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论《墨经》中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墨子思想的关系
-
作者:
张倩
年份:2009
来源 :山东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墨经》收于《墨子》,是墨家学派的重要著述,素称难治,二千年间问津者极少。清中叶之后渐有学人进行研究,涌现出一批研究者和专门论著,成就斐然。关于《墨经》与墨子之间的关系,目前学界大致有以下三种结论:一是认为《墨经》为墨子所著,《墨经》思想即墨子思想;二是认为《墨经》非墨子所著,《墨经》思想是墨家后学的思想;三是认为《墨经》部分为墨子所著,其余为墨家后学所著,《墨经》思想蕴含了整个墨家学派的思想。 到底上述三种结论哪种比较科学,需要比较全面地研究《墨经》思想与墨子思想之间的关系才可得知。本文选取《墨经》中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两个考察点,意在以点带面,通过《墨经》与代表墨子思想的“十论”等篇的对读比较研究,考察《墨经》与墨子政治、伦理思想间的异同,从而厘清《墨经》与墨子之间的关系,并对《墨经》的作者与时代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论文分五部分:绪论、正文三章、结语。 绪论: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墨经》的内容与体例、《墨经》研究的概况、选取《墨经》中的政治、伦理思想为考察点的原因及意义; 第一章:《墨经》对墨子政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章主要从社会历史观、同异观、等级观、国家起源观、治国思想、法学思想六个方面来论述; 第二章:《墨经》对墨子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章主要从兼爱观、义利观、其他伦理概念(忠、孝、礼、信、佴、 、廉、任与勇)三个方面来论述; 第三章:从《墨经》中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墨子思想的关系看《墨经》的作者与时代。本章首先概述了学界对《墨经》作者与时代的争论,然后提出了本文对此问题的推测和分析; 结语:总结了《墨经》中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墨子思想的关系,并根据正文的分析推断《墨经》为墨家后学所作,大致成书于战国末期。
- 大匠造物 成器之学:墨子造物思想刍议
-
作者:
李良瑾
年份:2010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墨学,这一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体系,在春秋战国时期曾经广为传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墨家学派与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并称为“显学”。但在兴盛了两个多世纪之后,便骤然沉寂,直到清朝,墨学研究才得以复苏。对于墨学的研究,目前主要还是局限在哲学、美学、逻辑学、社会学上,从造物设计角度的研究虽然甚少,但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 本文从造物设计的态度、造物进程、造物实践、制度管理、造物评价等方面对墨子的造物设计思想进行了研究,并将他的造物设计思想与现代“功能主义”、当前的造物道德观念以及设计风格主义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得出,在造物水平不断进步的今天,墨子的造物设计思想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为我们当前的造物设计提供了最本源的思想指导。“适用”、“适度”、“适时”的造物理念是我们当前乃至亘古不变的成器之说。 本着“兼相爱、交相利”的造物核心思想,墨子对造物设计和自然科学执著探索和研究的成就是空前的。他是一位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大匠”和有着鲜明思想立场和远见的思想家、哲学家。称之为“大匠”,即是对圣人的尊敬,更是在启迪现代的造物设计,让这种大匠的风度能影响到整个造物设计界,因为...
- 基于人文精神对墨子音乐思想的重新认识
-
作者:
安琳
年份:2010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墨子是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之际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墨子鉴于当时的贵族阶层“不厌其乐”以放纵私欲,“亏夺民衣食之财”以肆意行乐,不以百姓利益为重的现实,提出了“非乐”的思想。儒墨两家有着共同或相近的思想来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有机构成,它们也因为共同的、深刻的历史原因而有着极为相似的精神支撑,这便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理想,暨人文精神。其深层精神结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终于成就了中国民族人文精神的主流形态,并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和精神的道德化、社会人性化的生活观念。墨家思想中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以“兼爱”精神为核心的“非攻”“节俭”“救世”精神上,这种思想作为一种精神支撑,渗透在墨子思想的各个领域中,这也正是墨子“非乐”思想产生的内在因素。墨子《非乐》以“节用”为原则,以“兼爱交利”为核心,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论证音乐的危害。他出于对本阶级劳动果实的爱护,提出了反对统治者以音乐为工具奢侈享乐,这是具有人民性和进步性的表现,也是墨子思想的光辉之处。墨子非乐思想,学术界大多持相对否定的态度,这种相对否定的态度普遍认为,墨子“非乐”虽然具有揭露统治阶级“亏夺民衣食之财以为乐”的合理性,同样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的立场论述有一定片面性,不可避免地有其阶级的局限。墨子的音乐思想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别具一格,我们不能对其简单的结论为肯定,或者否定。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把它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基于贯穿其中的人文精神的主要经脉,把握墨家音乐思想文化上的血缘关联,就不难对其做出一种重新的认识。为梳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认识的可能性,即重新确定墨家音乐思想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影响,也使其成为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中必要提到的重要有机构成。
- 试论墨子思想的人民性
-
作者:
周雪梅
年份:2004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人民性是墨子思想的精髓,是墨子思想区别于其他学派思想的根本标志。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长河中,墨子思想以其人民性特质,闪烁着不朽的光辉,储存着炎黄子孙最为优秀的文化基因,至今仍然有着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文从人民性之界定、墨子思想之人民性的根源、内涵、特征和现代启示五个部分对墨子思想的人民性进行系统的挖掘和阐释。本文第一部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人民性和墨子思想之人民性的含义进行了界定,以此作为本文立论的基础。第二部分考察了墨子思想之人民性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揭示出墨子思想之人民性既是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回应,又是对远古优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三、第四部分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在深入梳理、挖掘墨子原始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墨子思想自身内在的逻辑,对其思想之人民性的内涵和特征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以突显出它的整体结构和理论框架。笔者从墨子为民争取生存环境、政治权益、经济利益和人格平等四个方面来归纳和分析墨子思想之人民性内涵。墨子思想之人民性具有功利性、现实性和空想性特征。本文第五部分论述了墨子思想之人民性的现代启示。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如何汲取和借鉴墨子思想之人民性精华对...
- 墨子“法”思想及其哲学内涵研究
-
作者:
郭小娟
年份:2008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本文尝试运用法哲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以“法”为核心词来研究墨子思想,通过规范、现实、实践等层面的观察,一方面揭示出墨子对法思想的关注,探讨其法思想的哲学内涵;另一方面,正是基于墨子法思想所具有的现实宽泛性,揭示出墨子法思想所具有的实践可行性。论文共分九个部分,由引言、七个章节和结语组成。引言通过对“法”的词源考察,解决本文的概念基础问题,为墨子法思想的定位提供理论支持。第一章通过对墨子法思想形成背景的考察,揭示墨子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交代本文的主要思路。第二章通过对人性和社会即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的考察,揭示墨子法思想的逻辑起点。第三章主要是对墨子法思想的两大支柱理论——兼爱和尚同思想的考察,揭示出墨子法思想的平等性及其理想指向。第四、五、六章通过对墨子法思想的界定及其自然法和成文法思想的考察,揭示墨子法思想的哲学内涵。第七章通过对墨子法思想影响的考察,揭示墨子法思想对法家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确定墨子法思想的价值和意义。结语通过对各部分内容的梳理和分析,进一步突出墨子法思想的现实宽泛性和具体操作性。
- 墨子、韩非政治思想比较研究
-
作者:
贾军霞
年份:2008
来源 :山西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墨子和韩非生当春秋战国的乱世,为了解决社会的混乱局面,他们怀着一种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救世情怀,提出了各自的理论,以期实现社会秩序的恢复和重建。由此点观察,二人虽分属不同学派,然而在政治思想方面则有可资比较的内容。本文主要就墨子、韩非政治思想的比较分三章来进行论述。第一章论述的是墨子“尚同”思想的提出以及韩非受墨子“尚同”思想的影响以及自己的创获。墨子把实现“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作为他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墨子走的是“尚同”的途径,提出了“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和“上同而不下比”的“一同天下之义”的思想,这种“尚同”的实质是君主专制,无形中使他的思想倒向了专制主义的一边。而韩非则明确的把君权至上作为他政治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第二章论述的是墨子的“尚贤”思想和“德治”教化以及韩非对墨子“尚贤”思想的扬弃和以德治国的否定。墨子的“尚贤”思想彻底打破了氏族血缘界限,确立了“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观念。韩非虽然在冲破宗法世袭制方面与墨子一致,但不象墨子那样推崇贤人。韩非抛弃了墨子选用人才过于关注品德的做法,而是侧重在人才的能力,他认为,在非常之世,要用非常之才,不要苛求于人才的德行,只...
- 墨子的“义利”观及其政治思想要旨
-
作者:
蒋丽萍
年份:2008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先秦时期一度和儒家并称为“显学”的墨家思想,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其倡导的“义利”观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进入秦汉以后,一度衰微,研究者更是罕见;直至近代墨子思想才被逐渐发掘并得到重视,成为现代社会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本文试以墨子的“义利”观为切入点对墨子的政治思想进行研究,通过考察墨子的生平里籍,联系其时代背景,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采用解析归纳法,着重分析墨子思想中的“义利”观,并通过和儒家“义”理的比较研究,重新阐释墨子的政治思想。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先从墨子生平里籍的考察入手,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层次重点分析了墨子思想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及其理论根源,阐释出相对合理、经得起考察的墨子的政治思想流变。其次总结分析了墨学的研究状况。本部分系统介绍了墨学研究从先秦时期的自发性研究、秦汉至元代墨学的衰微到清代的复兴与繁荣,以及近百年来的墨学研究状况,力图在前人研究的成果上,从新的“义利”观的角度切入,重新发掘、研究墨子的政治思想。第二部分分析了墨子的“义利”结合的政治思想。以往的墨学政治思想研究,多偏重于对兼爱、非攻...
- 墨子“能本”管理思想探微
-
作者:
耿立卿
年份:2008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 试论墨子实利主义伦理思想
-
作者:
刘鹏
年份:2008
来源 :山西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对于墨子思想的研究,前人已有丰硕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社会思想和逻辑思想方面,但是相关伦理道德思想的研究不够深入,也不全面。本文以《墨子》一书为本,试对其伦理思想进行深入的挖掘和解读,发掘其具有积极意义的合理内核,利用这一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服务。引言部分简单介绍了墨子道德思想的形成来源于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当时的文化氛围。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墨子以“兴天下之利”为目标,提出了以“天”为本的本体论、“必以众人耳目之实”为基准的经验认识论、“所染”的人性论和“志功合一”的价值观,是其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墨子提出以四种精神为主的道德主张,包括平等博爱精神、爱人利民精神、革新实践精神、尊贤济世精神等。第三部分对墨子思想进行了适当的分析和评价,指出了他的不足之处,并结合当今实际情况,探讨了墨子四种精神对我们的启示,如在人际关系、人生追求、建设和谐社会和人才使用等方面的启示。
- 《墨子》军事伦理思想研究
-
作者:
孙琴
年份:2006
来源 :东南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本篇论文的主旨是研究《墨子》中的军事伦理思想。《墨子》中的军事伦理思想是由墨子及其后人在军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所以这一军事伦理思想必定受到思想者背景和思想倾向的影响。作者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基于此展开了研究。《墨子》的军事伦理丰富,作者选择了“战争伦理思想”、“战略伦理思想”、“将帅伦理思想”三个基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力图完整的展现墨子及其后人的探索成果。在“战争伦理思想”部分,通过对战争的伦理起因、伦理后果、伦理评价、道德责任的探讨,表达了墨者们“兼爱”、“非攻”的迫切期望;在“战略伦理思想”部分,则表达了应对大国推行“非攻”、对小国实行“救守”的战略思想以维持天下大利与天下大义的主观要求;在“将帅伦理思想”方面,要求将帅“尚贤”、“尚同”、从而实现军队的良好秩序。《墨子》中包含的这些军事伦理思想,因其在思想上的伟大,得到后来国人的赞赏与践行。但是它毕竟不等同于真理,有着自身和时代的局限性。因此我们对待这一思想的态度上,要学会“去伪存真”,运用其精华思想为我们今天的人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