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深读:超越细读——以鲁迅作品《非攻》教学为
作者: 司保峰  来源:教学月刊(中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文本深读(deep reading)不同于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文本细读随着新批评派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勃兴而为人所知.
体系性的探寻与中国哲学史书写范式的革新:以《墨子》为
作者: 周海春 Chi Zhen  来源:孔学堂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体系  范式 
描述:从外在的角度入手解读经典容易导致对经典自身逻辑的忽视,甚至被肢解。内观法叙述文本的出发点是寻找文本的最高哲学范畴和最基础哲学范畴,关注范畴或者观念在整个观念或者思想系统中的层次性和相对地位,关注对文本自身思维进程和思维方法的把握。内观法对文本的书写,其核心线索一定是文本自身的思维进程。《墨子》的最高范畴无疑的是“天”和“天志”。“仪法”显示基本思维进程。《墨子》前半部分思想自成体系,其主要的范畴是天、天志、天意、正、兼、义正、力正、天德、贼、利、三表等等。这些范畴具有体系性。内观法为体系法,其实质即展示哲学个性的个性法和哲学创新的创新法。
论春秋战国儒墨道法的救世之道:以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为
作者: 李怡萱  来源:神州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孔子  墨子  老子  韩非子  救世 
描述:春秋战国,社会动乱,诸子言说,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的创始者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分别提出了自己对于所处乱世的"救世"方案。孔子"文士的哲学",墨子"侠士的哲学",老子"隐士的哲学",韩非子"谋士的哲学"无疑都为儒道墨法四家思想主线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智慧结晶也为后世之广泛思考和继承。本文立足于春秋战国特定时期的特定背景,对孔、墨、老、韩四子的救世之道进行基本的分析和通俗的解释,并对其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的指导意义进行学习和反思。
论春秋战国儒墨道法的救世之道--以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为
作者: 李怡萱  来源:神州(下旬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孔子  墨子  老子  韩非子  救世 
描述:春秋战国,社会动乱,诸子言说,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的创始者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分别提出了自己对于所处乱世的“救世”方案.孔子“文士的哲学”,墨子“侠士的哲学”,老子“隐士的哲学”,韩非子“谋士的哲学”无疑都为儒道墨法四家思想主线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智慧结晶也为后世之广泛思考和继承.本文立足于春秋战国特定时期的特定背景,对孔、墨、老、韩四子的救世之道进行基本的分析和通俗的解释,并对其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的指导意义进行学习和反思.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治理思想初探:以儒家、道家和墨家为
作者: 杨圆  来源: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国家治理  儒家  道家  墨家 
描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内蕴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仁治""德治""礼治"是儒家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老子"无为而治"和"非战"的思想,以及庄子"人道"与"天道"相统一的思想,是道家治国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兼爱""非攻""尚贤"则是墨家学派治国思想的精华。探索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治理思想对今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治理思想初探:以儒家、道家和墨家为
作者: 杨圆  来源:南方论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儒家  道家  墨家 
描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着丰富的国家治理思想因子。"仁治"、"德治"、"礼治"是儒家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非战"的思想,以及庄子"人道"与"天道"相统一的思想,均是道家治国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兼爱"、"非攻"、"尚贤"则是墨家学派治国思想的精华。探索和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治理思想对今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
以“治国”为核心的先秦音乐美学思想:以儒、道、墨家学派为
作者: 颜铁军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先秦  以乐治国  礼乐  非乐 
描述:先秦时期的社会生活中有礼必有乐,有乐必有礼。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积极肯定音乐在治国中的积极作用。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提出他的音乐审美思想大音希声,即寡乐,反映出他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墨子提出十个治国理想,其中之一非乐的出发点则是体恤劳民之苦,顾及国政安危;诸家学派的音乐美学思想争论,无论是积极地从事音乐生活,还是取消音乐生活,都是出于治国的考虑,没有离开这个相同的出发点,正所谓殊途同归,这些音乐美学思想也验证了音乐艺术的社会意义。
浅论明清之际(1630-1680)墨学研究特征:以傅山《墨子·大取》研究为
作者: 张志强  来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学  傅山  明清之际  《墨子·大取》 
描述:墨学自汉代以后几成绝学,直至明清之际再度复兴,其中以傅山的墨学研究为先声。傅山墨学研究重在研习墨学中的名辩逻辑思想,其特征主要在于,"辨名别实,名依于实"的名实观和"同异交见"的异同观。傅山的墨学研究是其倡导子学的体现,也是明清之际思潮剧烈变动的体现。傅山墨学研究的贡献在于冲破理学和经学的禁锢,解放思想。傅山墨学研究也有不足之处,体现在对部分字义的训诂和理解上有偏颇之处。傅山墨学研究对清代中期乃至民国的墨学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思想史意义。
墨子文化思想的翻译与传播研究:以传统文化元素的翻译策略研究为
作者: 郑侠 冯丽妍  来源:疯狂英语(教师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英译本  翻译策略  文本意义  文化意义 
描述:中华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全面、集中的体现,《墨子》作为中国文化典籍的代表作之一,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已有近100年的历史。本文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墨子》英译本,对译本中涉及传统文化元素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以考察隐含于典籍英译时符码转换差异下的文化因素,以及墨子思想的翻译与传播的文本意义和文化意义。
从哲学的角度看儒、墨两家的音乐思想:以《乐记·乐本篇》和《墨子·非乐》为
作者: 章欢 徐航  来源:黄河之声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儒家  墨家  音乐思想  辩证统一 
描述: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是时代,而他们在音乐上的主张可谓是影响了有上千年之久。这一段时期以儒、墨两家最为代表,他们都在不同的角度和程度上对音乐做了一定评价和建议,各有千秋,都为社会发展做了不小的贡献。其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而我们也应该用辩证统一的方法去看待前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