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墨子》中的造物设计意识
-
作者:
范伟 彭曲云 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设计意识
-
描述:作为战国初的显学,《墨子》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社会关系及要求。围绕"非攻"、"兼爱"、"尚贤"等,提出了相关设计的管理与构思,可为我国现代设计的全球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
《墨子》造物思维与设计思维探究
-
作者:
颜新龙 来源:艺海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设计思维 装饰 节用 标准化 设计
-
描述:现象的出现,极度的消费观,带来设计的极度商业化。墨子不是设计家,但《墨子》一书中隐晦着许多设计的思想和观点,有很多主张值得我们借鉴、探讨。
-
墨子利天下为之的造物设计思想
-
作者:
王铁飞 何亚玲 来源:艺术科技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反装饰思想 缘起 造物设计 墨子 功能主义
-
描述:基于对夏商两代青铜等器物纹饰繁复而缺失实用功能现象的思考和对“雕琢刻镂、锦绣被堂、金玉珍玮”社会风尚的反感,作为诸子中真正的平民设计师,能代表“百工”的墨子明确提倡反装饰的造物思想并身体力行之。墨子
-
墨子造物理念对构建两型社会设计观的启示
-
作者:
翁春萌 来源:包装工程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造物理念 设计 两型社会
-
描述:在实验建设两型社会的背景下,深入分析墨子的造物理念,阐述以兼爱、兴利、节用等观念和原则,来指导和构建适应于两型社会建设的设计观。
-
《墨子》书中的装饰设计观
-
作者:
马千程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古为今用 绿色设计
-
描述:设计作为一种活动过程,是造物活动的思想准备,很多造物思想殊途同归。设计在创造生活的同时,也带来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的现象,物质社会下的消费观刺激了设计追求“过度”美观,值得重新审视这一设计思想。
-
试析墨子的理想人格设计
-
作者:
崔永东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理想人格 墨子 “兼爱” 天下之利 兴利除害 兼相爱 利人 “义” 圣人 “别”
-
描述:试析墨子的理想人格设计崔永东中国传统哲学的重心是在人生哲学这方面,而人生哲学的重心则是理想人格论。什么样的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怎样成就理想的人格?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了历代哲学家热心关注的焦点所在。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也提出了他的理想人格设计,...
-
试析墨子的理想人格设计
-
作者:
崔永东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理想人格 墨子 “兼爱” 天下之利 兴利除害 兼相爱 利人 “义” 圣人 “别”
-
描述:试析墨子的理想人格设计崔永东中国传统哲学的重心是在人生哲学这方面,而人生哲学的重心则是理想人格论。什么样的人格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怎样成就理想的人格?诸如此类的问题成了历代哲学家热心关注的焦点所在。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也提出了他的理想人格设计,...
-
墨子的设计观与西方设计理论析探
-
作者:
吴轶博 来源:文艺争鸣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设计理论 设计观 轴心时代 西方 墨子 雅斯贝斯 先秦诸子 哲学家
-
描述: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另一位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指出:“人类一直在靠轴心时代所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飞跃都要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轴心时代的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时代的潜力的回忆或复兴,提供了无穷的动力。”中国轴心时代的先秦诸子无疑是照耀在我们头上的漫天星汉,他们的成就让我们仰望并指引着我们前行。
-
《墨子》中的机械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
作者:
刘克明 杨叔子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机械设计 思想 方法
-
描述:重点在于探讨《墨子》中的机械设计思想与机械设计方法。本文的独到之处,是从《墨子》中有关注重兴利、强调节用、公输与墨子的得失,墨子有关"巧"与"拙"的论辨,以及"言有三表"、"言有仪法"诸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墨子》的机械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
创意设计与墨子的节用观
-
作者:
宋安苏 来源:美术教育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创意产业 创意设计 墨子 节用
-
描述:由于现代社会消费主义盛行,艺术、文学、哲学等渐渐丧失其自由主宰的领地,有沦为物质消费主义的"奴仆"之虞。《墨子·节用》中指出:"凡其为此物也,无不加用而为者。"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思考创意设计或创意产业从物用到加用之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