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三大传本系统
作者: 郑杰文  来源:文献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著录  汉书·艺文志  传本  吕氏春秋  系统  篇数  高诱注  兵书  流传 
描述:一《墨子》书,西汉成帝年间,刘向曾予整理;而任宏领校兵书,亦曾涉乎《墨子》。故刘歆作成《七略》,将前者著录在《诸子略》,后者著录在《兵书略》。班固承《七略》而为《艺文志》,在《兵书略》"兵技巧"类谓"省《墨子》重",而在《诸子略》"墨家"著录"((墨子》七十一篇"注曰"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后"~①。东汉时,《墨子》篇数有变化。高诱注《吕氏春秋·当染》云"墨子名翟,鲁人,作书七十二篇",却又于《吕氏春秋·慎大览》注
墨子游鲁齐越宋卫楚考
作者: 郑杰文  来源:管子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游鲁齐越宋卫楚  创立学说  非攻止战  老死鲁阳 
描述:墨子在鲁国自创学说,曾与多人辩论;然后曾至齐、越、宋、卫、楚等地游说,宣传“非攻”等思想主张。墨子晚年游说楚之鲁阳文君,止其攻郑,并老死于楚之鲁阳。
墨子游鲁阳及孟胜守鲁阳考说
作者: 郑杰文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游说  鲁阳文君  孟胜  阳城 
描述:墨子晚年游说鲁阳文君,死于鲁阳。由墨子游说鲁阳文君的说辞,可见墨家“非攻”学说成熟于墨子晚年。墨子死后,巨子孟胜继续守卫鲁阳,并死于阳城。自此后墨家出现派别分化。
20世纪20年代墨子国籍论战述评
作者: 郑杰文  来源:先秦、秦汉史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20世纪20年代墨子国籍论战述评
20世纪20年代墨子国籍论战述评
作者: 郑杰文  来源:东岳论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国籍  中国人  印度人  阿拉伯人 
描述:20世纪 2 0年代末学术界曾发生过一场关于墨子国籍的论战。论战发端于 192 8年 4月胡怀琛发表《墨子为印度人辨》 ,先后有郑师许、吴进修、方授楚、陈登源、卫聚贤、金祖同、陈良盛等参与论战。争辩的主要问题是墨子是否为印度人或阿拉伯人、是否为佛教徒或婆罗门教徒。争辩以胡怀琛、卫聚贤等为一方 ,主墨子为外国人 ;以方授楚、陈登源等为另一方 ,主墨子本为中国人。争辩以胡怀琛等显露出世界史知识贫乏而强辩、学界多以墨子本为中国人而结束。
《墨子》引《书》与历代《尚书》传本之比较——兼议“伪古文《尚书》”不伪
作者: 郑杰文  来源:孔子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引《尚书》  历代《尚书》传本  梅赜古文《尚书》不伪 
描述:《墨子》引《尚书》文计40则,通过其与今文《尚书》、孔壁古文《尚书》、汉代新出“百两《尚书》”、东晋梅赜古文《尚书》等《尚书》传本的比较可见,墨家所传《尚书》有独自的选本系统,而且这一选本系统与儒家选本系统同样具有篇数按年代递加的合理性,即与战国所传《尚书》篇数的现实比例相合。由《墨子》引《尚书》我们还可看到:流传至今的伏生今文《尚书》确为战国古本;孔壁古文《尚书》仅是战国所传多种《尚书》选本中一种流传很不广的思孟学派的选本;梅赜古文《尚书》不但与《墨子》之《尚书》引文不同,而且与16种先秦文籍中163次《尚书》引文也不同,所以“梅赜抄袭前世古籍中《尚书》引文而伪造古文《尚书》”的传统观点应重新研究;或许梅赜古文《尚书》是一个民间所传古文《尚书》的真实传本。
《史记·孟子苟卿列传》载墨子传记为残篇说
作者: 郑杰文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  史记>  墨子传  非原貌  篇末竹简散断 
描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墨子事迹仅24字.但从社会影响的角度看,西汉时期墨家的社会影响依旧很大,应当立长篇传记;从传世资料的角度看,西汉时期墨家传世资料也很丰富,可以立长篇传记;从史书作者的角度看,司马迁受其父影响而重视墨家且对墨家资料掌握丰富,理应写作长篇墨家传记;且据史记·太史公自序猎儒墨之遗文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本当像写孟子、荀子那样,有介绍墨家思想学说的较长文字,但今本却无.究其原因,当是原有较长的墨子传记,但因在孟子荀卿列传篇末,竹简散断而佚失致残.今本孟子荀卿列传文末文义未足、文气骤止、无太史公日不合体例等,皆为其证.
“墨家出于清庙之守说”考析
作者: 郑杰文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学  清庙之守  诸子  王官古学 
描述:本文通过对清庙节俭体制与墨家"节用"学说、"养三老五更"制度与墨家"兼爱"学说、"大射选士"制度与墨家"尚贤"学说、"宗祀严父"制度与墨家"右鬼"学说、"顺四时而行"理念与墨家"非命"学说、"以孝视天下"与墨家"上同"说的分别比较,认为: 春秋及其以前,学在官府,官府各职守有相应的职守责任和设置理念,从而构成"官学"的主要内容,并在"官学"流散的春秋后期起逐步"散于天下",因而被"百家之学"来继承和发扬。但是,《汉书·艺文志》对诸子学术出于王官古学的论说,或单从名号方面做文章,或仅就表面现来立说,因而具有将复杂的学术现象简单化的倾向。
论战国墨家学派发展的四个阶段
作者: 郑杰文  来源:周易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战国墨家  发展四阶段  社会影响 
描述:依据墨家学说主旨、队伍组织、从事工作,特别是社会作用的不同,可将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发展分为兴盛(公元前444年至公元前381年)、衰败(公元前381年至公元前311年)、转型(公元前311年至公元前250年)、重兴(公元前250年至公元前221年)四个阶段。兴盛阶段,墨家着力游说诸侯、传播学说、制止攻战、助弱国守城;衰败阶段,墨家学派分化内斗,三派弟子活动转型;转型阶段,“谈辩派”后学热衷于空言思辨,“说书派”后学被视为与儒家同类,“从事派”后学对“任侠之风”产生重大影响;重兴阶段,墨家学派声势复盛,“说书派”后学的宣传,“从事派”后学对墨家精神的继承,“谈辩派”后学与儒家、法家的尖锐争辩,都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
论战国墨家学派发展的四个阶段
作者: 郑杰文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论战国墨家学派发展的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