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类思想新解:以论辩理论为视角
作者: 徐瑜霞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辩》  推类  三物论式  图尔敏论辩理论 
描述:相当于论据,担保是论据到主张的桥梁。然而,担保的可担保性来源于何?于是,图尔敏又加入了支援(Backing)这一要素,即担保来源于支援。《》中的“推类”理论基本的有“三物论”:理、故、类。“夫辞
影响研究
作者: 宋静静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辩  《墨经》  《为吏之道》  明刻本  影响 
描述:。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对一般论辩方法的影响及《墨经》中“经”、“说” 的影响入手,结合《为吏之道》所受的影响及明刻本《墨子》中的诸 家评点等方面作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以期作出合理的评价
沈有鼎思想述评
作者: 尹刚  来源:南开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沈有鼎思想述评
》中凸显的中国逻辑思想
作者: 杨娟  来源:山西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辩》    中国逻辑思想  逻辑思想    逻辑   
描述:长期以来,关于中国逻辑思想的存在与否及其内容在逻辑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中国有没有逻辑思想?用什么方法去研究中国的逻辑思想?这些问题一直都被学者们激烈地讨论着,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本文选择《
墨家学思想研究
作者: 李志红  来源:河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家  逻辑  辩  文化  语言 
描述:春秋战国期间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是墨家学产生的基础。《》第一个从逻辑学的角度提出了“”这一范畴。墨家学思想中的“”包括辩论、辨别、学三种含义。“”是针对某一具体对象“彼
从墨家兼爱说看孟、告之
作者: 詹敬仁  来源:台湾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家  兼爱  告子  义外  仁义 
描述:孟子和告子有關人性論的爭辯,可視為墨家、孟子和告子三者在這個交滙點上的交流和爭鋒,值得進一步探索其可能性。若從孟子性善論的框架來看,由於缺乏具體背景,告子思想因而定位不明。考量墨家思潮在戰國中期的廣泛影響,以及其前後期演變的思想脈絡,以此背景作為參照,告子思想的相關線索似乎可以有不同的解讀。 本文嘗試依循當事人的思路和關懷,透過具體思想背景的參照,解讀不同思想線索的關聯,希望對告子思想可以得到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同時也為孟、告之辯的具體背景,以及墨家思想演變脈絡提供一些可能的線索。 墨子「兼愛說」的核心主張,背後隱含「趨利避害」的人性基礎,這是墨子認為兼愛足以成立和落實的理由。因此,墨子把兼愛的落實訴諸政治的有利環境,提出尚同政治的構想,透過政治秩序營造的環境,藉助教化和賞罰手段,要求社會群體遵循一致的外在行為標準(義),以達到兼愛的理想。墨家透過外在仁義標準落實兼愛主張,積極鼓吹世人「行仁義」,以求興利除害於天下。 墨家的主張對當時思想界極有影響力。若以此背景作為參照,則告子「仁義桮棬」說、「人性無分於善不善」、「義外」說以及工夫論等主張,似和墨家注重外在行為標準的思路相近。墨家主張積極「行仁義」,純粹指遵循外在行為標準或規範而言。在此基礎上,告子「仁義桮棬」說,肯定後天環境的作用,保留充分的可塑性,為純屬外在行為標準的「義」,建立了部份人性論的基礎。而其「仁內義外」說則肯定仁(自然情感)的價值,是有別於墨家思想的地方。 根據本文討論的線索,告子的主張可說介於墨家「行仁義」和孟子「由仁義行」之間。若與孟子心性論相較,其說似有半生不熟的意味;如果相對於墨家思想而言,卻可見告子思想有往心性論發展的趨向。這點從他的工夫論亦可看出。
墨家认识
作者: 张红飞  来源:贵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认识论  墨家  知识  逻辑  体验 
描述:一定的标准,经过一系列的认识过程后确立的。而根据获取方式的不同,墨家又把知识分为了“亲知”、“闻知”和“说知”。每一种知识的确立,都有其自己的逻辑基础,逻辑是认识的轨范,是知识确实性的保障,而对《
墨家的语义
作者: 李之文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真值条件  语义三角  墨家  语义  验证 
描述:语义学的视角,从我国古代特有的语言材料《墨子》一书以及有关学的研究成果中挖掘出墨家语义学思想,并用现代语义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形成较为系统的墨家语义。 墨家认为,名是
近代学复兴
作者: 罗检秋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近代学复兴
《墨经》中的谬误
作者: 潘孝铭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谬误  悖  自我相关 
描述:谬误是逻辑学的重要内容。如果我们进彻地研究各种谬误,指出它们的实质,并予以适当的命名,那么人们在一接触到这些谬误时,就能很好地识别它们,从而帮助人们正确思维。因此,谬误的研究具有很盆要的意义。……
上页 1 2 ... 5 6 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