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墨子生平
墨子简介
图书
图册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资料
墨家介绍
图书
图册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墨学研究
图书
图册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资料
墨家思想
图书
图册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墨子遗迹
图书
图册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资料
墨子风俗
资料
图片
墨子传说
墨子出生的故事
墨子故事四则
墨子在鲁山的故事
其他传说故事
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图书
(36)
按栏目分组
墨子生平
(18)
墨家思想
(7)
墨家介绍
(6)
墨学研究
(5)
按录入时间分组
2016
(36)
按来源分组
北京:作家出版社
(3)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
(2)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2)
北京:人民出版社
(2)
武汉:崇文书局
(1)
成都:巴蜀书社
(1)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
(1)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
(1)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
济南:济南出版社
(1)
北京:中国书店
(1)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
(1)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
(1)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1)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
(1)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1)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1)
长春:长春出版社
(1)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
(1)
文史哲出版社
(1)
首页
>
根据【检索词:
文化负载词 失语症 仁 义 上帝
】搜索到相关结果
36
条
[0图]
孔子之
仁
与墨子兼爱比较研究
作者:
吴进安
来源:
文史哲出版社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哲学
描述:
孔子之
仁
与墨子兼爱比较研究
[0图]
墨经新
义
作者:
许孔璋
来源: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墨经新
义
[0图]
墨子
义
政管理思想研究
作者:
刘晓庆
来源: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本书从管理学角度系统阐发墨子思想,将墨子的整个管理思想概括为
义
政管理,采用范畴整理法将墨子十论归结为几个管理学基本范畴并以此架构全文,彰显墨子思想从形而上到形而下道术一元的整体性。本书对当前管理理论的建设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0图]
行侠仗义说墨家
作者:
萧鲁阳著
来源: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墨家-研究-墨家
描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墨翟姓名趣话;墨子一生做了啥;怎样读《墨子》;寻找墨圣读书的轨迹;墨子思想的核心;高远的人本情怀;百家圣人
义
不一等。
[0图]
墨子 注音解
词
释疑
作者:
于涌
栾波译注
来源:
长春:长春出版社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颜之推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共有七卷,二十篇。
[0图]
墨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论
作者:
郑林华著
来源: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墨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论
[0图]
古代防御军事与墨家和平主义 《墨子·备城门》综合研究
作者:
秦彦士著
来源:
北京:人民出版社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古代防御军事与墨家和平主义 《墨子·备城门》综合研究
[0图]
墨子
文化
读本
作者:
高永宏
来源: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墨家
教材
高等职业教育
描述:
墨子是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我国古代重视职业教育、重视技能教育的第一人。通过对墨子
文化
的学习,让学生吸收其丰富的精神营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
文化
修养。
[0图]
墨家
文化
的传播
作者:
高卫华著
来源: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描述:
墨家
文化
的传播
[0图]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六编 第3册 墨子哲学理论基础 “
义
”之研究 《淮南子》认识论研究 以把握本质的方法为中心
作者:
林庆彰
韦展勋
川津康弘
来源: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淮南子
墨子
研究考订
描述:
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六编 第3册 墨子哲学理论基础 “
义
”之研究 《淮南子》认识论研究 以把握本质的方法为中心
上页
1
2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