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墨子人学的现代意义
-
作者:
许士密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
描述:墨子人学的现代意义
-
墨子的现代价值
-
作者:
王赞源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天志 非攻 现代价值 诸子思想 功利主义 越王 交相利 知识分子 公输
-
描述:研究诸子思想,有几个层面可以注意:第一,诸子的思想内容;第二,诸子思想的演变和发展;第三,诸子思想对现代人有何助益。第二项属于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范围,那是历史的意义。第三项关系到现代人的生活,是现代的价值。 本文要探索墨子思想的现代意义,提出比较重要的几点逐一讨论。
-
墨子的现代价值
-
作者:
王赞源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天志 非攻 现代价值 诸子思想 功利主义 越王 交相利 知识分子 公输
-
描述:研究诸子思想,有几个层面可以注意:第一,诸子的思想内容;第二,诸子思想的演变和发展;第三,诸子思想对现代人有何助益。第二项属于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范围,那是历史的意义。第三项关系到现代人的生活,是现代的价值。 本文要探索墨子思想的现代意义,提出比较重要的几点逐一讨论。
-
墨家精神的现代诠释
-
作者:
陈转青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精神 经济伦理价值观 平等 革故鼎新
-
描述:墨家精神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时代精神有一定的通约性,分别体现在墨家“贵义尚利”的经济伦理价值观、“尚贤”与“尚同”并举的平等精神和“革故鼎新”精神三个方面。吸收和转化墨家精神的“合理内核”,对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建设现代企业精神和增强团队凝聚力,培养创新精神,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
墨家价值理论的现代考量
-
作者:
朱武振 刘诗贵 来源: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功利 价值 现代
-
描述:墨家的价值理论是其学说的核心内容,有着重要的现代应用价值。在价值取向方面,它坚持"为功"、"利民",坚持"利而取之""、利于天下"的宗旨原则;在价值选择上,它主张"利中取大,害中取小";在价值选择
-
墨学与现代教育
-
作者:
魏国勤 周彩霞 来源: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学 现代教育目的 内容和方法
-
描述:墨子身兼学者与教师的双重身份,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学派。他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主张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兼士”,他的教育内容是德行与技能并重,这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他的教育方法是主张学以行为本。由于墨家教育对象为“农与工肆之人”,因而墨子教育方法的特点是主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一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值得我们研究。
-
墨子廉政思想的现代审视
-
作者:
王美美 来源:山东青年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廉政 廉政建设 民本
-
描述:墨子从维护百姓利益角度出发提出了廉政思想,其廉政思想内容包括选任贤能,尊贤重贤;勤政爱民,富民节用;道德自律,高层垂范;加强监督,赏罚分明。这些思想体现着鲜明的民本精神,是我们建设“以人为本,政治清明”的和谐社会,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有益思想资源。
-
墨子"兼爱"、"非攻"的现代审视
-
作者:
马璐妹 来源:科技信息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非攻 现代审视
-
描述:墨子把社会混乱的原因归结于人与人之间的不相爱,提出用"兼相爱,交相利"的治国之道。他主张人人平等的爱、人人平等的仁义观点,反对侵略战争,这种思想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它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精神,为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今天,重新审视墨子学说,对于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墨子尚贤思想的现代诠释
-
作者:
许士密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尚贤 意义
-
描述:尚贤是墨子思想的一个重要论题,包括什么是贤、如何育贤、为什么要尚贤以及怎样尚贤等一系列问题。墨子的尚贤思想不仅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时至今日仍不失有现实意义,值得大力借鉴和弘扬。
-
论墨子“正义”理念的现代意义
-
作者:
刘清平 来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正义 兼爱 不坑害人 平等
-
描述:在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的维度上,墨子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反对"别相恶交相贼"的正义理念都包含着一些原创性的因素,不但强调了正义旨在止恶的底线功能,而且还潜含着不坑害人的人权意识,尤其彰显了强不执弱的平等观念,其深刻性甚至超过了当代西方的有关学说,值得我们今天认真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