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墨子生平
墨子简介
图书
图册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资料
墨家介绍
图书
图册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墨学研究
图书
图册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资料
墨家思想
图书
图册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墨子遗迹
图书
图册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资料
墨子风俗
资料
图片
墨子传说
墨子出生的故事
墨子故事四则
墨子在鲁山的故事
其他传说故事
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学位论文
(49)
按栏目分组
墨家思想
(20)
墨子生平
(13)
墨学研究
(11)
墨家介绍
(5)
按录入时间分组
2016
(49)
按来源分组
首都师范大学
(5)
湘潭大学
(3)
河北经贸大学
(3)
山东师范大学
(3)
南开大学
(3)
河南科技大学
(2)
东南大学
(2)
武汉理工大学
(2)
上海师范大学
(2)
其它
(2)
天津师范大学
(2)
华南师范大学
(2)
西北师范大学
(2)
中山大学
(2)
河北大学
(2)
南昌大学
(2)
山东大学
(2)
人民大学
(1)
四川师范大学
(1)
西南交通大学
(1)
湖北大学
(1)
西南大学
(1)
中共中央党校
(1)
台湾大学
(1)
苏州大学
(1)
首页
>
根据【检索词:
兼爱 和谐社会
】搜索到相关结果
49
条
《墨子·
兼爱
》(下)的三个英译本对比研究
作者:
王菁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操控理论 《墨子·兼爱》 翻译对比研究
描述:
墨子是继孔子之后最主要的哲学家之一,创立墨家学说,其著作《墨子》蕴含了墨家思想的主要精华。“
兼爱
”是其学说的中心思想。本文选取其中《
兼爱
》(下)篇梅怡宝(1929)、华兹生(1963)及汪榕培
墨子“
兼爱
”伦理对当代中国公平社会的启示
作者:
钟晓明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墨子“
兼爱
”伦理对当代中国公平社会的启示
先秦儒家仁爱与墨家
兼爱
思想的比较研究
作者:
葛婷
来源:
东南大学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秦 儒家仁爱 墨家兼爱
描述:
中国先秦时期是我国思想上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而当时的儒学与墨学并称为“显学”。“仁爱”和“
兼爱
”思想分别是儒学和墨学的核心思想,是儒墨积极救世的法宝。先秦儒家仁爱与墨家
兼爱
既有相同之处,亦有区别所在
论
兼爱
在墨子思想中的核心地位
作者:
夏依甜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思想 兼爱 理论核心
描述:
当前,对于墨子思想体系的核心究竟为何仍处于争论之中,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于理解墨子思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墨子的思想中,
兼爱
作为一种社会准则规范着社会全体成员的行为,同时也引导出墨子思想体系中的其他
《墨子·
兼爱
》(下)的三个英译本对比研究
作者:
王菁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操控理论 《墨子·兼爱》 翻译对比研究
描述:
墨子是继孔子之后最主要的哲学家之一,创立墨家学说,其著作《墨子》蕴含了墨家思想的主要精华。“
兼爱
”是其学说的中心思想。本文选取其中《
兼爱
》(下)篇梅怡宝(1929)、华兹生(1963)及汪榕培
墨子“
兼爱
”伦理对当代中国公平社会的启示
作者:
钟晓明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墨子“
兼爱
”伦理对当代中国公平社会的启示
先秦儒家仁爱与墨家
兼爱
思想的比较研究
作者:
葛婷
来源:
东南大学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秦 儒家仁爱 墨家兼爱
描述:
中国先秦时期是我国思想上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而当时的儒学与墨学并称为“显学”。“仁爱”和“
兼爱
”思想分别是儒学和墨学的核心思想,是儒墨积极救世的法宝。先秦儒家仁爱与墨家
兼爱
既有相同之处,亦有区别所在
论“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儒家“仁爱”与墨家“
兼爱
”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
杨学梅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仁爱 兼爱 爱有差等 爱无差等
描述:
儒家相对的墨家则提出了爱不分等级、不分亲疏贵贱、不分远近的“
兼爱
”主张。本文在对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
兼爱
”思想的提出背景、内涵、实施方法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有关儒墨两家爱人思想的研究成果
论“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儒家“仁爱”与墨家“
兼爱
”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
杨学梅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录入时间: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仁爱 兼爱 爱有差等 爱无差等
描述:
儒家相对的墨家则提出了爱不分等级、不分亲疏贵贱、不分远近的“
兼爱
”主张。本文在对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
兼爱
”思想的提出背景、内涵、实施方法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有关儒墨两家爱人思想的研究成果
上页
1
2
3
4
5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