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圣爱”与墨家兼爱”:“爱”与“正义”关系理论的类型学考察
作者: 马腾  来源:中山大学法学院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爱与正义的问题:"宗教与法律"的桥梁宗教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伯尔曼曾在《法律与宗教》中第一章指出两者在四个方面的同质性。该书第三章《宗教中的法律》专门讨论了"爱与法律"的问题,强调两者的紧密联系。可见"爱"是宗教与法律关系问题的一个媒介。于是,在"宗教中的法律"或是"法律的宗教因素"这一范畴中,宗教与法律的关系典型地体现为爱与正义的关系。基
墨家论证学说述略——读札记之二
作者: 杨芾荪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它是“学指归所在”。张之锐的《大取篇释义》则认为“墨家兼爱学说得以成为一家学说,尽在此篇”。张纯一在《墨子集解》中认为它“极似全书之括论”。这些评述,是否得当,可以研究;但从逻辑方面考察,则它确实从实际的政治、伦理
墨家思维形式学说概要——读札记之三
作者: 杨芾荪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人们的思想必须在一定的思维形式中进行,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在墨家的逻辑中,思维的这些形式被称为“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对于这些思维形式,墨家首次地系统的做了阐述,这就无怪乎学术界把中国逻辑学奠基者的荣誉归之于墨家。本文打算就墨家对于思维形式的阐述,作一概略叙述。
辩》中关于“名”(概念)的逻辑思想
作者: 周云之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同、兼爱、非、节用、节葬、尊天、明鬼、非乐、非命等政治伦理思想。《墨子》一书记载了整个墨家学派的思想,其中有的可能是墨子自著(或自述),主要是墨家弟子记录
基督教“圣爱”与墨家兼爱”:“爱”与“正义”关系理论的类型学考察
作者: 马腾  来源:中山大学法学院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爱与正义的问题:"宗教与法律"的桥梁宗教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伯尔曼曾在《法律与宗教》中第一章指出两者在四个方面的同质性。该书第三章《宗教中的法律》专门讨论了"爱与法律"的问题,强调两者的紧密联系。可见"爱"是宗教与法律关系问题的一个媒介。于是,在"宗教中的法律"或是"法律的宗教因素"这一范畴中,宗教与法律的关系典型地体现为爱与正义的关系。基
对“兼爱”概念的逻辑分析
作者: 周志荣  来源:清华大学哲学系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兼爱  爱人  关系 
描述:“人人相爱”的基础上对其相关性质进行了重新分析。“兼爱”与“博爱”并不等同,前者包含后者于其中;在“被爱者”的范围上,“兼爱”还优越于儒家“仁爱”。这些分析的结果显然与以往的流行看法颇为不同。而这些新认识对于我们以全新的视角看待长期以来备受冷落的墨家哲学也是大有裨益的。
小析墨家的技术思想
作者: 何江波  来源: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墨家  技术思想 
描述:墨家的技术思想可从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三个方面了解,墨家的理论实质是并且仅是具有巨大局限性的直观经验的朴素的技术思想
朱熹论墨子之兼爱
作者: 孙以楷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朱熹学问极其渊博,对他之前的历史上的著名学者几乎都一一予以检讨评说。朱熹对墨子评说虽只有数千字,但集中于墨子兼爱说,可见他对墨子兼爱说给予了极大关注。朱熹评议墨子的兼爱说,不仅是为弟子解惑的需要,更是为了澄清儒者对兼爱说的模糊认识,以严儒墨之辩。
仁爱 兼爱 博爱 孔子 墨子 孙中山
作者: 孟庆鹏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本文曾在内部刊物上发表,收到了一些读者的反映,比较集中的一条是,批评此文有过于苛求前人之嫌。对此,本文除在提交学术会之前作了一些修改之外,还想对研究历史的出发点发一些议论。著名美籍华人学者唐德刚先生在论述胡适时曾说过一段话,意思是,现代史学家治史,简单一些说譬如一般游客在钱塘
学和谐论——以兼爱为中心
作者: 解启扬 王芳  来源:中国政法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墨学  兼爱  和谐 
描述:兼爱学的中心观点。墨子提出的"天下之人皆相爱"的社会理想,虽然没有实现,但一直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面对日益盛行的极端个人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或国家至上主义,重新诠释墨家"兼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