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墨家“尚同”观的法哲学评析
-
作者:
严冬 来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尚同 法的构建 法运行 意义
-
描述:墨子认为"尚同"是政本之道。墨子主张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统一构成"尚同"的政治次序,以"治法"保障政治秩序的良好运行,以"天志"作为"尚同"的最高原则,以义利相兼为"尚同"的实质。然而,墨子的主张由于历史和自身的原因,在中国并未像儒家、道家那样影响深远。但它同西方的世界主义、自然法、功利主义等主张有诸多相同之处。对我们今天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等关系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
墨子“尚同”观浅述
-
作者:
杨飞 来源: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尚同 尚贤 天志
-
描述:“尚同”是墨子十大主张之一,意思是说人们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等领域内关于是非善恶的意见要统一于上级,小至一乡一里,大至天下,都要逐级上同,直至天子统一于天。墨子认为这是避免纠纷离乱,使社会得到治理的根本措施。“尚同”体现了墨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它在墨子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论文从“尚同”提出的原因,“尚同”的含义、方法、目的如何,“尚同”的理论依据怎样几个方面加以论述,以便向研究墨子的专家、学者们学习。
-
关于墨子的宇宙观和时空观\心理学的研究结构分析
-
作者:
暂无 来源:青年文学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
描述:关于墨子的宇宙观和时空观\心理学的研究结构分析
-
关于墨子的宇宙观和时空观、心理学的研究结构分析
-
作者:
林烨 来源:青年文学家(上半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宇宙观和时空观 心理学 结构
-
描述:关于墨子的宇宙观和时空观、心理学的研究结构分析
-
关于墨子的宇宙观和时空观、心理学的研究结构分析
-
作者:
林烨 来源:青年文学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宇宙观和时空观 心理学 结构
-
描述: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成果的整理,发现对墨子自然科学思想的研究一般只关注力学、光学、数学,而很少有提及宇宙观、时空观和心理学方面的著作.本文通过对前人文献的整理,试图描绘出关于这两方面的研究的现有成果的轮廓.其中宇宙观和时空观分为5个方面,心理学亦分为5个方面进行阐述.
-
试论后期墨家的自然观(先秦自然观研究之一)
-
作者:
欧阳茂森 李传忠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
描述:试论后期墨家的自然观(先秦自然观研究之一)
-
论墨子的消费观及其现代价值
-
作者:
郝佳雯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消费 消费模式 消费伦理
-
描述:墨子所提倡的以节用、节葬、非乐等为主要内容的节俭思想的中国传统消费观的主流;他倡导节俭消费模式,提倡加强生产、适度消费,以实用为消费原则,以发展生产来保证消费,以节用来保证消费的长远。这对建构现代条件下的新型消费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墨子的设计观与西方设计理论析探
-
作者:
吴轶博 来源:文艺争鸣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设计理论 设计观 轴心时代 西方 墨子 雅斯贝斯 先秦诸子 哲学家
-
描述: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另一位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指出:“人类一直在靠轴心时代所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飞跃都要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轴心时代的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时代的潜力的回忆或复兴,提供了无穷的动力。”中国轴心时代的先秦诸子无疑是照耀在我们头上的漫天星汉,他们的成就让我们仰望并指引着我们前行。
-
浅析墨子“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
作者:
孙照彰 来源:求知导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利 义 现实意义
-
描述:墨子的"义利观"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认为墨子是一个纯粹的功利主义者,并就此对墨子提出批判。本文对此观点提出质疑,通过分析墨子学说中对"利"的阐释,得出墨子思想中"利"的合理性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义"的可行性,最后总结出墨子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
论墨子的劳动观及其当代价值
-
作者:
罗军伟 来源:改革与战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劳动观 劳动人权 体面劳动
-
描述:墨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益的伟大代表,被尊称为“平民圣人”。墨子的劳动观内在地蕴涵着三个价值判断:尊重劳动;保护劳动人权;珍惜劳动价值。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