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冯澂的《墨经》研究与晚清“西学中源”说
-
作者:
陈珂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冯澂 《墨经》 “西学中源” 墨学研
-
描述:上从先前的以官方为主,发展到官民共同研究。本文以民间知识分子冯澂的《墨经》和《管子》专项研究著作《光学述墨》、《矿学述管》为例,以探讨晚清士人论证“西学中源”说方式的特点。 自小就好读经世书和西学书
-
墨经逻辑中的“名、辞、说”理论研究
-
作者:
李勇 来源:西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经逻辑 名 辞 说 古汉语 文化背景
-
描述:诸子百家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诸子百家中,墨家是一个重要的学派。该学派与儒家在当时被称为“儒墨显学”。墨家学派同儒家学派一样,不仅提出了在当时社会面临重大变革时对经济、政治
-
论《墨经》中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墨子思想的关系
-
作者:
张倩 来源:山东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伦理思想 墨家后学 《墨经》 政治思想 墨子
-
描述::一是认为《墨经》为墨子所著,《墨经》思想即墨子思想;二是认为《墨经》非墨子所著,《墨经》思想是墨家后学的思想;三是认为《墨经》部分为墨子所著,其余为墨家后学所著,《墨经》思想蕴含了整个墨家学派的思想
-
“尚质尚用”—《墨经》和《考工记》中的功能主义思想研究
-
作者:
马华 来源:昆明理工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经 考工记 功能主义
-
描述:分析研究,这些论述的深度和广度大都停留在认识现代主义中的功能主义,并未从中国造物思想中去阐述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本质。本文从中国传统的手工艺著作《考工记》和哲学著作《墨经》为基石,论述关于中国古代
-
蕴涵理论研究——从《墨经》到《制约逻辑》
-
作者:
盛作国 来源:贵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推理 蕴涵理论 现代逻辑
-
描述:,并且,力图澄清关于制约逻辑的一些重要事实,主要涉及蕴涵怪论问题、制约逻辑的元逻辑思想及其相关问题、所谓的“必然与可能互制”问题、“1=0”问题、“形式的可译性与实质特异性”问题、“第一独立性的实施
-
以言取效:试论《墨经》逻辑的言语行为思想及其实践价值
-
作者:
阮立平 来源:西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逻辑 言语行为 《墨经》
-
描述:)。总之,和古代希腊最早的名实关系的讨论(从埃利亚派和赫拉克利特到亚里士多德)庶几同时。《墨经》“经、说、取”六篇而外,《墨子》中的其他著作如《兼爱》、《非攻》、《尚同》、《尚贤》、《天志》、《明鬼
-
《墨经》的科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研究
-
作者:
李善瑛 来源:人民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商特别是手工业的高度发达的影响下形成的。《墨经》一书与《考工记》、《九章算术》都有一定的承继关系。就《墨子》一书的思想体系来说,许多学者将其分为前期墨家和后期墨家,并对其作者究系何人争论不已。这些
-
言语行为理论与《墨经》思想发微
-
作者:
易倩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言语行为理论与《墨经》思想发微
-
论《墨经》中的政治、伦理思想与墨子思想的关系
-
作者:
张倩 来源:山东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伦理思想 墨家后学 《墨经》 政治思想 墨子
-
描述::一是认为《墨经》为墨子所著,《墨经》思想即墨子思想;二是认为《墨经》非墨子所著,《墨经》思想是墨家后学的思想;三是认为《墨经》部分为墨子所著,其余为墨家后学所著,《墨经》思想蕴含了整个墨家学派的思想
-
从墨家兼爱说看孟、告之辩
-
作者:
詹敬仁 来源:台湾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家 兼爱 告子 义外 仁义
-
描述:孟子和告子有關人性論的爭辯,可視為墨家、孟子和告子三者在這個交滙點上的交流和爭鋒,值得進一步探索其可能性。若從孟子性善論的框架來看,由於缺乏具體背景,告子思想因而定位不明。考量墨家思潮在戰國中期的廣泛影響,以及其前後期演變的思想脈絡,以此背景作為參照,告子思想的相關線索似乎可以有不同的解讀。 本文嘗試依循當事人的思路和關懷,透過具體思想背景的參照,解讀不同思想線索的關聯,希望對告子思想可以得到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同時也為孟、告之辯的具體背景,以及墨家思想演變脈絡提供一些可能的線索。 墨子「兼愛說」的核心主張,背後隱含「趨利避害」的人性基礎,這是墨子認為兼愛足以成立和落實的理由。因此,墨子把兼愛的落實訴諸政治的有利環境,提出尚同政治的構想,透過政治秩序營造的環境,藉助教化和賞罰手段,要求社會群體遵循一致的外在行為標準(義),以達到兼愛的理想。墨家透過外在仁義標準落實兼愛主張,積極鼓吹世人「行仁義」,以求興利除害於天下。 墨家的主張對當時思想界極有影響力。若以此背景作為參照,則告子「仁義桮棬」說、「人性無分於善不善」、「義外」說以及工夫論等主張,似和墨家注重外在行為標準的思路相近。墨家主張積極「行仁義」,純粹指遵循外在行為標準或規範而言。在此基礎上,告子「仁義桮棬」說,肯定後天環境的作用,保留充分的可塑性,為純屬外在行為標準的「義」,建立了部份人性論的基礎。而其「仁內義外」說則肯定仁(自然情感)的價值,是有別於墨家思想的地方。 根據本文討論的線索,告子的主張可說介於墨家「行仁義」和孟子「由仁義行」之間。若與孟子心性論相較,其說似有半生不熟的意味;如果相對於墨家思想而言,卻可見告子思想有往心性論發展的趨向。這點從他的工夫論亦可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