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思想的功利主义与墨学衰微之原因
作者: 魏义霞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功利主义  谋利之方  利之主体  利之内涵  墨学衰微 
描述:墨子秉持功利主义原则:从谋利之方看,墨子推行“为之所欲”和“兼相爱,交相利”两条谋利路线;从利之主体看,墨子强调“三利”,呼吁兼顾、鬼、人三方面的利益,其中的人之利既有国家群体之利,又有百姓个人
浅析墨子教育思想及实践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作者: 陈克燕  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墨子处于纷乱的战国时期,当时“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乱者不得治”,整个社会急需良好的治理。墨子应时之需、应世之需,提出要培养“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贤良之士,也就是培养品德高尚、能言善辩
墨子军事体育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 王京龙  来源:管子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军事体育  教育思想 
描述:的光彩.我们今天认识墨子这一思想,有利于校正当前体育教育过程中一些行为偏差,深化体育教育过程中的素质拓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墨子的教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启示
作者: 许琪童 哈刚  来源:新校园(上旬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理论源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挖掘古代文化内涵的积极影响,能使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教育资源转化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汲取墨家学派的教育思想对探索高校德育教育发展的新思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其文化育人之功效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活动的重要借鉴。
墨子“教人耕”思想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作者: 曹艳春 郭智勇  来源:江苏高教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教人耕”  高等职业教育 
描述:文章认为,借鉴墨子“教人耕”的农耕教育思想,对做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强化高等职业教育的机制建设,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真正的民生工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浅谈墨子“兼相爱”思想与当下中国法制发展和道德建设
作者: 宁婧  来源:法制博览(中旬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思想  道德  法制发展 
描述:"兼爱"是墨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兼爱"主张整体的爱,人与人之间无差别的爱。"兼爱"思想作为墨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对中国的法制发展和道德建设有着深刻意义。
墨子“兼相爱、交相利”思想对企业管理提升作用的探讨
作者: 洪珊珊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管理提升,文化先行。《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习近平习近平总书发表讲话表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每个人都有梦想,现在大家在讨论中国梦。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基于尧文化继承的墨子“节用”思想对现代社会启示
作者: 李明江  来源:时代报告(学术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尧文化  墨子  节用  启示 
描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俭之行”作为尧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墨子“节用”思想就是对尧文化中“节俭之行”典型在继承和发展,研究挖掘这一宝贵在文化遗产对于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从利的角度解读墨子思想的内在统一性和逻辑构架
作者: 魏义霞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利  内在统一性  逻辑构架 
描述:从""、"明鬼"、"非命"到"节葬"、"节用",墨子的思想主张都彰显着功利原则,并且贯彻在本体哲学、认识哲学、人生哲学、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各个领域。功利主义的立言宗旨、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不仅决定了墨子整个学说统一于利,而且架设了墨子思想的逻辑构架。
墨子》的行政管理思想及其对现代公务员管理的启示
作者: 兰兰 徐顽强 张红方 李江华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尚同  尚贤  兼爱  公务员管理 
描述:墨子的尚同、尚贤和兼爱等理论构成了朴素的行政管理思想,值得我们在国家公务员管理方面学习、继承和发扬。其中,"爱民"应是公务员使命的出发点,通晓民情、上情下达则是公务员的职责所在,在公务员的选拔环节首先推崇"德",要完善公务员的配置机制,注重有效激励提高公务员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