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略论后期墨家对惠施、公孙龙名辩思想的批判和继承
-
作者:
周云之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
描述:略论后期墨家对惠施、公孙龙名辩思想的批判和继承
-
墨家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作者:
夏金华 朱永新 来源:心理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人力资源管理
-
描述: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先秦墨家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思想。该文拟从墨家的人员甄选、人员考评、人员任用、人员激励等方面进行整理和阐述 ,并揭示其现代意义
-
墨家辩学的“有效性”思想——语用学与语用逻辑的维度
-
作者:
张斌峰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辩学 语用学 语用逻辑 恰当性 真实性
-
描述:(语义上的)真实性、(语用上的)恰当性与真诚性以及(语形学或形式上)正确性的关联性与统一性。因此,合理而又恰当地把握墨家辩学与现代语用学、语用逻辑(综合性的)有效性及其关联性策略,对于当代社会人际间的有效沟通与交际,对于重构和开拓墨家辩学的“语用逻辑”思想有着重要的现代价值。
-
论墨家思想的根本倾向及其价值——兼与儒学相比较
-
作者:
高晨阳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功利主义 墨家思想 墨学 儒学 墨子 儒家文化 功利性 “爱人” 事功精神 逻辑学
-
描述:在先秦,儒墨并称显学。二家争论不休,似成水火之势。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儒学与墨学的分歧究竟何在?对于二家学说的分歧,我们可以把儒学概括为道德理想主义,把墨学概括为功利主义。对于儒学的认识,学术界似乎
-
《水浒传》与中国绿林文化──兼谈墨家思想对绿林文化的影响
-
作者:
宁稼雨 来源:文学遗产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俗文化 《水浒传》 墨家思想 “儒道互补” 两种文化 举一反三 事半功倍
-
描述:如果把中国文化分成雅文化和俗文化两个部分,恐怕不会有多少人反对;但如果要用“儒墨互补”来对这两种文化的并存进行解释的话,那疑惑或反对者则会大有人在。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把目光放在问题的主导方面,甚至在一种惯性的作用下,用对问题主导方面的认识,来取代对其他方面的认识。用“儒道互补”的观点来解释中国文化,的确有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功效。但如果说它能包罗万象,则不免有失严密了。
-
「墨经」中的科学思想举隅-以光学与机械学为主的观察
-
作者:
汤智君 林承萱 来源:联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墨经 光学 机械学 科学传统
-
描述:先秦時代,墨家學派為手工機械的製作者,墨家典籍「墨經」中記載許多科學知識。由於墨家在秦、漢之後衰微,後世學術重思想、輕技術,中國近代科學文明的發展遠遠落後於西方,或許與此有關。「墨經」中的科學知識涵蓋
-
墨学的和谐思想探源:兼及儒墨和谐价值观的分殊与融通
-
作者:
杨昶 王允中 来源:学习与实践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学 和谐思想 儒家 法先王 兼相爱交相利 四行
-
描述:先秦时期,学派林立,诸子百家,竞相争鸣,导引出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儒、墨、道、法作为诸子百家中的显学,曾一度相激相荡,互辩互难,跌宕起伏。《墨子》为墨家学说精华所萃,儒、墨在和谐价值观诸层面
-
墨学思想对当代工业设计的伦理启示
-
作者:
金炜君 来源:科协论坛(下半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大众 工业设计 社会意识
-
描述:出身的伟大的工艺思想家,他对于工艺技术、大众需求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关系和内涵都有极其深刻的见解,这对当代工业设计师具有很深远的教育意义。
-
五四时期思想界研究墨学热潮出现的原因
-
作者:
石岩 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救治时弊 以墨批儒 社会主义思想
-
描述:先秦时期,墨学曾与儒学并称为两大显学。但汉以后,因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政策,墨学逐渐没落。晚清,墨学复兴。五四时期,墨学更受思想家重视,思想界出现了研究墨学的热潮。本文从四个
-
摩顶放踵著墨学:追忆王讚源先生的事迹和思想
-
作者:
杨武金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两岸墨学研究 墨经研究团队 墨学研究后续人才
-
描述:王讚源先生是两岸墨学研究最早的重要推动者,他竭尽全力推动墨学国际研讨会在大陆和台湾得到成功举办,努力组织两岸学者联合著作《墨经正读》这一墨学研究的重要力作,他在学术研究上力求认真、踏实,在墨学的研究中有不少"斩获"性的重要成果,他又为努力培养墨学研究的后续人才用心良苦,是我们后来的墨学研究者需要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