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墨经》与训诂学
-
作者:
张丽萍 余军成 来源:语文建设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经 训诂学 特点
-
描述:《墨经》有丰富的训诂学材料,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利用词义的训释来表达墨家的政治观点,利用词义的训释来表达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认识,《经说》用义界方式训释《经》文时不同于常规。
-
《墨经》与语言学
-
作者:
姜宝昌 来源:文史哲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经 语言学
-
描述:》中有不少条目论列了语言学的某些公例和事实,这些内容应该成为中国语言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遗憾的是,这一点几乎被学者们忽略了。现在,笔者就自己的目力所及,依照"论语言的重要性"、"单义字(词)的解释
-
墨与侠——兼论墨子对中国文化之影响
-
作者:
葛景春 来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兼爱思想 侠义精神 中国民间文化精神 侠士文学
-
描述:墨子在先秦时期曾为一时之显学,可是到汉代就衰落不显了。其实,墨家精神并未失传,汉以后的侠士是墨家“兼爱”精神的承继者。中国的民间社党“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平等互助的侠义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墨家精神
-
生命视界中的墨子美学——墨子“非乐”的启示
-
作者:
黎洪 来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生命 “非乐” 功利主义
-
描述:墨子从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出发,提出“非乐”的美学主张。这种主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艺术和审美对人的生命促进的积极意义,但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出发点的,从这个角度说,墨子的审美人生观有积极的一面,其美学思想也有其深刻性。
-
子墨子怒耕柱子
-
作者:
屈佳妮 来源:秘书工作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耕柱子 子墨子 《墨子》 子将 我将 批评教育 机关工作
-
描述:原文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俞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羊,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墨子曰:“何故驱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责。”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责。”(《墨子》)◎译文墨子对他的门生耕柱子发脾气。耕柱子说:“难道我就没有胜过别人的地方吗?”墨子
-
描述视域学视角下的《墨子》三种英译本研究
-
作者:
刘子馨 来源: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下)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描述视域学 《墨子》 翻译
-
描述:中华优秀古籍中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墨子就是其中一位非常杰出的墨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著作就是流芳百世的《墨子》。《墨子》被翻译成多个版本的英文著作,长期以来给中外学者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历史资料。在
-
描述视域学视角下的《墨子》三种英译本研究
-
作者:
刘子馨 来源:教育界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描述视域学 《墨子》 翻译
-
描述:中华优秀古籍中涌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墨子就是其中一位非常杰出的墨家学派创始人,他的著作就是流芳百世的《墨子》.《墨子》被翻译成多个版本的英文著作,长期以来给中外学者作为学习和研究的历史资料.在
-
墨子中学开展“小组合作竞学”高效课堂展示课活动
-
作者:
暂无 来源:教育(周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 中学 墨子 集体备课 教学模式 优质高效 学生主体
-
描述:为进一步深入研讨“小组合作竞学背景下的五环教学模式”,展示学校在小组合作学习、构建优质高效课堂建设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山东省滕州市墨子中学特举行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长展示课活动。此次展示课活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的课改理念。备课时。教师们以集体备课形式共同磨课。
-
墨子“先质而后文”的文艺美学观
-
作者:
王晓璐 来源:中国研究生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文艺美学观 墨子 墨家学派 道家学派 儒家学派 “兼爱” 统治思想 专制集权
-
描述:引言对于先秦诸派,我们知道更多的是以孔子为首的以“仁”为思想核心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子为首的以“道”为思想核心的道家学派,而往往忽视了以墨子为首的以“兼爱”为思想核心的墨家学派。由于墨子和墨家学派代表
-
描述视域学视角下的《墨子》三英译本研究
-
作者:
郑侠 冯丽妍 高福佳 来源: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英译本 翻译策略 描述翻译学 历时研究 共时研究
-
描述:中华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全面、集中的体现,《墨子》作为中国文化典籍的代表作之一,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已有近100年的历史。运用描述翻译学的方法,选择《墨子》的英译为语料,通过对《墨子》英译进行历时和共时描述性研究,找出影响其英译的各种因素,以期总结《墨子》英译历史过程的总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