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德育目标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 梁霞  来源:东京文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道德教育目标  现代意义 
描述:提出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兼爱”品质的“士”。“士”虽然是墨子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对理想人格的一种构建,不可避免的带有历史的印记和时代特征,但仍具有其现实意义和价值。认真加以研究和总结,必将推动当代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论《墨子》的“
作者: 张乘健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墨学研究  墨家哲学  兼爱  有神论  哲学体系  孔子  孟子  宗教思想  天志 
描述:墨家哲学经历二千年的沉霾,在近代得到高度评价,由于沉霾的时间过久,褒贬波动的幅度过大,使探讨墨家哲学的本来面目增加了难度. 孟子对墨子哲学有一段著名的评论: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者,天子之事也.……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
墨子“义”“”研究
作者: 梁祥鹏  来源:青岛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义  利  义利观 
描述:先秦时期的义利之辨在诸子百家争鸣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先秦显学之一的墨子对“义”“”多有论及,成为其思想主张的重要内容。从语义学的角度考证“义”“”的概念,分析义利问题的产生以及先秦时期儒家
从孔子的“仁”到墨子的“
作者: 赵纪彬  来源:孔子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孔子  墨子  论语  子贡  奴隶主贵族  逻辑学  推理形式  实践态度  孟子  朱熹 
描述:史伯的“去同取和”思想,通过晏婴而影响于孔子;并由孔子将它发展成为维新路线,而与激进的变革路线相对立。《论语·子路》篇所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其明证。何谓“和”?何谓“同”?两者的关系又如何?清儒黄式三曾说:
墨子“义”“”考辨
作者: 韩永安 刘小波 郑博  来源: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义  利  公义  公利 
描述:先秦思想家好谈与义的关系,以此来阐述自身在利益与道德之间的站位。儒家以存义去的观点来追求自身道德价值,墨子则主张义利并举,认为义利合一不可分。义在墨子那里是指具有像圣人一样崇高的德行、品性和能使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公义、大义、道义;在墨子那里主要指大、公、天下之利。
墨子眼中的义与
作者: 邓加荣  来源:醒狮国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义与利是不是冲突的?当你讲大义的时候会不会影响你的利益?义与到底是什么关系,两者矛盾吗?让我们看看几千年前墨子是怎么看的?
墨子散论--评郭沫若先生对墨子的批判
作者: 水渭松  来源:浙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学说  郭沫若  批判  散论  战国初期  思想家  创始人  韩非子 
描述:墨子是我国战国初期著名的思想家、活动家、墨家的创始人。后于墨子的孟子说:“墨翟之言”曾“盈天下”,战国末期的韩非子将墨家与儒家等视为“显学”,可见墨子学说的深得民心和广泛影响。
《墨子》兼爱说平议:谈朱熹之评论
作者: 白峥勇  来源:彰化师大国文学志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朱熹  孟子  兼爱  墨子 
描述:墨家学说於战国时期号称显学,「兼爱」为墨子思想最为时人及後人所熟知的招牌语,然而自《孟子》以「无父」邪说予以抨击之後,彷佛成了不可易之定论,笔者拙文之作,首先尝试从「兼爱」非不孝亲说起,指出「无父」批判有厚诬、错解《墨子》「为其友之亲,若为其亲」本义之处,进而说明「兼爱」乃是以「视人若己」作为消除人心自爱自利的着手处,以此厘清「兼爱说」之真义。其次则申明《孟子》「无父」之说原初非主流之论,并进一步指出於宋儒尊孔崇孟之学卫氛围下,始发酵而成为蔚为大国之论,并自此影响後人对於「兼爱」的评价。再者,宋儒虽为扞卫儒家道统而对「兼爱」多所批评,然而彼时之人对於「兼爱」与儒家亲亲仁民、博施济众之异,亦时有纠结不清之处,是以时至朱熹,於严儒、墨之辨的前提下,遂而针对「兼爱」予以详细论析。
墨子散论(评郭沫若先生对墨子的批判)
作者: 水渭松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墨子散论(评郭沫若先生对墨子的批判)
先秦篇名的历程——论墨子伟大的贡献
作者: 刘建臻  来源:四川图书馆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篇名  原始社会末期  标题  历程  先秦  老子  春秋战国  写作方法  内容 
描述:一篇文章或者一段事的简短记载.其写作方法在今天无疑是先拟题目而后再进行富有逻辑的论述,然而在先秦尤其夏商周三代却远不是这样,距今愈远的文献,其内容与篇名愈是风马牛不相及。甚至就根本没有标题的概念。原始社会末期,人类结绳记事,结的大小、结与结之间的距离都表示在当时人心目中的要事或者值得纪念的活动,不同的结绳意味着不同的内容,那时候,绳结是一事内容的粗略象征,后人所以在数千年乃至数万年以后无法解释和描述它们所
上页 1 2 3 ... 4 5 6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