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墨子》城守诸篇研究
-
作者:
田中淡 来源:中国史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工程建设 墨家
-
描述:《墨子》一书,自《备城门篇》至卷末《杂守篇》,专就城、楼、亭障等等的军事守备方法、兵员和战具配置,以及这些建筑的工程建设,乃至望气杂占术,作有一系列论述。一般认为,《墨子》城守诸篇,是书中成文年代较晚,出于末期墨家之作,也是全书最难读的部分。
-
《墨子》城守诸篇再研究
-
作者:
田中谈 宋镇豪 来源:文博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城门 葆宫 附属设施 建筑物 武经总要 技术史 银雀山竹简 防御设施 建筑史
-
描述:拙文旨在围绕《墨子》城守诸篇记述的筑城工程问题,从建筑史和土木技术史视角进行研究。分为两篇,上篇已发表在《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1期,重在讨论城郭、城门、城壕等城的基干部分。本篇则进一步就城的楼、橹、边塞烽燧台与亭、附属设施葆宫与守宫及其他等等一些建筑物,逐一探讨,以求正于学界。
-
《墨子间诂》城守诸篇对王氏父子注释的取舍
-
作者:
易敏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孙诒让《墨子间诂》 王念孙《墨子杂志》 文献考证
-
描述:本文以《墨子间诂.备城门》等7篇为例,从对王念孙、王引之父子考释的取舍中考察“间诂”的内容与结论,并从中探究相关的考释方法问题。孙诒让引用王注98次,有异议处13例,本文从三个角度分类举例分析,认为
-
秦简与《墨子·城守》诸篇相关内容比较
-
作者:
史党社 来源:简牍学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云梦秦简 号令 金布律 墨子 法律 城门 成书年代 龙岗 秦人 官府
-
描述:一、序言现存的《墨子》自《备城门》以下11篇,是讲守城的技术与法令的,人们称之为城守诸篇。这十一篇是:《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蛾傅》、《迎敌祠》、《旗帜
-
“非乐”与“禁乐”(墨子音乐思想的新探索)
-
作者:
胡健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 音乐、舞蹈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
描述:本文从墨子的非乐、音乐亡国论、禁乐几个方面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墨子的音乐思想,指出了墨子音乐思想提出的动机与内容的种种矛盾及其产生原因,并简略地谈了墨子音乐思想在先秦音乐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
-
《墨攻》——墨家城守思想的银幕体现
-
作者:
张陈呈 来源:电影评介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
描述:《墨攻》——墨家城守思想的银幕体现
-
墨家巨子孟胜守阳城考:与郑杰文教授商榷
-
作者:
张新河 张九顺 来源:平顶山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鲁阳国 墨子故里 孟胜 阳城国 方城
-
描述:鲁阳在战国曾是楚鲁阳文君所守的鲁阳国,即今鲁山县;阳城是与鲁阳相邻的阳城国,即今方城县;墨子故里(实指籍贯地)本在鲁阳,说墨子游鲁阳是个错误;孟胜所守是阳城国和死于阳城国,并未守鲁阳和死于鲁阳;阳城君因吴起事件被收国,并非鲁阳文君被夺国,弄清这些基本概念,对墨子研究有重要意义。
-
墨学研究及其对外传播问题探索
-
作者:
武守信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学 国际化 对外传播
-
描述:墨学及其思想在中国有着重要地位及其现实指导意义。研究发现,墨学在国内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墨学的国际地位低下,其对外传播问题成为当前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墨学对外传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策略。
-
论墨子“善守御”的军事防御策略
-
作者:
陈逢治 来源:齐鲁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善守御” 军事防御 伐谋伐交 联弱抗强
-
描述:墨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军事家和军工技术专家,他的军事防御思想集中体现在扶弱救困的军事行动和国防战略中。他的“善守御”的军事防御策略具体表现在战前准备、军事部署、军事斗争、武器装备、伐谋伐交、联弱抗强等方面。他的军事防御理论对现代防御战争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包容兼爱 激扬个性——我的“个性化习作教学”探索
-
作者:
王端梅 来源:作文教学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习作教学 个性差异 独特感受 包容兼爱
-
描述: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即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本文从丰富学生的个性感悟,张扬学生的生活个性,抒写独特的感受三方面叙述了在个性化习作教学过程中,如何包容兼爱,激扬学生的习作个性的做法。这一探究性教学,使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了彰显,习作水平得以不断提高,促进了学生语丈素养的提升,从而最终获得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