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浅谈战国时期音乐思想的对立:儒乐安世与墨子非乐
-
作者:
王小侠 来源:北方音乐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音乐思想 儒家音乐 墨家音乐
-
描述:音乐思想是音乐史重要的课题和研究内容,音乐思想不仅反映着音乐在社会中的主体作用和为统治者服务的主旨思想,也体现出了不同阶级的音乐思想上的差异."儒乐安世"和"墨子非乐"是战国时期的两大主导音乐思想,他们各有仲伯,又各有弊端.
-
墨子实用主义的“非乐”服饰美学思想
-
作者:
蔡子谔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实用主义 服饰美学
-
描述: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从"万人不可衣短褐"所演绎出来的狭义"非乐"观和"衣服带履,便于身"的广义"非乐"观,是他实用主义的"非乐"服饰美学思想的核心内涵;既有相对的进步性,又有相对
-
《老子》音乐美学思想阐微:兼与墨子“非乐”思想比较
-
作者:
李浩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老子》 大音希声 非乐 愚民 墨子
-
描述:》及其有关资料的研究,意在指出《老子》音乐美学思想的实质——非乐,并对其它观点加以分析,兼与墨子的非乐思想比较。
-
“非乐”与“禁乐”(墨子音乐思想的新探索)
-
作者:
胡健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 音乐、舞蹈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
描述:本文从墨子的非乐、音乐亡国论、禁乐几个方面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墨子的音乐思想,指出了墨子音乐思想提出的动机与内容的种种矛盾及其产生原因,并简略地谈了墨子音乐思想在先秦音乐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
-
从《墨子‧非儒》探析墨家和儒家论辩的焦点议题
-
作者:
汤智君 来源:联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非儒 非命论 鬼神 丧葬观
-
描述:、鬼神、禮樂、喪葬等議題。同時,本文將討論客觀環境中儒、墨兩家之所以相互批評的原因,和在主觀思想上儒、墨兩家思辨方法歧異之所在。藉此,真確認知〈非儒篇〉的作意與價值。
-
笔墨经霜香益远 历久方显岁寒心——北派山水画家孙天牧小记
-
作者:
孔蜀筠 来源: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天牧 北派 山水画家 岁寒 笔墨 夏圭 作品 寻梦 皮纸 意境
-
描述:曾有人问:学画有捷径否?答曰:人一为之,己十之;人十为之,己百之。此即为捷径也。
-
从天下之利到人主之利——韩非与墨子的主利思想探析
-
作者:
曾海军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韩非 百姓 人主
-
描述:墨子眼中是"民之三患",韩非手中有"帝王之具",前者成就的是"天下之大利",后者主张的是"人主之大利"。从墨子的天下之利到韩非的人主之利,尽管表现出立场上的对峙,但作为一种彻底的主利方式则是一脉相承。墨子所主百姓之利并不能很好地拒斥人主之利,对于韩非而言,延续墨子的主利方式而对着人主来说,不过就是一转身的事情。
-
从深度翻译的视角对比分析《墨子》六部英译本——以“兼爱(上、中、下)”的英译为例
-
作者:
邓春 来源:外语教育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深度翻译 英译本 对比分析
-
描述:在《墨子》为数不多的英译本中,本文选取6部重要译本(包括3部全译本和3部选译本),从深度翻译的文化视角出发,从宏观(译本的整体成书体例)和微观(哲学术语、文化负载词、修辞手法和特殊句式)两方面对比分析各译本使用深度翻译策略的具体情况,发现各译者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序言、导语、文内注释(包括脚注、注解、评述、解释等)、附录及参考文献,甚至一定的"题外话"等深度翻译策略,以期为以后译者进行典籍的深度翻译提供借鉴。
-
“兼爱”与“功利”下的家庭伦理何以存在:墨子家庭伦理思想的悖论式建构
-
作者:
张方玉 来源:唐都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家庭伦理 兼爱 功利
-
描述:从墨子思想的整体看,“兼爱”、“功利”的主张与家庭伦理之间确乎存在诸多差异,致使其被孟子直接斥为“无父”。但实际上,墨子吸收了儒家“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的人伦思想,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沿袭了儒家“家国
-
基督教“圣爱”与墨家“兼爱”:“爱”与“正义”关系理论的类型学考察
-
作者:
马腾 来源:外国法制史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基督教义 正义论 兼爱 墨家 宗教性 天志 圣爱 历史变迁 墨子 法律
-
描述:一、爱与正义的问题:"宗教与法律"的桥梁宗教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伯尔曼曾在《法律与宗教》中第一章指出两者在四个方面的同质性。该书第三章《宗教中的法律》专门讨论了"爱与法律"的问题,强调两者的紧密联系。可见"爱"是宗教与法律关系问题的一个媒介。于是,在"宗教中的法律"或是"法律的宗教因素"这一范畴中,宗教与法律的关系典型地体现为爱与正义的关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