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言取效:试论《墨经》逻辑的言语行为思想及其实践价值
作者: 阮立平  来源:西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逻辑  言语行为  《墨经》 
描述:“墨经”一词,首见于《庄子·天下篇》。《天下篇》谓墨家之徒“俱诵《墨经》”。《墨经》产生的年代,一说公元前五世纪(见詹剑峰《墨家的形式逻辑》),一说公元前四世纪或三世纪(据孙治让《墨子闲话》序
翻译中的逻辑形式推演:以其在W.P.Mei的《墨子》英译版本中的应用为例
作者: 韩旭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策略  逻辑形式推演  墨子  梅贻宝 
描述:的翻译过程,研究方法多样化,涉及不同的学科领域,既包括哲学性探讨,也包括逻辑性分析。本文的论证框架概述如下:开头的本体分析介绍了翻译的本质,揭示了翻译过程涉及的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为其后的分析论证构建
墨家认识
作者: 张红飞  来源:贵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认识论  墨家  知识  逻辑  体验 
描述:识也成了认识讨论的核心问题。墨家认识亦不例外,本文就是以知识为线索,在此框架下,论述了墨家认识中关于知识的确立,知识的分类,知识的逻辑基础以及知识的体验这四部分内容。其中,知识是在认识发生后,依据
墨家的语义
作者: 李之文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真值条件  语义三角  墨家  语义  验证 
描述:语义学的视角,从我国古代特有的语言材料《墨子》一书以及有关墨学的研究成果中挖掘出墨家语义学思想,并用现代语义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形成较为系统的墨家语义。 墨家认为,名是
近代墨学复兴
作者: 罗检秋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近代墨学复兴
《墨经》中的谬误
作者: 潘孝铭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谬误  悖  自我相关 
描述:谬误逻辑学的重要内容。如果我们进彻地研究各种谬误,指出它们的实质,并予以适当的命名,那么人们在一接触到这些谬误时,就能很好地识别它们,从而帮助人们正确思维。因此,谬误的研究具有很盆要的意义。……
墨家命题与亚氏命题之比较
作者: 郭富文  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家逻辑  亚氏逻辑  命题论  思维史  学术思想  墨经 
描述:墨家命题与亚氏命题之比较
“兼爱”理论的阶段性发展
作者: 胡垚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议论散文  阶段性发展  墨子  兼爱  《墨经》 
描述:”的平面上来进行分析论述,而少有深入地从其理论的内在逻辑上来进行探讨,也极少注意到墨子——墨子后学的“兼爱”理论各有一套体系,其间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针对此,本文拟从两个阶段的“兼爱”理论入手进行深入
墨子的人格精神
作者: 刘丽琴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人格精神    兼爱    义      墨子   
描述:作为先秦百家中“显学”之一的墨学,在秦汉后却渐渐衰微,几近湮灭。然而,墨子的人格精神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影响却没有因此而消失。历来都有很多的思想家、政治家高度赞扬墨子的人格精神。墨子所具有的大公无私、言行一致、劳身苦心、热诚救世、锄强扶弱、为正义赴汤蹈火的精神,作为巨大的因子已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并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成为中华民族优秀品格一部分。无论是正统的官方意识形态,还是非正统的社会批判思潮、启蒙思潮,也无论是清官还是侠士,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吸取和传承墨家学说和墨家精神。虽然墨学是潜踪隐迹的“异端”,但是墨家精神的影响却始终存在着、发挥着,特别是在社会变革时期,总是适时地起着推波助澜的促进作用,成为人们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武器。墨子的人格精神铸造了我们民族精神光辉灿烂的一面,至今仍具有迷人的魅力和值得研究的价值。墨子的人格精神是出自于多元化的思想基础:其源于尧舜禹之道、源于清庙之守、源于地域文化、源于实践而独创,这是墨子人格精神的历史依据。墨子的人格精神是建立在对人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是为了拯救社会的混乱和矫正人类行为的偏差而提出的。“贵义”、“兼爱”、“重利”、...
墨子“义”发微
作者: 杨飞  来源:河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描述:“义”作为约束人们社会行为的准则,在历史上曾促进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儒家将其作为思想纲领,而且墨家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墨子还把“义”作为自己思想体系的核心。本文从考察墨子的生平及其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中引出墨子的“义”,并对其思想中的“义”在各家的不同含义、在墨学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墨子“义”的依据、特点、局限性和价值诸方面进行了系统地探讨和论证。
上页 1 2 3 4 5 ... 7 8 9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