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思想中的博弈方法
作者: 钱永生  来源:东岳论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思想  博弈  行动策略  选择理性 
描述:墨子·公输》记载墨子"止楚攻宋"故事,可以视为一个典型的"二人动态博弈"案例。分析这个典型案例,能够了解墨子思想建构的基本方法,即博弈方法。"选择理性"是墨子思想的一个预设。墨子思想的各个元素通常
墨子人才管理思想及育人方法研究
作者: 周群英  来源:湖北社会科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人才管理  育人方法 
描述: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关于优秀人才关系国家兴盛的认识,对当政者重视人才和培育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人才管理思想中强调发掘人才、尊重人才和激励人才等方面,又突出严明的组织纪律和规章制度,对今天的人才培养和人才管理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墨子》中的机械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作者: 刘克明 杨叔子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机械设计  思想  方法 
描述:重点在于探讨《墨子》中的机械设计思想与机械设计方法。本文的独到之处,是从《墨子》中有关注重兴利、强调节用、公输与墨子的得失,墨子有关"巧"与"拙"的论辨,以及"言有三表"、"言有仪法"诸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墨子》的机械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简论墨子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
作者: 董宝良  来源:人民教育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教育思想  墨子  教育方法  我国古代  墨学  教育家  私学  科学家  孔子  墨家学派 
描述:墨学是我国最早同儒学齐名并与之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墨学的鼻祖墨子,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还是一位同孔子办私学齐名的教育家。
世界充满爱”--试析墨子兼爱思想的当下价值
作者: 金文恺  来源:神州(下旬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世界充满爱”--试析墨子兼爱思想的当下价值
世界充满爱”:试析墨子兼爱思想的当下价值
作者: 金文恺  来源:神州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让世界充满爱》  兼爱思想  价值  墨子 
描述: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已在华夏大地传唱了20多年: 想起来是那么遥远,仿佛都已是从前,那不曾扑灭的梦幻,依然隐藏在心间:是谁在默默的呼唤.激起了心中的波澜? 这首《世界充满爱》在呼唤人类之相爱的渴望之时,感动了无数人;它还哲理般地宣示“失去理解和信赖,一切都将不存在”的道理。
《墨经》的逻辑成就
作者: 孙中原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逻辑)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墨经》的逻辑成就
朱宪民获第四届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墨子影像终身成就
作者: 暂无 来源:中国摄影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中国文联  摄影大师  双年展  终身成就奖  国际  中国摄影家协会  济南  影像 
描述:2012年10月12日,第四届中国(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暨齐鲁国际摄影周颁奖典礼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隆重举行。出席此次活动的有世界著名摄影大师詹姆斯·纳切威,国际摄联第一副主席马提塞拉,国际摄影艺术联合会董事局成员、新加坡摄影学会会长郑培书,UPI国际摄影家联盟主席马诺里斯,UPI国际摄影家联盟副主席比利奥,美国橘郡大学院长丹尼斯·哈肯斯,意大利摄影家协会主席西尔瓦诺·蒙奇,意大利著名风光摄影家克劳迪奥·卡洛斯,原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吕厚民,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高玉清,文化部外联局国际处处长李少平,南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陈俨,文化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集团副总经理闰东,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摄影学会执行主席朱宪民,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悦,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贺延光,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刘雷,《中国摄影家》杂志艺术总监蔡焕松等。
法家与墨家赏罚理路的差异
作者: 李凤鸣  来源:皖西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赏罚  比较  法家  墨家 
描述:法家与墨家由于立足的哲理基础不同,反映在赏罚的理论与实践上,也表现为各有特色的不同侧面。就赏罚的理论基础、赏罚的原则、赏罚的效用而言,法家重人性,墨家重神秘;法家的逻辑较为周密,墨家则显得粗疏。法家与墨家因为所需阐释的不同价值取向所然,表现出了各具特色自成一家的理路设计。
比较哲学中的分化——对托马斯·墨子刻之方法论的若干思考
作者: 安靖如 蔡文菁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托马斯·墨子刻  罗伯特·布兰登  比较哲学  分化 
描述:托马斯·墨子刻(Thomas A.Metzger)指出,中国政治思想的解释者们必须在两个目标之间取得一种平衡:对背景和文化连续性的强调,以及对批判性反思和真理的强调。通过与他的著作和方法论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