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兼爱”思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付诸实践的可行性论证
作者: 刘世昱  来源: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兼爱”思想  社会主义制度  付诸实践 
描述: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一种绝对的、无差等的爱,而这种思想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前,由于经济和政治的原因,没有付诸实践的可能性,但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兼爱思想有了可以付诸实践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条件,特别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意义。
试论墨子“兼爱”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作者: 俞德明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复仇心理  民转刑  和谐社会 
描述:墨子以"兼爱"学说为中心的道德,对我国道德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墨子的"兼爱"思想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弘扬墨子的社会关系"兼爱"论,对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墨子尚贤思想对我国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启示
作者: 钟海信 彭冬芳  来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尚贤思想  党政干部  启示 
描述:本文通过对墨子尚贤思想的分析,从中找出一些有助于我国党政干部队伍建设的经验和智慧,为我国党政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刍议墨子“兼爱、尚贤”思想在高校学工队伍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作者: 杨盛彪 彭冬芳 卓福宝  来源:学理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尚贤”思想  学工队伍  人才培养 
描述:依据墨子兼爱、尚贤思想,侧重分析了墨子兼爱、尚贤思想在高校学工队伍人才培养中作用,重点探讨了高校学工队伍建设、培养和发展等内容,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高校学工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作用。
刍议墨子“兼爱\尚贤”思想在高校学工队伍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作者: 暂无 来源:学理论·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尚贤”思想  学工队伍  人才培养 
描述:依据墨子“兼爱、尚贤”思想,侧重分析了墨子“兼爱、尚贤”思想在高校学工队伍人才培养中作用,重点探讨了高校学工队伍建设、培养和发展等内容,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高校学工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作用。
浅析墨子兼爱思想在当代社会的借鉴意义-从“非攻、尚贤、尚同”着眼
作者: 殷柏玲  来源:俪人(教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尚贤  尚同  政治 
描述:墨家思想包括以兼爱为核心的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等十个主张.本文从兼爱在政治层面表现出来的非攻、尚贤、尚同三方面着眼,从政治建设视角出发,分析其在当代社会借鉴意义.
义:墨子“尚同”理论的正当性基石——兼论“尚同”专制说
作者: 程宇宏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尚同  义  正当性 
描述:的“治道”理论框架之内,墨子“尚同”之说论及了基于共享价值的组织整合组织管理原则;而墨子对于“义”的设定,构成为“尚同”之说的正当性基石。
先秦儒墨政治思想异同考——兼论墨家十论对儒家思想的承继、抵制创新
作者: 蒋开天  来源:宜宾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儒家  墨家  天志  尚贤  仁  兼爱  非乐  非命 
描述:先秦时期,儒、两家在政治思想方面同中有异,异中存同。特别是墨家十论对儒家思想在"天"、"命"、"鬼"、"神"、治国选材、仁爱同类、攻伐、礼乐、丧葬等诸方面都有所秉承但又独具特色,总体言之,异大于同
从「爱利安民」、「贵公去私」及「不偃义兵」寻绎《吕氏春秋》的墨家思想精神
作者: 白峥勇  来源:台北市立教育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类)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吕氏春秋》  墨子  墨家学派 
描述:从「爱利安民」、「贵公去私」及「不偃义兵」寻绎《吕氏春秋》的墨家思想精神
在实践理论的互动中探究笔墨经——记"笔墨经验——当代人物画、山水画家邀请展"
作者: 徐沛君  来源:美术观察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人物画  经验  山水画家  互动  探究  实践  理论  当代  邀请 
描述:“笔墨经验——当代人物画、山水画家邀请展”于2006年4月29日下午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开幕。展览由中国画研究院和山东运河书画院联合主办,郎绍君策划并担任学术主持。受邀参展的人物画家有李世南、吴山明、郭全忠、田黎明、李孝萱、周京新、刘进安、张江舟、王彦萍、纪京宁、李津、梁占岩、武艺;山水画家有崔振宽、姜宝林、卓鹤君、龙瑞、王镛、洪惠镇、范扬、陈平、许信容、何加林、张谷曼、张捷、丘挺。对于展览的主旨,郎绍君作了如下说明:“新时期以来,笔墨经验有很大突破,个性化强,提出了诸多可能性。这次展览的主旨是交流经验,寻求共识。受邀画家在展示他们作品的同时,还通过文章和座谈会发表他们对笔墨和自己笔墨经验的论说,学术主持则尝试对他们的笔墨经验进行个案分析,总结一些具有启示性的问题,以供画界进一步思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