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对《墨子·公输篇》的博弈分析和语用分析
-
作者:
钱永生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止楚攻宋 博弈 辩学 语言沟通
-
描述:墨子"止楚攻宋"的博弈过程,大多只是谈辩中的模拟,形成某种程度的妥协,做出双赢的决策。这个博弈过程表明,墨子已经具有了系统的辩学理论体系并熟练地运用于实践,即通过谈辩中的语言沟通,获得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和共识,推动社会的有序化、合理化。
-
《墨子》的思维语言艺术
-
作者:
杨文 来源: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思维语言艺术 准确性 鲜明性 生动性 简练性 理趣性 功利性
-
描述:《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著作的总集。由墨子初创,墨子后学增益。现存53篇,9万余字,包含多种文体类别。本文从《墨子》全书,勾勒其思维语言艺术,认为其文字表达具有3个重要的特征,即是准确性和鲜明性,生动
-
墨子忧患意识对高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价值
-
作者:
刘丽琴 罗箭华 来源: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忧患意识 墨子 社会责任感 高职生
-
描述: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传承先进文化、传播精神文明的前沿阵地,这就要求我们弘扬中华民族的责任伦理思想,强化责任伦理意识,通过挖掘墨子人格精神中的忧患意识,铸就当代高职生的道德责任精神:墨子思想中忧己
-
《墨子》中双声通假字分析
-
作者:
武丹丹 来源:文教资料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双声通假字 音义关系
-
描述:作者以孙诒让的《墨子间诂》为底本,对《墨子》中双声通假字的音义关系做了初步研究。在分析过程中,整理出12组双声通假字,并将其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关系详细列出,从而使通假字与被通假字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
-
墨子谈辩中的逻辑分析方法
-
作者:
郭桥 来源:南都学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谈辩 逻辑分析方法
-
描述:墨子是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所铸造的一位杰出辩者。其在谈辩过程中引入的逻辑分析方法主要涉及概念分析、推理分析、逻辑基本规律分析等内容。墨子谈辩中的逻辑分析法所蕴含的关注逻辑、重视逻辑应用这一文化建构趋向 ,是中国未来新文化建设需要重视的一份珍贵历史遗产
-
墨子的公私观及对其思维方式的影响
-
作者:
张晓芒 来源:中州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公私 义利 推类
-
描述:墨子时代,尚私观念盛行,墨子以他对天志所代表的义利关系的阐述,表达了他的不以私利害天下人民之公利的公私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论辩思想的形成,发展出他的“三表法”式的归纳思维方式与比喻式的推类思维方式,推动了中国古代推类思维特质的形成与发展。
-
乱世"贱人"的视界:墨子思维方式之考察
-
作者:
莫付欢 来源:大众文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思维方式 思想
-
描述:对于思想的生成来说,思想家视域中的社会历史才是更为根本的历史背景,历史背景于思想家的意义应为一定视角下的世界图景即他的视界。我们要了解墨子的思想首先要考察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看看墨子是运用怎样的视角
-
儒墨命运之探源:从孔子和墨子的"天人观"分析
-
作者:
高硕 来源:文教资料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孔子 墨子 "天人观"
-
描述:儒家和墨家是先秦两大显学,但是汉代以后,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而以墨子思想为代表的墨家思想却成了"绝学".此种现象从二者的"天人观"分析看,孔子的畏命、知命思想既为统治者
-
墨子“杀盗非杀人”的法律价值分析
-
作者:
聂长建 李国强 徐鸿 来源:兰州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涵摄 逻辑 法律
-
描述:杀盗非杀人是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是法律命题而非逻辑学命题,从逻辑学的角度来批判这一命题犯了方向性的错误。这一命题并非否认盗是人这一逻辑问题,而是强调盗亦或非盗(人)孰应当被杀的价值问题。由于价值判断是法律推理的灵魂,形式逻辑与价值没有关联,法学的涵摄推论不同于逻辑学的涵摄推论,杀盗非杀人这一在逻辑上不真实的命题在法学上是成立的,只有从法律价值判断的视角才能理解这一命题的意蕴。
-
试论墨子“名实论”对分析金融危机的启示
-
作者:
樊国萍 来源:毕节学院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名实论 权利 物质财富 金融危机
-
描述:的著述。论述墨子经济思想的文章不少,但多数限于把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些理论,简单地套上墨子的相应论述,有可读性的很少。本文将尝试从名实论的思维视角去分析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认为金融危机的本质是作为名的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