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墨家思想与当代中国社会工作融合之我见
-
作者:
陈小佳 来源:商业文化(学术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思想 当代中国 社会工作
-
描述:墨家的"兼爱",不同于儒家的以"亲疏尊卑"为前提的仁爱说。墨子的这种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的主张如果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所吸收,更多的取代"寻求社会之改变"的激进的西方思想,在利国利民的同时将更迎合政府的需要,也有利于社会工作的发展。
-
借鉴墨家思想精华 促进我国人与社会的和谐
-
作者:
张希宇 张幼林 来源: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思想精华 和谐社会 社会公平正义
-
描述:辩证法思想的"义利并重"的"义利观",通过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利益共享、公平合理的社会利益分配机制;(3)在政治领域,研究和借鉴墨家"尚贤"、"尚同"的合理思想,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基层民主,逐步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民主机制。
-
论墨家的“节用”思想与节约型社会之构建
-
作者:
许海东 来源:传承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节用思想 节约型社会 节葬
-
描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目标。针对当今社会出现的奢侈浪费、互相攀比、腐败淫乐的现象,吸取墨家的文化精髓,运用墨家的节用思想(节用、节葬、非乐等思想)来构建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乃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都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
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墨学的复兴
-
作者:
鲁法芹 蒋锐 来源: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墨学 耦合 墨子
-
描述:晚清以降,在西学冲击下,墨学在近代得以复兴。伴随着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入和传播,思想界出现了以墨学附会社会主义的现象。这一耦合现象,主观上虽是企图借舶来社会主义思潮以激活传统文化,进而实现其现代
-
墨学现代价值的全面发掘:《墨学与当代社会》述评
-
作者:
张晓芒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上层社会 墨学 现代价值 述评 发掘 中国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 先秦时期
-
描述:墨学是先秦时期与儒学齐名的显学,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系统:儒学代表上层社会精英文化,墨学代表下层平民文化.尽管如此,在先秦时代,墨学仍然以其鲜明的特质独树一帜,同样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源中的突出代表.由于它代表着劳动人民的利益,似乎不入主流,随着汉代罢黜百家之后的数千年.
-
变法的前夜:秦国墨学与商鞅变法的社会史考察
-
作者:
王宏 来源:学术探索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秦墨学 商鞅变法 尚贤 尚同 军功爵制 什伍连坐
-
描述:从献公时期秦国的社会制度和社会需要的角度再次审视商鞅变法,一方面对其制度的变革进行纵向的溯源探究,另一方面对其制度所彰显的思想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关注到了一个被学界所忽略的重要因素——秦墨学。献公时期
-
社会主义思想史视角下的近代墨学复兴
-
作者:
贾乾初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学复兴 近代中国 文化主体性 社会主义 思想史
-
描述:近代墨学复兴经历了三个阶段,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在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视域中,其彰显出的文化主体性问题,作为深层的民族“精神道统”,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法性”的终极体现。
-
“墨学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
作者:
中州学刊记者 来源:中州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学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 科学逻辑主题 文化政治主题 墨子研究 传统文化
-
描述:“墨学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8月31日至9月2日在墨子故里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举行。这次大会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省墨子学会主办,鲁山县人民政府承办。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曹策问、河南省
-
墨子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作者:
陈晨 来源: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本内涵
-
描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提供了准则。墨子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涵养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之一。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墨子道德教育思想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启示
-
作者:
兰婷 赵明伟 来源:思想教育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道德教育思想 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
-
描述:"、"反躬自省"、"以身戴行"、"素丝说"等道德教育方法的运用,对于明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目标,丰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内容,拓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途径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