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图片
视频
资料
-
浅议墨子之“非命”
-
作者:
何香南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非命 强力从事 有命
-
描述:天命思想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人们悲观无望的人生态度,其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深远广大,墨子针对此现状提出“非命”,并提倡强力从事与之相辅助,其人定胜天、事在人为的自信充分鼓舞了人民的生存斗志。
-
《墨子》“非命”与儒家的“命”
-
作者:
张德苏 来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命定论” “命正论” 儒家思想 《墨子》
-
描述:《墨子》對儒家的“命”觀進行了激烈的批判,但是這種批判並沒有全面把握儒家複雜的“命”觀,沒有看到儒家的“命正論”因素;同時對儒家“命定論”提出的背景及其積極意義也缺乏正確的認識,儒家的“命定論”核心觀點是,富貴窮通是由“時”、“命”決定的,面對選擇人不應患得患失,而應“行其義”、“知其不可而為之”,實現“仁者”、“賢者”、“聖者”的高貴價值,《墨子》指責的俟命殆事並非儒家“命定論”的應有之義。《墨子》的偏頗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儒家的“命定論”具有負面效應,尤其是在普通民眾中;儒家後學也有將“命定論”引向消極的弊端;同時墨家自身理論目的是社會實踐,而非理論探討,使之無暇對儒家命觀進行細緻的整理分析。
-
墨子“非命”论新议
-
作者:
卢枫 来源:孔子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董仲舒 天命观念 思想体系 上帝 孔子 统治者 性问题 伦理思想 儒家
-
描述:墨子的“非命”论不是一般地否定命定论,而是以“天命靡常”的命不定论反对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的“不可损益”的命定论,墨孔的分歧是天命思想内部不同观点的争论。墨子“非命”而“尚力”,倡导“强力而为
-
墨子之非命蕴奥
-
作者:
王冬珍 来源:哲学与文化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
描述:墨子之非命蕴奥
-
墨子“非命”之旨趣及其意义
-
作者:
暂无 来源:汉学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of Fatalism Will Heaven Three Methods pre 墨子 墨家 非命 天志 三表法 先秦 Mozi墨子 Mohist school Anti Qin
-
描述:墨子“非命”之旨趣及其意义
-
墨子的现代价值
-
作者:
王赞源 来源: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天志 非攻 现代价值 诸子思想 功利主义 越王 交相利 知识分子 公输
-
描述:研究诸子思想,有几个层面可以注意:第一,诸子的思想内容;第二,诸子思想的演变和发展;第三,诸子思想对现代人有何助益。第二项属于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范围,那是历史的意义。第三项关系到现代人的生活,是现代的价值。 本文要探索墨子思想的现代意义,提出比较重要的几点逐一讨论。
-
墨子的现代价值
-
作者:
王赞源 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天志 非攻 现代价值 诸子思想 功利主义 越王 交相利 知识分子 公输
-
描述:研究诸子思想,有几个层面可以注意:第一,诸子的思想内容;第二,诸子思想的演变和发展;第三,诸子思想对现代人有何助益。第二项属于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范围,那是历史的意义。第三项关系到现代人的生活,是现代的价值。 本文要探索墨子思想的现代意义,提出比较重要的几点逐一讨论。
-
试论《墨子》的“非命”对儒家之“命”的批判
-
作者:
廖芬芳 来源:华章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儒家 非命 命
-
描述:《墨子》中的"非命"思想对儒家的"命"观进行了激烈的批判,认为儒家的"命运论"于人、于社会都是不利的。本文试图全面把握墨家"非命"思想对儒家"命"观的批判,并指出其历史意义和局限性。
-
天志·明鬼·非命:墨子哲学研究
-
作者:
魏义霞 姚胜 来源:哈尔滨师专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天志 法天 明鬼 天命 非命
-
描述:墨子哲学独具特色,主张天志、明鬼和非命。天志即上天才是宇宙间吉凶祸福的真正主宰,实际上是借天之口呐喊自己之想而不敢言者;明克即人们的一切吉凶遭遇和命运都是鬼神赏罚操纵命运的结果;非命即人的命运非天
-
墨子的法治观及其现代价值
-
作者:
张斌峰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法 治法 法治 法治的本土资源
-
描述:法治在墨子那里叫治法.治法以法、法仪、法度为治国的标准.治法之法即为仁之法,即为兼爱之法,为义正(正义)之法,为尚同(平等)之法,为天志之法,为法天(或则天)之法,为中效之法,为(百姓广泛参与的)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