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试析墨子比喻的类型及作用
-
作者:
孔漫春 来源:平顶山师专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比喻 类型 作用
-
描述: 墨子在谈辩中对比喻曾有灵活多变的运用。就整体而论,这些比喻可划分为同喻和异喻。其中,前者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单喻、复喻和博喻,后者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本体全异于喻体、本体弱于喻体和本体强于喻体。墨子谈辩中比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涉及阐释己见、驳斥论敌、催人省悟以及止事成义。
-
墨家非命思想对于战国思想史以及中国思想史的作用
-
作者:
吉永慎二郎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非命思想 王权交替 禅让 起义
-
描述:非命思想的核心意义就是在为殷周革命或者夏殷周革命理论作诠释的新的王权交代论。以齐侯为开头的诸侯称王是根据墨家的非命型王权交代论进行的。儒家将这个尚贤型王权交代论叫做“禅”或者“禅让”。孟子革命论承认
-
传统文化与文化安全——谈墨家思想在维护文化安全中的作用
-
作者:
魏国栋 来源:今日中国论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文化安全 传统文化 墨家思想 经济全球化 文化交流 “软权力” 综合安全观
-
描述:冷战结束后,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愈演愈烈。各国不仅重视经济、军事等传统权力资源的“硬权力”的发展,且更关注以文化、价值为核心的“软权力”的栽培。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态势的形成,促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在交流之中文化冲突也不断涌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文化战争正悄然拉开帷幕。文化安全问题成为当前各国聚焦的热点,传统的国家安全观渐次被综合安全观所取代,文化安全成为国家安全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
论孙诒让的《墨子间诂》在墨学复活与勃兴中的作用
-
作者:
叶晓慧 来源:长春大学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孙诒让 《墨子间诂》 墨学 复兴
-
描述:孙诒让的《墨子间诂》被王焕镳誉之为"墨学研究中的旷代之作",又被罗检秋称为"墨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继承吸取了20世纪以前墨学研究的成果,基本恢复了《墨子》文本的真实面目,为墨学思想的研究
-
试论墨子的“兼爱”思想
-
作者:
袁清云 来源:读书文摘(青年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非攻 尚同
-
描述:墨子以"兼爱"为人类生活的最高准则,并将其视为人生理想,游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够采纳其思想治理国家以达到社会之治。墨子认为当时的社会之所以混乱,就是因为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之间不相
-
墨子“兼爱”思想浅析
-
作者:
李博 来源:唐山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不可行性
-
描述:“兼爱”是墨子所提出的十大主张中最具代表性的命题,亦是其理论体系的核心所在。该思想集中体现了墨子在解决社会矛盾问题方面的根本态度与基本方法,反映了中下层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在我国思想发展史上无疑占有
-
浅谈墨子“兼爱”思想
-
作者:
吴丹 来源:艺术时尚(下旬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启示
-
描述: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从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和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出发,提出了以“兼爱”为核心的一系列思想主张。并全面阐释了“兼爱”的思想内涵。本文主要从“兼爱”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兼爱”思想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以及“兼爱”思想对于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关系和谐的启示作用几个方面来浅述墨子的“兼爱”思想。
-
论墨子“兼爱”思想
-
作者:
孙林雪 来源:现代妇女(理论前沿)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思想 “兼相爱 交相利”内涵 意义
-
描述:自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的提出,我国许多学者开始关注对墨子思想的研究。墨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之一,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兼爱"是墨子思想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兼相爱,交相利"提倡社会中
-
试论墨子的“兼爱”思想
-
作者:
袁清云 来源:读书文摘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
描述:墨子以"兼爱"为人类生活的最高准则,并将其视为人生理想,游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够采纳其思想治理国家以达到社会之治。墨子认为当时的社会之所以混乱,就是因为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之间不相
-
浅谈墨子的“兼爱”思想
-
作者:
米礼宾 来源:文史博览(理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非攻 思想
-
描述:墨子是著名的平民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他在战国初期创立墨子学派。"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的主流思想,体现了"爱利百姓"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墨家的言论行动,都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