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因明与亚里士多德演绎逻辑比较
作者: 陈克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辩、因明与亚里士多德逻辑这三大古典逻辑的比较研究,早在本世纪初就已开始,梁启超、章太炎、胡适、章士剑、潭戒甫、沈有鼎等学者都曾倡导并亲自做过这项工作。以往的比较研究多是就演绎而论,而且主要是对演绎
试论因明、辩和西方逻辑传统非演绎推理之异同
作者: 赵凤珠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部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古印度的因明、中国古代的辩、古希腊的逻辑是古代世界三个不同的逻辑传统。从各种逻辑思想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辨别三个传统的同异,从共性中寻找规律,从个性中发现特点,对于发展逻辑是有益的。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从各自逻辑体系的自身发展中,以西方形式逻辑为参照,从探讨各
大智若愚辩兴 --兼论“宁……,不……”式蕴含的逻辑特征
作者: 张振台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大智若愚辩兴 --兼论“宁……,不……”式蕴含的逻辑特征
论因明、辩和西方逻辑学说推理理论之贯通
作者: 张盛彬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在世界文化史上,有三个古老的民族,早在纪元前五至三世纪,就有人研究了本民族论辩的规律,比较系统地总结并建立了关于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这就是古印度的因明、中国古代的辩、古希腊的逻辑。这笔重要的文化遗产,反映了人类当时理论思维所达到的水平,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辉。
墨子英译研究
作者: 王宏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文本考辨  翻译原则  《墨子》  英译全译本  典籍作品 
描述:文本考辨在典籍英译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典籍英译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1.典籍作品的文本考辨事关译文的准确,必须高度重视;2.“明白、通畅、简洁”可接纳为翻译《墨子》一类古籍作品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墨家的言语行为思想和中国古代逻辑
作者: 关兴丽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言语行为理论是二十世纪50年代西方语言哲学家奥斯汀创立,60、70年代塞尔、格赖斯等人修改和发展的关于语言的理论。奥斯汀揭示了语言的多功能性,纠正了以往哲学家以描述为语言的首要乃至唯一功能的简单化的观点,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提出了与此截然相反的观点——言语行为理论,即
《墨经》所呈现的中国古代思维方式
作者: 赵继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墨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不仅在内容上表述了墨家学派的知识成果,而且突出地表现出对思维方式研究的致思倾向;不仅对辩说的形式作了理论概括,而且提供了大量的辩说应用模式,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思维方式
墨子鲁山人研究综论
作者: 郭成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墨子鲁山人研究综论
从文化的角度看逻辑对数学之影响:以墨家的逻辑对中国传统数学影响为例
作者: 刘邦凡  来源: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但人们显然都承认:那些具有普适性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思想、观念、意识等等,都属于文化。人们对"逻辑"的理解也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但归纳起来,也不外就是三种情况:把"逻辑"理解为知识、理论,认为"逻辑"是一个学科、一门科学、一种专业;把"逻辑"理解为思维(思想)、观念、意识,认
论墨家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参考价值
作者: 刘邦凡 朱广荣  来源: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墨家  政治  经济  社会  价值 
描述:墨家思想于当今有以下重要价值:1、墨家的政治思想,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借鉴与参考之价值,尤其是墨家的尚贤治国论、崇尚节俭的政治道德观念、以兼爱为本原的政治伦理与政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