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研究研究
作者: 吴国强  来源:温州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援墨注儒  循经求义  发挥经义 
描述:就此中绝。《墨子》一直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对象,其学说历来影响着古典文学的创作批评。可以说,任何一部文学史与文论史都离不开《墨子》,没有《墨子》就没有完整的文学史文学批评史,且后世对《墨子》的研究
墨子体育精神的内蕴当代价值
作者: 刘丽琴 蓝照光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兼爱  侠义  当代价值 
描述:墨子独特的哲学思辨滋润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他的整个体育理论体系都围绕着“兼爱”和“侠义”展开,表现在以“兼爱”为核心的体育精神主张和以侠义精神为核心的行为表现两个方面。墨子体育精神蕴含现代元素,有利于提升个人素养、培养公民意识,也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彰显人文教化价值。
墨子的“非乐”观荀子对他的批判
作者: 李加武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非乐  节用  三表  墨子  荀子 
描述:墨子分别从"古者圣王之事"和"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的角度出发,考察了"乐"的存在样态和价值,他认为"非乐"思想既有历史经验的根据,也符合普通百姓的利益。荀子对此进行了有针对性地批判,他站在儒家立场,认为"乐"有助于调和民心和改善社会秩序,进而有助于提升社会治理的效果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在他看来,墨子对"乐"的非难是毫无道理的,更进一步,他认为墨子的理论从根本上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遏制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造成天下贫困的根源。
老子、孔子墨子政治理想之比较
作者: 谭宝刚  来源:许昌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先秦哲学  老子  孔子  墨子  政治理想 
描述:生活于春秋战国之交的老子、孔子墨子被尊为道儒墨三家之先师,他们思想光辉的进发开启了后来百家争鸣的先河。老子、孔子墨子三圣有各自的政治理想,他们在社会秩序、对周礼之态度、治国方略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这反映了周秦时代思想文化剧烈发展变化的历史状况。
《墨子》英译比读复译说明
作者: 王宏  来源:上海翻译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英译比读  墨子复译  读者需求  翻译策略 
描述:本文围绕翻译目的、读者需求、文本类型等要素,通过对《墨子》现有译本的比读分析墨子复译的说明,就典籍英译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如何在翻译实践中把握这些原则提出了几点建议。笔者认为,1."明白、通畅
论墨子“自违其术”矛盾立场
作者: 刘杨  来源:北方文学(中旬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立场  平民思想  自违其术 
描述:儒墨本同为一时显学,是时天下大乱、诸国各行其是,墨子以其功利主义的思想四处奔走宣扬学说.墨家思想以兼爱为主干派生出其他旁枝思想,但其主张多有自相违背之处,究其原因多因墨子游移于平民和统治阶级立场之间.
试论墨子的实践教育当代价值
作者: 魏霞  来源: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实践教育  当代价值 
描述:墨子是我国最早的躬身实践的教育家。墨子治学主张"述而作","以行为本";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重视"以身戴行",言行一致,反对只说空话、不务实际的做法。墨家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实践教育思想,已成为中华民族整体教育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它仍然对我国的教育教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墨子的教育方法现代意义新探
作者: 耿望  来源:语文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教育方法  现代意义   
描述:墨子是我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思想,提出了独特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如不扣必鸣、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分科教学、注重实用等,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重新解读墨子的教育思想与方法,不难发现其令人心折的现代价值。
墨子的公私观对其思维方式的影响
作者: 张晓芒  来源:中州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公私  义利  推类 
描述:墨子时代,尚私观念盛行,墨子以他对天志所代表的义利关系的阐述,表达了他的不以私利害天下人民之公利的公私观点,并以此影响了他的论辩思想的形成,发展出他的“三表法”式的归纳思维方式与比喻式的推类思维方式,推动了中国古代推类思维特质的形成与发展。
《墨子》古本“目录”佚篇考说
作者: 王长民  来源:管子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目录  《汉书·艺文志》  佚篇  考说 
描述:《隋书·经籍志》首次明确著录《墨子》书中有目录一卷,其后各种史志目录中均不见记载。《墨子》古本“目录”面貌如何,一直是学界聚讼不已、悬而未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墨子》目录出现较晚,大约亡佚于隋末唐
上页 1 2 3 ... 7 8 9 ... 36 37 38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