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三表法”与“十”研究
作者: 林树军  来源:北京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墨学研究  人文哲学  政治思想  三表法  十论 
描述:墨子“三表法”与“十”研究
墨子的二元人生哲学
作者: 廖春红  来源:湖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二元性  人生哲学 
描述:该文认为墨子的人生哲学具有二元性,即既崇尚人力,非难有命,又信仰天志,服膺鬼神,二者相互依存.具体表现在人生价值观上的唯物主义与道德信仰观上的唯心主义--“尚力”、“非命”思想与“天志”、“明鬼”思想的矛盾纠缠最为典型.文章首先介绍了墨子所处的时代背景,
墨子》与柏拉图《理想国》的政治思想
作者: 黄勃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柏拉图  理想国  政治思想 
描述:本文是对《墨子》一书及柏拉图《理想国》一书所表达的政治思想所做的分析讨论及比较研究。 墨子的思想是春秋战国之际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当时社会的特点是:西周初年所确立、以分封制为特征的宗法政治体... >> 详细
墨子“兼爱”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作者: 樊玥嫡  来源:西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中国社会  影响 
描述:和不足之处。第一章,简要阐述了墨子“兼爱”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出墨家思想来源于“夏礼”和儒家。接着是对墨家“兼爱”思想的提出过程进行分析,并对“兼爱”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正是
墨子的“天人二分”思想
作者: 李强  来源:河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天人二分  天人合一  主体性 
描述:“义”犹利也,道德原则和功利原则应该一致,基于此点他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墨子又提倡“节用”,对统治阶级提出了要求,认为他们应该为了社会的共同利益而“强本节用”。在这里,“兼爱”和“节用”都体现了墨子思想中丰...
墨子的治国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作者: 王双梅  来源:郑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思想基础  墨子  兼爱 
描述:治国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为我们今天怎样处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伦理基础;国家的安危治理,关键在于统治者的施政措施,墨子提出“尚贤、尚同、节用、非攻”等一系列治国主张。墨子所处时代是中国历史
墨子的“兼爱”与“天志”思想
作者: 刘和平  来源:湘潭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十论    兼爱    天志    纵横贯穿 
描述:墨子的“兼爱”与“天志”思想在墨子的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兼爱”即“兼相爱”,体现了一种平等、互爱的精神原则。墨子的“兼爱”思想形成于人之性可改变的基础上,人之性既可改变,故而可引导往“善”的方面
墨子的“兼爱”与“天志”思想
作者: 刘和平  来源:湘潭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十论    兼爱    天志    纵横贯穿 
描述:墨子的“兼爱”与“天志”思想在墨子的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兼爱”即“兼相爱”,体现了一种平等、互爱的精神原则。墨子的“兼爱”思想形成于人之性可改变的基础上,人之性既可改变,故而可引导往“善”的方面
先秦墨家语言实践及《墨子》文学意义考
作者: 李雷东  来源:西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秦墨家  语言实践  名辩  《墨子》  文学意义 
描述:的问题。墨家颇重理智,其对语言的探讨也异于其他各家。墨家重视名辩,以理智态度对待语言问题,考察墨家的语言论及其语言活动,是研究《墨子》的一个基本角度。 本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首先辨析了《墨子》书中“实
《墨经》中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墨子思想的关系
作者: 张倩  来源:山东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伦理思想    墨家后学  《墨经》    政治思想    墨子   
描述:。 到底上述三种结论哪种比较科学,需要比较全面地研究《墨经》思想与墨子思想之间的关系才可得知。本文选取《墨经》中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两个考察点,意在以点带面,通过《墨经》与代表墨子思想的“十”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