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墨子之礼学
-
作者:
陆建华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礼 祭礼 丧礼 乐
-
描述:墨子精通礼学,强调礼的等级性,反对礼的宗法性;在尊天明鬼思想指导下,肯定和论证祭祀之礼的社会功能与道德作用;批评三代丧礼和儒家丧礼的厚葬久丧特征,主张薄葬短葬;承认乐的审美价值,又否定乐的政治作用,证明乐的社会危害性。这样,墨子礼学呈现明显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
墨子治安学解读
-
作者:
陈鸿彝 来源: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治安 治安史 墨子 春秋战国
-
描述:墨家学派是先秦最注重实践的一个学派。墨子关于“尚贤”、“兼爱”、“非攻”的思想 ,涵蕴着丰富的治安学精义。墨学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批判 ,对“贤人政治”的设想与追求 ,对救助弱势群体的急切关怀 ,对战时社会治安管理的说明 ,都为后人的治安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资料。墨子对平等社会的执着追求是应予肯定的。
-
墨子知识学研究
-
作者:
袁信爱 来源:哲学论集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
描述:墨子知识学研究
-
从《墨子》看《汉语大词典》中“本”字释义疏漏
-
作者:
刘东敏 来源: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释义 义项 《墨子》
-
描述:《墨子》中本的用法,显示出本字在春秋时期出现了从根本上,完全这个副词词义。这个义项在《汉语大词典》中并没有出现,收录这个义项对于完善《汉语大词典》有一定意义。
-
从传播学角度浅探墨家教育
-
作者:
何敏敏 来源:文教资料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传播学角度 显学 绝学
-
描述:在百家争鸣的先秦时期,墨家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学派,经历了显赫之后走向中绝。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传播学角度对墨家教育进行探索,将墨家教育看成传播现象,对墨家的"显"与"绝"进行分析。
-
墨家辩学对老子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
作者:
杨武金 来源: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老子思想 墨家辩学 辩证法
-
描述:老子思想是中国先秦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墨家在辩证法方面继承了老子的合理思想,同时指出其在逻辑上的不严谨性,批判其无名、非辩、不知等不合理性,发展出名辩学思想.其中,通过改造老子的“道”概念,墨家
-
杜国庠与近代墨家辩学的比较研究
-
作者:
张永春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杜国庠 墨家辩学 比较研究 以墨家逻辑还诸墨家逻辑
-
描述:近代墨学研究,比较中外乃主要路径,成就之外,以比附为比较的现象处处可见。杜国庠对墨家辩学比较研究弊端的批评,多一语中的之言。同时确立了立足墨家辩学本身,从文字训诂、历史分析、先秦文化分析等方面探讨
-
墨家辩学:另外一种逻辑
-
作者:
曾昭式 来源:哲学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逻辑观念 文化视野 辩学 墨家 社会政治运动 中国逻辑 形式逻辑 数理逻辑
-
描述:一、逻辑的观念:由张东荪逻辑观念的转变说起逻辑是一元还是多元的,这是中国逻辑界争论的永久性话题。张东荪先生从逻辑一元论走向多元论,这是其逻辑观念的转变。他认为逻辑是文化的需要逼迫出来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必然导致不同的逻辑。在多元文化视野下,他把逻辑分为形式逻辑、数理逻辑、形而上学的逻辑、社会政治运动逻辑四种。把逻辑分为这四种的合理性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话题,本文关注他的逻辑多元论观念。其实,张先生是从逻辑一元论的坚决捍卫者转向逻辑多元论的,这可用他的话作为佐证:我在六年以前曾撰有一篇文章从事于反驳(见拙编《唯物辩证法论战》,民友社出版)。我当时以为他们攻击形式逻辑全由于不懂形式逻辑,———我举出否定与矛盾不相同;同一律不是自然法,等等。但我现在回想起来,不但他们攻击形式逻辑可以不必,即我替形式逻辑来辩护亦大可不必。他们所以如此不外乎表示他们所用的逻辑是与形式逻辑不同。不仅有些不同,并且有些地方确是互相冲突。关于这一点我现在承认了。因为我承认他们的逻辑是从事于社会政治活动时实际情形而逼迫出来的,就是使在政治活动中的人们不得不作如此推想。所以逻辑丁与逻辑甲当然有不调和的地方。(张东荪,1995年a...
-
墨家逻辑学研究何以可能
-
作者:
曾昭式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逻辑)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
描述:墨家逻辑学研究何以可能
-
墨家逻辑学研究何以可能
-
作者:
曾昭式 来源:哲学动态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逻辑学 研究范式 中国 逻辑系统
-
描述:墨家逻辑学研究何以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