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从深度翻译的视角对比分析《墨子》六部英译本——以“兼爱(上、中、下)”的英译为例
-
作者:
邓春 来源:外语教育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深度翻译 英译本 对比分析
-
描述:在《墨子》为数不多的英译本中,本文选取6部重要译本(包括3部全译本和3部选译本),从深度翻译的文化视角出发,从宏观(译本的整体成书体例)和微观(哲学术语、文化负载词、修辞手法和特殊句式)两方面
-
墨子从生产和“民利”出发的思想试论——兼谈对郭沫若贬墨观点的不同看法
-
作者:
阳正太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
描述:墨子姓墨名翟,鲁国人,约生在孔丘之后,孟轲之前,即春秋末战国初的时代。他是墨家学派的的创始人。墨家学派与孔丘为首的儒家学派在当时同样著名,儒墨并称,瞥之为:“世之显学”(《韩非子·显学
-
简析张载的兼爱观
-
作者:
李睿 来源:唐都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民胞物与 仁爱 性 天道
-
描述:张载的兼爱观是完整地融合在其重构的儒家思想体系之中的,与墨家的兼爱观有着本质的不同。张载的兼爱观是对"前圣所未发"之旨的扩充,以张载构建起的至善的"太虚"本体为基础,促进了儒家仁爱观的广泛落实。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简析张载的兼爱观,揭示张载兼爱观的积极意义。
-
人间大爱,兼爱天下
-
作者:
包利民 来源:读书文摘(经典)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
描述:记不清是先知道《墨子》这本书,还是先知道墨翟这个人,少年时读《墨子》,读的只是书中的包罗万象,少年时识墨翟,识的只是他的博学多才。及至年龄渐长,几番重读重识,竟是有一种深沉的厚重落在心间。墨家
-
墨家“兼爱”说的分殊问题
-
作者:
李国斌 来源: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贵义 利己 公与私
-
描述:"兼爱"是墨家学说的基础,墨家借"兼爱"反对儒家的"差等之爱",获得了很大的支持力量,成为与儒家并列的一大"显学",也因为"兼爱"在战国末迅速消亡。这一方面是因为时代环境的变化,墨家学说缺少必要
-
通方广恕,好远兼爱
-
作者:
董昱涵 来源:山东青年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子熊故事》 艺术创作
-
描述:本文主要以让·雅克·阿诺的电影《子熊故事》为例,具体分析它的叙事特点、镜头语言、与创作导向,提出关于艺术创作的态度和艺术创新的办法。
-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
-
作者:
赵恒君 来源:湖湘论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儒墨 仁爱 兼爱 异同
-
描述:",发自人之内在性情,以"情"说"爱",由"爱"而"仁’;墨家讲"爱",以"情"为"理",由"理"说"爱"。儒家讲"爱",严于"利"之界限;而墨家"兼爱",则以"交相利"之"利"来诱导。儒墨"爱"之学说的差异使得儒墨两家不仅各趋一途,而且其现实性与理想性的亲和程度也大大影响到儒墨两家在后世的存续。
-
IBM变革可鉴“兼爱”之道
-
作者:
段俊平 来源:新晋商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
描述:行文之前,我们必须承认,IBM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但是在面临转型的关头,为了降低成本取悦华尔街大股东,这家伟大的公司正在全球进行8000人规模的裁员计划。因为有“日益增长的新兴市场”这块免死招牌,中国公司在以往的裁员中基本能相安无事,但这次也躺着中枪,未能幸免。 据知,这次中国区的裁员范围从最初的业务伙伴合作部(BPO)开刀,将被扩大到系统科技部(STG硬件部门)、软件、行政以及服务等多个部门,直到完成美国总部摊下来的500人左右的裁员指标。
-
浅谈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的异同
-
作者:
陈江 来源:南方论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儒家 墨家 仁爱 兼爱 教学 学生
-
描述:血缘关系为纽带,具有宗法制特点,且具有很大的现实性。墨家思想核心是兼爱,是一种理想主义。它要求人与人之间不分亲疏地彼此相爱相利,但两者并非决然对立,有其共异性。由于学生难于辨别,本文就此两点来谈谈其异同,以便使学生吸取其精华,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
“兼爱”对当下道德危机的教化启示
-
作者:
韩杰英 来源:科教文汇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 义利关系 道德滑坡
-
描述: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应当正视公民道德心态畸形,道德行为失范,道德理念淡薄等道德滑坡现象已十分严重,并日益成为制约我国道德文明建设与发展的重大议题。两千多年前的墨家“兼爱”思想对正确处理公民之间的“义利关系”,解决现实中的道德滑坡现象仍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