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辩》中国古典的非形式逻辑
作者: 赵继伦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逻辑)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墨辩》中国古典的非形式逻辑
《墨辩》中国古典的非形式逻辑
作者: 赵继伦  来源:文科学报文摘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墨辩》中国古典的非形式逻辑
“三物”《墨辩》中论辩方法的范畴
作者: 赵继伦  来源:齐鲁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辩  立辞  三段论  三支论式  中国古代逻辑  所生  涵义  小前提  论证性  合理性 
描述:物”的系统论述,见于《大取》篇:“夫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也。诸立辞不明于其故所生,妄也。今人非道无所行,虽有强股肱不明于道,其困也可立待也。以类行也者,立辞不明于其类,则必困矣。”“三物必具然后辞足以生。”对此,我们可做如下分析。
同异规律《墨辩》逻辑的基本规律
作者: 周宝先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逻辑)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同异规律《墨辩》逻辑的基本规律
“三物”《墨辩》中论辩方法的范畴
作者: 赵继伦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逻辑)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三物”《墨辩》中论辩方法的范畴
同异规律《墨辩》逻辑的基本规律
作者: 周宝先  来源: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基本规律  同异  墨辩  逻辑推理  逻辑体系  逻辑学  古代逻辑  墨经  重要价值  相对性 
描述:在我国的古代,就已经非常重视关于类概念的研究,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逻辑学。中国古代的逻辑专著《墨经》,便是以类的同异原理为依据形成自己的逻辑体系的,可以说同异规律《墨辩》逻辑的基本规律
“天欲义恶不义”与墨子本体哲学-伦理哲学-政治哲学的三位一体
作者: 魏义霞  来源:东方论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三位一体  本体哲学  伦理哲学  政治哲学 
描述:在本体哲学领域 ,“天欲义恶不义”天本论的一部分和“天志”的具体内容 ;在伦理哲学领域 ,“天欲义恶不义”体现为“贵义”、“兼爱”、“非攻”、“尚同”和“尚贤”等道德观念和伦理规范 ;在政治
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尚贤思想-为省组织人事工作理论会
作者: 宋善  来源:学术研究丛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论春秋战国时期的尚贤思想-为省组织人事工作理论会
图”之于“形名”:旗纛的“事”、“仪”演进:兼论《墨子·旗帜》篇
作者: 连冕  来源:民族艺术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卤簿  礼制  天文史  战争史  文字学 
描述:在传统设计、工艺语境中,旗纛的得以展现是在多职属的直接负责下多项技艺、工种配合的结果。此际,"工艺"既有技术制作的情境、心绪,又有艺术内涵、精神品貌的"重量"。当然,述及旗纛,也非意味着只谈论
《墨经》“知源”之“三款六”框架新解
作者: 钱爽  来源:新视野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三款六式  墨经  知源  亲知  闻知  说知 
描述:“知源”归并为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两种。实际上,《墨经》所论之“知源”,可以划分为直接知识、间接知识及直接与间接知识交互这样三种途径。《墨经》的三款“知源”,每款又可细分为“活”“死”两,构成一个“三款六”框架。此或为中华知识论史与中华逻辑学史上探究知源问题之“典范框架”。
上页 1 2 3 ... 7 8 9 10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