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论文(6)
资料(4)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墨学研究 (7)
墨家思想 (3)
墨子遗迹 (2)
按录入时间分组
2017(1)
2016(10)
2009(1)
按来源分组
其它(4)
职大学报(2)
中州学刊(2)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1)
河南人民出版社(1)
郑州:大象出版社(1)
[0图]墨学与现代社会
作者: 赵保佑 高秀昌 贺国营  来源:郑州:大象出版社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墨家(学科:  研究) 
描述:本书为近些年墨学研究的重要成果,特别对墨子的“非攻”、“兼爱”等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尤其是许多命题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上,对墨子学说重新评估,使沉睡了千百年的中华宝典在今天又焕发出新的思想光彩。
论墨子关于政治与宗教关系之思想
作者: 高秀昌  来源:中州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政治  宗教  政治哲学 
描述:政治思想是墨子学说的中心。墨子身处社会大转变的时代,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墨子深深地关注着人世间的利害、福祸、贫富、安危,特别是国家的治乱和兴亡。他以其艰苦卓绝的积极的人道主义精神,探索治国安天下之道,提出了一套政治学说。这一套政治学说,因其建立在独具特色的宗教思想即“天志”、“明鬼”的基础上,从而使他的政治学说有了一个宗教的基础。墨子关于政治与宗教关系的论说,对于今人解决政治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开启了一个新向度。
论墨子的“兼爱”精神
作者: 高秀昌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和谐 
描述:在墨子所强调的十项思想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中,兼爱是最根本、最核心的一项,而其他九项则是兼爱的深化与拓展。墨子所倡导的兼爱是指关怀每一个人而不论他是否与自己有血缘亲属关系,也就是指一种不分亲疏、不论贵贱、爱人如己、一视同仁的普遍的爱。这是一种与交利、非攻、正义、自爱、天爱统一的爱。墨子希望通过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兼爱精神来构建爱的秩序,以求达到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
第四届国际墨子学术研讨会赵保佑院长致辞
作者: 赵保佑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资料
描述:第四届国际墨子学术研讨会赵保佑院长致辞
在“中国墨子文化之乡暨中国墨子文化研究中心”授牌仪式上的讲话
作者: 赵保佑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资料
描述:在“中国墨子文化之乡暨中国墨子文化研究中心”授牌仪式上的讲话
“兼爱”: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作者: 赵保佑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和谐社会  道德基础 
描述:“兼爱”是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所谓“兼爱”,意是整体的爱、平等的爱,人与人平等相爱,不能有人、己、亲、疏的区别。“兼爱”思想恰是商品经济社会生产和消费活动的伦理原则,有兼爱之心,使利己心(爱己)与利他心(爱人)之间的平衡,这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利益主体取得双赢、多赢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也是现阶段社会走向和谐的道德需求。
“兼爱”: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伦理基础
作者: 赵保佑  来源:中州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和谐社会  道德基础 
描述:“兼爱”是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墨家社会政治思想的中心思想,与儒家的“仁爱”伦理、西方文化中的“博爱”思想相比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兼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是商品经济社会生产和消费活动的伦理原则,有兼爱之心,使利己心(爱己)与利他心(爱人)之间平衡,这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利益主体取得双赢、多赢所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也是现阶段社会走向和谐的道德需求。
墨子思想文化精髓
作者: 高秀昌 王宝郑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资料
描述:墨子思想文化精髓
墨子节用思想价值的现代诠释
作者: 赵保佑 袁永飞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节用  政治经济学  诠释学 
描述:在墨子节用思想研究基础上概述其理论要点,界定为传统政治经济学,以现代诠释学作不定向与定向理解,进行当代合理有效的价值转化。基本原理是政治主张决定经济作为,政治主张有普遍爱护、组织运作、主体诉求、希望成就与共同分享理念,经济作为在人口、劳力、时限、生产、分工、分配、消费诸方面。
墨子的节用思想与现代适度消费观简论
作者: 赵保佑 袁永飞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节用思想  适度消费观  可持续发展 
描述:本文根据现代社会提倡的适度消费观,考察和分析墨子的节用思想,从中吸取其关于消费理念的合理因素而扬弃其消极成份,并通过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融贯和转化,增益社会消费生活行为的理性内涵,传承优良传统和助推人类生活的理性消费,进而分析我国目前存在的部分过度消费行为和提出防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