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墨学研究 (1)
按录入时间分组
2016(1)
按来源分组
兰州大学(1)
《墨经》名实思想研究
作者: 韩继秀  来源:兰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经  墨辩  名  实  辩 
描述:先秦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光辉的时代,那是一个国不战不足以存国,学不辩不足以立学的时代,诸子百家、三教九流粉墨登场,“战争”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向和层次上展开,思想的火花在“战争”和辩论中不断地进发出来,名辩思潮是以“名实关系”为核心问题,以“名”为核心研究对象而掀的一股思想潮流。名家、墨家、道家(庄子)和儒家(荀子)都曾讨论过“名”是什么,“实”是什么;“名实关系”是什么等问题,积累了中国思想史上最早的逻辑学、认识论和自然科学等思想。墨家的“名实”思想主要包含在《墨经》之中。《墨经》之“名”含义丰富,首先作为动词有命名、取名的意思,作为名词则多表示名声、名誉、名称、名字、称呼、说法等含义。从逻辑学角度看,“名”相当于概念,并且《墨经》根据外延的大小将概念分成三类,分别是“达”、“类”和“私”。另外,在广义上说,“名”相当于言语、文字和语言,如“言,谓也。言由名致也”和“声出口,俱有名。”此外,墨家对名学的特殊贡献在于从认识论上提出“名知”和“实知”这两个概念和分类。“名知”就是概念知识,“实知”是经验知识。这也是《墨经》之“名”和“实”的含义之一。《墨经》之“实”的含义同样很丰富,除了具有果实、实际事物、实际情况和实际行动等含义之外,“实”还表示实际事物或感性对象所具有的感性特征,很多学者把“实,荣也”(《经上》)之中的“实"理解成“实质”、“本质”等抽象概念,其实根据文本和墨家认识论,“实”不可能有此含义。最后,从认识论上讲,“实”也有与“名”相对的“实知”的意思。关于名实关系, 《墨经》的基本观点是“谓,命、举、加”(《经上》),即言说关系,表达与被表达,描述与被描述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经典表达就是“举,拟实也”(《经上》)。相应的《墨经》正名原则是“以名举实”(《小取》)。《墨经》最大的成功在于认识论上的进步。《墨经》之“辩”不仅是辩论,更是认识论。对于真理标准问题,《墨经》的观点是“知其所知不知,说在以名、取。”(《经下》)“名”和“取”是《墨经》中提出的真理标准,或者说区分不同类型知识的标准, “名”只能检验概念知识,而“取”可以检验经验知识,墨子对“知不知”的判断标准就是“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墨子·贵义》),即“取”是墨家要强调的标准,墨家的这种以“取”作为真理标准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观点有所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