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墨子与边沁功利主义思想之比较
-
作者:
田君
年份:2009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墨子和边沁分别是中国和西方历史上首位功利主义提出者,墨子是我国历史上倡导功利主义思想的第一人,而边沁是西方伦理史上第一个系统提出功利主义理论的人。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墨子和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展开具体的比较研究,以指导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本文的大致内容和观点如下: 第一章分析了墨子和边沁功利观内、外在根据的差异。墨子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内在根据是基于道德性的“天志”,并通过这种代表至上道德的“天”的敬重和顺从作为整个学说的出发点;而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的根基在于个体的自然人性。由二者内在的差异自然过渡到了其外在差异:墨子的“兼士人格”着重道德的整体追求,而边沁的“自由享乐”着眼于个体的幸福追求。 第二章分析了墨子和边沁的道德价值观。墨子的“兼爱”就是不分人我、不别亲疏、无所等差地爱一切人。墨子认为“义”就是“利”,“利”就是“义”,主张尚义贵利,追求义利合一。边沁将“最大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实现目标,即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是动机和起点,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是目标和归宿。由此体现出来的道德价值观就是重利轻义。 第三章分析了墨子和边沁的道德评价论。墨子首先把志、功联系起来,认为志与功即动机和效果是统一的。边沁是典型的效果论者,他认为,一切行为符合功利原理,就是正当的、对的:反之,一切行为不符合功利原理,不能给行为者带来实际性利益,就是不应当的、错的。
- 墨子与阿基米德科技思想的比较研究
-
作者:
赵亚琳
年份:2011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墨子与阿基米德的科技思想是古代中国与希腊科学思想的典型体现,但是古代东西方不同的思想却产生了不同的后果,古希腊孕育了近代欧洲的科学萌芽,而墨家学说却在当代走向了衰落.论文选定这两个人,古代中国与希腊伟大的科技巨匠——墨子与阿基米德,他们分别代表了,国内和国外当时科学发展的高度,本论文从二人所处的不同的地理、政治、经济环境方面对两人科技思想造成的差异进行比较;同时,还对两人自然观、认识论、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方法论等科技思想产生的内在的科技逻辑进行比较,以找出其中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引伸出古代东西方科学观上的差异,并通过这些科技观差异上的比较研究得出其对我国现代的科技创新的意义。最后得出结论,为什么近代科学在深受古希腊科技文明影响的西方产生,而创造出无数伟大发明的中国为何在近代离科学文明越来越远?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近代东西方科技上的如此差异?科学思想上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科学成果,拥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国,又有哪些科技思想是我们应该秉承的?而又有哪些思想是我们应该规避的?这些都将会在本论文中找到答案。
- 先秦“俭”思想研究:以老子、孔子和墨子为例
-
作者:
陆志飞
年份:2011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中国传统社会是个重视人伦,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族)社会。这就决定了在中国传统伦理中,慈、孝、悌、俭等关于调整家庭成员与宗族关系的伦理范畴必然占据重要地位。单在字义上,“俭”有三种解释:第一,指生活上节省,节约,不奢侈;第二指的是岁歉(即年收成不好);第三,指谦逊貌。但依据段玉裁在注解《说文解字》时补注的“约者,缠束也;俭者,不敢放侈之意。”以及许慎用“约”解“俭”,《广雅》用“俭”解“约”的实际来看,可推知“俭”的本义应该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和言行举止上能做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符合社会公序良俗而不放肆。作为伦理道德范畴之一,“俭”至少应包括对已和对人两个层面的含义,即一是指一个人生活上的节俭、节省,不奢侈;二是一个人的行为举止谦逊有礼,即指在为人处世时,能够做到克制自己,谦逊有礼。“俭”作为传统美德之一,其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从经济上来说,因金属生产工具尤其是铁制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得生产力水平提高较快,社会财富总量也增长很快,但因人口的快速增长和长期战乱消耗,人均占有量并没有多大的增长,甚或还有所减少。为维持生存,广大劳动人民必须节省一切用度;从政治、文化上来说,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位置和农耕文化,决定了人们不能通过对外掠夺或拓展殖民地等方式,而只能通过控制物欲增长的方式来缓和人口增长速度和生产增长速度不一致造成的生活物资的供需矛盾、有限的疆土和无限膨胀的权利欲望的矛盾。通过研究比较可知,先秦“俭”思想,虽在内容上大体相同,但又有细节的区别。在有如孔子、老子和墨子等先秦诸子看来,“俭”在作用上具有调节人们生活用度,尤其是调节统治者生活用度、给统治集团成员提供稳固既有政权统治的方法以及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制止诸侯国之间日趋严重的兼并攻伐趋势的作用。以孔子、老子和墨子主张的“俭”思想为例,经分析可知,他们虽然都处在春秋术期到战国中前期这一群雄并起、战乱不断,且所有制和政权组织形式都发生改变的大致相当的时代背景下,但因各自具体的思想价值取向、个人经历和社会政治经济地位(阶级地位)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他们的“俭”主张内容大致相当,都主张全社会从上到下都应当生活节俭,尤其是君王权臣更应当生活节俭,克制日益膨胀的物欲、权力欲,制止攻伐战争,从而实现政权稳固、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安定的目的。但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以“礼”为判断节俭与否的标准且依等级划分用度的多少、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主张用“俭”作为修德和实现“无为”的方法、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主张,节俭应该以满足基本生存为限,没有贵贱等级之别,但其节俭标准难以施行。对先秦“俭”思想的分析要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在具体内容上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对待。从积极方面来说,先秦诸子之“俭”思想,其值得借鉴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先秦“俭”思想对后世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先秦时期的“俭”奠定了中华传统俭德的基本内容。这两方面的积极因素具体而言即是:第一,提倡“俭”的目的之一在于减轻广大劳动人民的负担,具有一定的民本思想;第二,提倡“俭”的另一目的在于劝谏统治者们行节俭以稳固既有统治;第三,提倡“俭”含有以俭修身养德的目的;第四,先秦之“俭”奠定了传统美德中对已要生活节省有度并以之养德和对人谦逊内敛的基本内容。这些积极因素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消极方面而言,先秦“俭”思想由于受历史条件和认知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又难免存有无法克服的先天不足。这种先天不足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先秦时期之“俭”主张强调生活的节俭而不重视发展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社会实际而具有空想性和不可行性两个方面。有鉴于此,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的方法为指导,而不是以文化虚无主义的眼光,辩证地借鉴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当代,“俭”思想在提升个人修养,促进个体身心协调发展、对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建设节约型社会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 论兼爱在墨子思想中的核心地位
-
作者:
夏依甜
年份:2011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当前,对于墨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究竟为何仍处于争论之中,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理解墨子思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墨子的思想中,兼爱作为一种社会准则规范着社会全体成员的行为,同时也引导出墨子思想体系中的其他思想。可以说,墨子的尚同、天志、节用、非乐等思想中无不体现着“兼爱”这一本质特点。这也成为墨子思想不同于其他学派的根本原因。因而,作为墨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应是“兼爱”,它对墨子思想体系起到了基础规定性作用。本文试图从政治建设的角度对兼爱的核心地位进行重新论述。
- 度探墨子与韩非子君主专制思想的路径选择
-
作者:
高云飞
年份:2011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墨子与韩非子生当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天下战乱、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为了解决当时纷乱的社会局面,他们怀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意识和救世的意识提出了各自相应的理论,以期盼社会秩序的重建。由此可见,他们虽分别属不同的学派,但在君主专制的问题上却有可相互比较的思想。本文就墨子、韩非子君主专制思想的比较分为三部分论述。第一部分论述了墨子的“尚同”思想以及韩非子受“尚同”思想的影响得出了自己的创获。墨子把实现“兼爱,交利”的社会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为达到这一政治理想的目的,墨子所走的是“尚同”路径,他提出了“上同而不下比”的“一同天下之义”和“上之所是,必亦是之;上之所非,必亦非之”的政治思想,实质上这种“尚同”的思想即为君主专制的思想。而韩非子则把“君权至上论”作为自己政治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他的这种政治思想较墨子的尚同思想更为直接、明确的体现了君主专制思想。第二部分论述了墨子的“列德”“尚贤”思想;并论述了韩非子“上法而不尚贤”与“务法而不务德”的思想。墨子的“尚贤”思想冲破了氏族血缘的界限,提出了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观念。韩非子在突破宗法世袭制上虽与墨子具有一致性,但他却不象墨子那样主张选用贤人治国。韩非子在选用人才方面不象墨子那样过于注重品德,而是注重能力,他认为在非常时期,要善于选用非常的人才,不必过于苛求人才的品德,只要对国家的富强做出贡献的人,不管品德如何,都是韩非子理想的人才。第三部分论述了墨子实现“尚同”的手段——赏罚、告奸和连坐,韩非子对此有进一步发挥,提出了法、术、势三者相结合的君权统治术。将赏罚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在这一点上,墨子与韩非子是一致的,但不同的是,墨子主张适当赏罚,而韩非子却主张轻罪当重罚,这样可以实现“以刑去刑”。此外,墨子提出了告密、连坐的思想,商鞅将连坐制度化以后,韩非子在商鞅的学派中吸取了告密连坐思想,并进一步做了发挥,使君主专制、君主集权的学说登上了极顶。从历史角度看,墨子主张博爱,是平民思想家的代表,而韩非子残苛少恩,是当时旧贵族的代表,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他们二人在君主专制、君主集权思想上有很多相通之处,这能够使更好的便于我们认清先秦诸子在政治思想上的内在联系。
- 墨子列德尚贤人才伦理思想研究
-
作者:
郎济杰
年份:2011
来源 :湖南工业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诸子百家思想是我国传统道德思想的源泉,墨家是在百家争鸣的思想氛围中涌现出来的—大学派,其道德思想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学术价值。墨子是一位学贯文理、注重实践、百科全书式的“平民圣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科圣”。他创立的墨家学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倡导的“兼爱”、“尚利贵义”、“志功合一”的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世。尤其是其“列德尚贤”的人才伦理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甚巨。从“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出发,提出了“尚贤为政之本”的人才作用;明确了“厚乎德性”“辩乎言辞”“博乎道术"的人才标准;通过教育来培养“兼士”、“贤士"的人才目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人才培养环境;“听言迹行,任人唯贤”的人才选拔原则;“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的人才激励机制,同时强调了“尊贤”“尚贤”“用贤”的用人原则,并提出了一整套关于人才使用与管理的措施与办法。笔者采用理论分析的办法,本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对“墨家”人才伦理思想进行细致地整理和深入地研究。努力探索其人才思想形成过程中的内外环境和哲学基础,解读人才思想中所蕴涵的伦理准则、道德价值和时代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墨家人才伦理思想进行研究和探讨:首先,系统地介绍墨子列德尚贤人才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和时代背景,从墨子的出身、经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社会发展趋势,解读出墨子人才思想的渊源;其次,详细分析墨子列德尚贤人才思想的伦理特点、道德基础和道德内容,比较了先秦诸子主要流派儒、法、道、墨基于伦理基础上的人才观的特色,阐述了墨子人才伦理思想中的独特蕴涵;再次,剖析了墨子人才思想对后世乃至现代识人用人的影响:对传统社会历朝选用人才制度的启示,对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集体核心人才伦理观的影响,对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借鉴。
- 墨子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
作者:
高其文
年份:2007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中华传统美德形成和发展中,体现着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伦理思想与政治思想互为一体,即政治是具有伦理色彩的政治,伦理是以政治原则为中心的伦理。历史上的思想家、政治家阐发政治思想往往与伦理思想联系在一起,他们以政治思想为理想追求,以伦理思想为行为准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政治伦理思想,即以政治理想变革社会,以伦理准则规范人生,最后归结到治国平天下。政治伦理是有政治倾向伦理和有伦理倾向政治的有机结合,它主要是研究政治的价值理念和目的、政治制度合理性、政治运行机制和理想政治家伦理等内容。这些特点也体现在墨子思想中。墨子政治伦理思想,是以墨子政治思想为内容的伦理,也是以墨子伦理思想为内容的政治。政治伦理在中国古代已经极为发达。先秦诸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流派或中华文化萌芽和奠基的源头。作为诸子学说之一的墨学,曾与儒学并称为“显学”,其创始人墨子在当时就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和主张,尤其是在为政治国上的政治伦理主张,墨子也表现出了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实践精神。探求墨子政治伦理思想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和现实的参考价值。墨子政治伦理思想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哲学基础。春秋战国之际...
- 墨子和谐社会思想研究
-
作者:
李光辉
年份:2007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和谐社会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作为平民思想家的墨子,在春秋战国这一中国历史上的急剧变革时期,提出了一个“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本文尝试在前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墨子和谐社会思想内涵与外延进行综合性研究,从新的角度来展示墨子的思想及其影响。墨子提出和谐社会思想,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如何实现平等、如何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如何解决贫富差距、以及如何制止战争和暴力、实现永久和平等问题,以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未来。墨子所描绘的和谐社会蓝图,主要体现在他的十大主张中,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这些主张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对于和谐社会美好生活的渴望。尽管墨子和谐社会思想是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时期的产物,但从总体上看,墨子的这些主张还是有着冷静而深刻的内涵,而且由于其所代表的是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的实际需要和实际利益,因而具有更大代表性和普遍意义。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墨子和谐社会思想也能够为我们解决所面临的社会问题提供一些思路或启示,从而为当代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注入有益的内容。
- 《墨子》人才思想探论
-
作者:
薛金东
年份:2007
来源 :苏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对先秦诸子的研究不可忽略的就是对他们人才思想的研究。目前,我国形成了对墨学研究的一个热潮,但对《墨子》人才思想进行的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而且个中观点尚还存在分歧。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墨子作为一个有着重大政治抱负的实践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以关注底层庶民的生存和无仕之“士”阶层的出路为立足点,以攻讦当时主流学派儒家为切入点,全力宣扬和实践自己以“尚贤”为核心的政治学说,并从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思想。深入研究《墨子》人才思想的根源、产生、本质、内容、作用、特点等,不仅可以构建起墨学的人才思想体系,把对《墨子》的研究引向深入,而且汲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人才观、正确选拔任用人才,借鉴和服务于当前社会也是很有裨益的。
- 墨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
作者:
侯宗华
年份:2007
来源 :安徽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
私学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出现在社会生产力显著的进步、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的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首倡私学,墨子紧随其后大办私学,成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 墨子学说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两大部分,在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科学、军事等方面都有独特主张和一贯宗旨,内容博大精深。墨子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农与工肆之人”,其教育成果显著,墨家弟子之多可与孔门匹敌,一度为“世之显学”。他创立了“教育救世论”、“人性所染论”、“天志决定论”等一系列教育理论。墨学通过“上说下教”的方式而流传于世,在影响当时的诸侯列国的同时,也逐步得到诸子百家的承认。 墨子教育思想尤其深刻、精辟,教育内容丰富,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中是不容忽视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教育作用。墨子把教育看成是“为义”的一桩大事。他把“有道者劝以教人”作为实现“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的三项根本措施之一,极力反对“隐慝良道而不相教诲”。二是教育目的。墨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救世”。他希望通过教育培养“贤士”或“兼士”,使之成为“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三是教育原则和方法。墨子主张“强说人,不叩亦鸣”,在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言而有行,述而且作”、“以名举实,教学统一”、“因材施教,因人而育”及“学以致用”等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方法。四是教育内容。墨子的教育内容分为“谈辩、说书、从事”三大类,既有以“兼爱”为核心的人格塑造教育,还注意对自然科学、军事知识、劳动技能以及以“天志”、“明鬼”为核心的宗教信仰教育。 墨子的教育思想与孔子相比有相同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首先,教育作用:与孔子相比,墨子注意到教人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重要性以及重视人的主动精神,认为决定人的富贵贫贱不是命,而是“力”之强弱。其次,教育对象:孔子和墨子都重视教育的重要作用,但在人性论方面,墨子比孔子更彻底。第三,教育目的: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墨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兼士”或“贤士”。第四,教育内容:儒家偏向于人文教育,墨家则更侧重于科学教育;儒家敬天远鬼、不言祸福,墨家尊天明鬼、专言赏罚;儒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却轻视技能的讲解与训练,墨家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第五,教育方法:孔子重直觉思维和整体思维;墨子重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他在中国逻辑史上首先提出“类”和“故”的概念。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墨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道德教育。墨子理想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是“兼爱”。在其兼爱思想中蕴含了深刻的尊敬人、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观点。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可以从强化“明礼诚信,团结友善”为核心的社会公德教育等方面着手借鉴墨子的兼爱思想,强化道德教育。 自然科学教育。后人称墨子为“科圣“,足以反映其在自然科学上的成就。对我们的启示: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源于科学技术的实践。二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有好的环境和机制作保证。 维护和平教育。墨子主张“非攻”,反对并制止侵略战争。因为战争给被侵略国的人民造成无穷的灾难,但也给侵略国的人民增加负担。“非攻”的本质是让他人无忧无虑地生存,体现了一种对他人生命的深切爱护和终极关怀。墨子的“非攻”思想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文化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职业教育。同墨子的技能教育相比,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存在两种误区:一种是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另一种是不注重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的教学,培养的人才成为“简单操作型”。我们应借鉴墨子重视技能教育的成功经验,高职教育在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职业经验和职业技能的获得。
上页
1
2
3
...
5
6
7
...
15
16
1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