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0图]墨子救宋 东周列国故事 1
-
作者:
王建标 傅春荣 李大成绘画 来源:北京:连环画出版社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现代 作品 连环画 中国
-
描述:《东周故事》描写春秋战国时代“列国”的故事。从西周王末年写起,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它将分散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按照时间的先后串联起来,溶成一炉,成为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结构布局主次分明,繁简
-
[0图]紫蓬六墨子书法作品集
-
作者:
袁文长 来源: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法书 汉字 现代 中国
-
描述:本书是袁文长、朱和平、萧舒、何昊、薛晓东、周龙九六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集。书中还包含六位书法家的个人简介。
-
[0图]兼爱天下 墨子伦理思想研究
-
作者:
贺更行 来源: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前420) 墨翟(前480 研究 伦理思想
-
描述:本书探赜索隐,钩沉致远,深入梳理了墨子的伦理思想,把“兼爱”定位为墨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把“义”定位为墨子伦理思想的道德原则,并以“兼爱”为主线,全面分析了墨子的经济、政治和宗教伦理等。
-
[0图]谋略纵横系列 兼爱非攻 墨子谋略
-
作者:
杨一民 来源:北京:蓝天出版社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墨翟(前480~前420) 哲学思想
-
描述:本书以语录的体例,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展现墨子和墨子智慧,总结出墨子的以“兼爱”为核心的政治谋略;以“非攻”为核心的军事谋略;以“节用”为核心的经济谋略;以“廉、义、爱、哀”为核心的做人谋略;以思辨、实验精神为特征的科学谋略。
-
[0图]墨子救宋 珍藏版连环画
-
作者:
王叔晖绘 来源:北京:连环画出版社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春秋战国时代,南方强大的楚国,聘请公输般创造一种新式武器——云梯,想去侵略北方弱小的宋国。反对弱肉强食的墨翟,也是研究防御战的军事家、科学家。他从鲁国步行到楚国,同楚王讲清道理,并且用云梯可以被击破的事实,使楚王放弃了进攻计划,让宋国避免了战祸。
-
[0图]老人家说系列 墨子说
-
作者:
蔡希勤注 来源: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本书是老人家说系列之一,是一部有关汉语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读物,内容包括:爱人利人,顺天之意、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本不固者未必几、不义不处,非理不行等。
-
[0图]兼爱天下 《墨子》一日一语
-
作者:
施炎平 来源: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通俗读物 墨家 墨子
-
描述:精选《墨子》的重要思想文句,以现代社会深入思考的视角解读。以“墨子文化”为整体概念,墨子之学被视为“役夫之道”,皆因墨子出身于下层,本人又是个技艺精湛的工匠。他一生的行事、工、士、侠的三位一体,表达他身份特点和人格气质。解读之,领悟墨家内在意蕴和思想的精义。
-
[0图]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墨子评传
-
作者:
邢兆良 来源: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前420) 墨翟(前480 评传
-
描述:本书系统地考察、分析、论述了墨子的生平活动、学术思想和历史影响,并且从时代的经济政治结构、科学技术水平、思想文化环境诸方面,探讨、论证了墨子思想体系产生、发展及其衰亡的主要原因。
-
[0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墨子
-
作者:
方勇译注 来源:北京:中华书局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墨家 墨子 译文 注释
-
描述: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先秦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本次约请专家以中华书局1986年版《新编诸子集成》所收孙诒让的《墨子间诂》为底本,并广泛参考了先贤时彦的研究成果进行注释、翻译。
-
[0图]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墨子选译
-
作者:
刘继华译注 来源:南京:凤凰出版社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墨家
-
描述:《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修订版)》是规模最大,种类最全,作者阵容最强大的古籍今译丛书。由章培恒、安平秋、马樟根主编1990年初版。修订版共收书134种,1800多万字。所收古代名著,以文史为主,兼涉哲学、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选自先秦至明清的各代传世佳作,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理论等方面的作品。全书以今译为主,译文准确通畅,基本传达了原作的文采神韵。凡诗词类韵文作品,译成新诗,合辙押韵,亦保持了原作的韵律与“味道”。参加编译注释工作的还有北大、复旦等18所重点大学的古籍文献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他们用数年的心血,凝成了我国文学史上古籍今译的巨大工程,为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普及,对弘扬民族文化精神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