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学说与近代会党:辛亥革命为中心
作者: 陈媛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学说  近代会党  辛亥革命  民主革命  江湖道义 
描述:到近代,墨学的价值被再度发掘,社会精英开始重墨,而在下层社会中,墨学思想及其行为方式一直是用来反抗封建统治的思想利器。近代会党之所以与革命党人联合,参与资产阶级革命,与传统文化尤其是墨子学说的影响不无关系。墨子学说与近代会党在时代、阶级、组织等外在形式上有着天然契合,墨子学说在近代会党革命意识的成长中有着内在促进作用,加上革命党人又是以墨子学说感染、号召会党投身民主革命。
威廉姆斯翻译评估模式为基础的《墨子》英译本选段分析
作者: 黎倩  来源:外交学院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评估  论辩  墨子  英译文 
描述:本研究威廉姆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为基础,根据论辩框架、论辩类型、连接词语、命题功能、叙述策略、修辞手法、语言质量等评估要素对《墨子》一书第十六章《兼爱下》的梅贻宝译文、伯顿·沃特森译文和汪榕培、王
墨子“天鬼”思想探析:《天志》、《明鬼》篇为中心
作者: 郭平辉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墨子“天鬼”思想探析:《天志》、《明鬼》篇为中心
淸季來(1840-1949)墨子形像的變遷
作者: 巢偉儀  来源:香港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描述:淸季來(1840-1949)墨子形像的變遷
墨子“天志”范畴略论——兼康德“上帝存在”与黑格尔“绝对精神”视角
作者: 田宝祥  来源: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天志”  形上体系  康德  黑格尔 
描述:梁启超曾说,“墨子是小基督,也是大马克思”。个人认为,称其是中国的先知最妥。先知不在于预见未来,而在于超越现实,在于对人类命运的关切。既跨越死生和时空,又不脱离世俗和个体。墨子伟大的地方还在于一己
体系性的探寻与中国哲学史书写范式的革新:《墨子》为例
作者: 周海春 Chi Zhen  来源:孔学堂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体系  范式 
描述:从外在的角度入手解读经典容易导致对经典自身逻辑的忽视,甚至被肢解。内观法叙述文本的出发点是寻找文本的最高哲学范畴和最基础哲学范畴,关注范畴或者观念在整个观念或者思想系统中的层次性和相对地位,关注对文本自身思维进程和思维方法的把握。内观法对文本的书写,其核心线索一定是文本自身的思维进程。《墨子》的最高范畴无疑的是“天”和“天志”。“仪法”显示基本思维进程。《墨子》前半部分思想自成体系,其主要的范畴是天、天志、天意、正、兼、义正、力正、天德、贼、利、三表等等。这些范畴具有体系性。内观法为体系法,其实质即展示哲学个性的个性法和哲学创新的创新法。
论春秋战国儒墨道法的救世之道: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为例
作者: 李怡萱  来源:神州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孔子  墨子  老子  韩非子  救世 
描述:春秋战国,社会动乱,诸子言说,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的创始者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分别提出了自己对于所处乱世的"救世"方案。孔子"文士的哲学",墨子"侠士的哲学",老子"隐士的哲学",韩非子"谋士的哲学"无疑都为儒道墨法四家思想主线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智慧结晶也为后世之广泛思考和继承。本文立足于春秋战国特定时期的特定背景,对孔、墨、老、韩四子的救世之道进行基本的分析和通俗的解释,并对其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的指导意义进行学习和反思。
论春秋战国儒墨道法的救世之道--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为例
作者: 李怡萱  来源:神州(下旬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孔子  墨子  老子  韩非子  救世 
描述:春秋战国,社会动乱,诸子言说,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的创始者孔子、墨子、老子、韩非子分别提出了自己对于所处乱世的“救世”方案.孔子“文士的哲学”,墨子“侠士的哲学”,老子“隐士的哲学”,韩非子“谋士的哲学”无疑都为儒道墨法四家思想主线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智慧结晶也为后世之广泛思考和继承.本文立足于春秋战国特定时期的特定背景,对孔、墨、老、韩四子的救世之道进行基本的分析和通俗的解释,并对其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的指导意义进行学习和反思.
社会学视域下《墨子·号令》文化专有项的英译对比——汪溶培、王宏译本和李绍崑译本为例
作者: 邹素  来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社会学  《号令》  文化专有项  英译  对比 
描述:翻译的社会学研究离不开对文本的适度回归,因为在文本分析中可以发现各种社会文化因素是如何介入到翻译的选择过程中的。文章选取了汪溶培、王宏和李绍崑的《墨子·号令》英译本,对比这两个译本对《号令》篇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方法,探讨译者惯习和所拥有的文化资本是如何影响其翻译选择的。
[0图]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六编 第3册 墨子哲学理论基础 “义”之研究 《淮南子》认识论研究 把握本质的方法为中心
作者: 林庆彰 韦展勋 川津康弘  来源: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淮南子  墨子  研究考订 
描述: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六编 第3册 墨子哲学理论基础 “义”之研究 《淮南子》认识论研究 把握本质的方法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