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的科技伦理思想
作者: 石力波  来源:东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家  科技伦理  兼爱  当代价值 
描述:,总是以“爱”“利”为科技伦理取向,在思想上,主张“天志”“尚贤”,注重团队精神,看重人才的任用与培养;在行动上,主张“赖力以生”“非攻”“节用”,提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自强自由自立自足地生活
墨家逻辑思维规律初探
作者: 张晓芒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家逻辑思维  规律论  初探 
描述:逻辑思维观律理论是逻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远在二千多年前,在名辫之风的刺激下,后期墨家即在总结前人的逻辑思想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皆应对诤中必须遵守的思维准则。……
《墨经》的故、理、类对推论的作用
作者: 孔祥敏  来源:燕山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理    《墨经》    类    故    推论 
描述:“小故”和“大故”。广义的“故”指能得出结论的所有依据。狭义的“故”是三物推论的直接原因,它相当于三段的小前提。“理”是规律、道理、法则。“理”、“道”、“法”和“效”在墨家著作中可以互相解释。目前对
《墨经》与《工具》比较撮要及现代分析
作者: 杜中臣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墨经》与《工具》比较撮要及现代分析
墨子“兼爱”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作者: 樊玥嫡  来源:西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中国社会  影响 
描述:“兼爱”是墨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学在2000多年的流传中出现过“中绝”,但其影响依然存在,并以多样化的形式影响着中国社会。本文开篇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
墨子的“天人二分”思想
作者: 李强  来源:河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天人二分  天人合一  主体性 
描述:是人认识的对象。“天人二分”由于强调主客异体,因而把外物作为客体而加以重视、并由此向认识领域上拓展,在哲学方法上偏重于分析的方法。“天人合一”思想则重人而轻物,在方法上重综合而轻分析,这两种哲学
墨子的治国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作者: 王双梅  来源:郑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思想基础  墨子  兼爱 
描述:墨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旧的生产关系被打破,新的生产关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十分混乱。当时的有识之士代表各阶层的利益,提出了许多治国良方。墨子代表平民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治国主张:墨子认为治理国家首先要有准则、标准,但由于人性的弱点,治国标准“莫若法天”,并进一步对法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阐述;怎样治理国家,使社会和谐?墨子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为他一整套治国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为我们今天怎样处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伦理基础;国家的安危治理,关键在于统治者的施政措施,墨子提出“尚贤、尚同、节用、非攻”等一系列治国主张。墨子所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发生社会激变的时期,与当今世界的发展有相似之处,也与当代中国处于转型或转轨时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墨子的治国思想不仅在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进步性,而且对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对当代社会的国与国之间的沟通、国家内部的治理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都具有极其进步的借鉴意义。为此,应该加强对墨家文化传统的研究,深刻发掘其合理思想,尤其是墨子的和谐思想,寻找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结合点,提高我们建设和谐...
墨子的“兼爱”与“天志”思想
作者: 刘和平  来源:湘潭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十论    兼爱    天志    纵横贯穿 
描述:墨子的“兼爱”与“天志”思想在墨子的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兼爱”即“兼相爱”,体现了一种平等、互爱的精神原则。墨子的“兼爱”思想形成于人之性可改变的基础上,人之性既可改变,故而可引导往“善”的方面
墨子的“兼爱”与“天志”思想
作者: 刘和平  来源:湘潭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十论    兼爱    天志    纵横贯穿 
描述:墨子的“兼爱”与“天志”思想在墨子的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兼爱”即“兼相爱”,体现了一种平等、互爱的精神原则。墨子的“兼爱”思想形成于人之性可改变的基础上,人之性既可改变,故而可引导往“善”的方面
先秦墨家语言实践及《墨子》文学意义考
作者: 李雷东  来源:西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秦墨家  语言实践  名辩  《墨子》  文学意义 
描述:”的意义。“实”这一概念在墨家学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比较众家解释,我们认为“实”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并未受到重视,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辨析《墨子》书中实词的同义关系,考察墨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