年份:2006 来源 :河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 “义”作为约束人们社会行为的准则,在历史上曾促进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儒家将其作为思想纲领,而且墨家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墨子还把“义”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本文从考察墨子的生平及其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中引出墨子的“义”,并对其思想中的“义”在各家的不同含义、在墨学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墨子“义”的依据、特点、局限性和价值诸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探讨和论证。
上页 1 2 3 ... 6 7 8 ... 15 16 1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