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韩非子功利主义思想的比较
作者: 黄极  来源:青年科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韩非子  功利主义  道德观  以利观 
描述:墨子韩非子这两位先秦时期两位杰出的思想家,分别作为墨家和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功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理论既有相同之处又各具特色。本文从他们的道德观、义利观两个方面分析两者功利主义思想,并在对异同比较的基础上做一些阐述。
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路径探略:以墨子思想研究为例
作者: 杨华  来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思想  研究路径  社会环境 
描述: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有着清晰的时代特征。以墨子思想研究为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有不同的理解。学人对墨子思想各具特识的诠释,为我们勾勒出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发展轨迹。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路径的历史考察表明,从思想产生的社会环境来研究思想家的思想,应该成为中国思想史研究的重要途径。
中国古代思想教学札记之三:三个教学设想:老庄、墨子与董仲舒
作者: 王峰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中国古代思想  教学设想  教学札记  老庄  董仲舒  墨子  道家思想  中国历史 
描述:设想一 补充老庄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的材料 道家思想后来发展成为一种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太上老君。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在创业过程中就利用道教“老君当治”的图腾及老君显灵。预告李唐王朝的成立;在建国之初,为了稳定人心,巩固政治,
墨子思想我国行政管理的启示
作者: 徐超 戴星  来源:经营管理者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思想  行政管理  绩效 
描述:春秋战国之交的鲁国人墨翟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组织了墨者集团。墨子的核心思想"兼爱;尚贤;志功统一;节用"给后人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本篇论文对墨子思想的主要观点进行简单的阐述,并结合当今政府工作实际存在的问题,分析墨子思想中的精髓,在改善政府行政管理绩效工作上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先秦哲学视域中的个体性思想引论——以墨子韩非子为线索
作者: 赵立庆 王敏光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先秦哲学  个体性  墨子  韩非子 
描述:个体性思想在先秦哲人思想体系中面目各异。墨子指出个体生存之真正价值在于为群体、为天下奔走,展现了墨子对群体之重视,对个体要求之严酷。韩非子建构一个"要在中央"的统一集权国家,群体价值之实现处于首要
墨家的言语行为思想中国古代逻辑
作者: 关兴丽  来源:逻辑研究专辑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言语行为理论是二十世纪50年代西方语言哲学家奥斯汀创立,60、70年代塞尔、格赖斯等人修改和发展的关于语言的理论。奥斯汀揭示了语言的多功能性,纠正了以往哲学家以描述为语言的首要乃至唯一功能的简单化的观点,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提出了与此截然相反的观点——言语行为理论,即
中国古代墨家“当”的语用学思想
作者: 关兴丽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语用学  恰当性  当  墨家 
描述:“当”是中国古代墨家辩学的核心概念 ,对“当”概念的理解关系到对墨家辩学的认识。依据西方言语行为理论的“恰当性”对前后期墨家“当”的分析 ,可以看出墨家“言”的依据标准不是客观事实 ,而是墨家
墨家古代管理思想初探
作者: 管斌 何似龙  来源:商场现代化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交利  以天为法  天下一家  兼爱非攻 
描述:,构成了墨家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框架。墨家古代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从“以天为法”出发的“兼爱天下之百姓”,墨子认为,只要明白了要顺从天意,遵照天意并广泛地推行于天下,那么就能实现“刑政得治,万民和谐,国家富强,财用充足,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安宁没有忧愁”的理想社会了。
墨家古代管理思想初探
作者: 管斌 何似龙  来源:商场现代化杂志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交利  以天为法  天下一家  兼爱非攻 
描述: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框架。墨家古代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从以天为法出发的兼爱天下之百姓,墨子认为,只要明白了要顺从天意,遵照天意并广泛地推行于天下,那么就能实现刑政得治,万民和谐,国家富强,财用充足,百姓都能吃饱穿暖,安宁没有忧愁的理想社会了。
墨子》《庄子》《韩非子》说诗、引诗之衡鉴——兼论战国时期非儒家诗学思想
作者: 叶文举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庄子》  《韩非子》  说诗  引诗 
描述:墨子》、《庄子》、《韩非子》作为战国不同时期非儒家的代表著作 ,它们说诗、引诗反映了非儒家的诗学思想 ,以及《诗》被接受的状况。战国时期非儒家对《诗》基本上保持了抨击的姿态 ,且越来越强烈 ,这种态度从反面也说明了《诗》在战国时期的影响越来越深广 ,这是儒家《诗》经学化演进轨迹另一形式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