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社会组织的墨子学派及历史命运
作者: 何锡光  来源: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学派  社会组织  力量  利益  历史命运 
描述:为实现其救世主张 ,墨子建立了作为表达社会意志、功能和利益的学派。他收授门徒 ,积极参与各个层面的社会政治活动。其彰明较著的表现是以社会集团、社会组织的形式进行的为宋国守城的“非攻”战争。这不仅体现了墨子学说的实践理性主义精神 ,而且体现了作为社会组织的墨子学派致力集合社会的力量 ,自觉参与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因其主张同秦汉以后的专制主义冰炭不容 ,墨子学派随着社会政治的深化和拓展而沉沦不彰
简论墨子的功利主义文学观
作者: 解少华  来源:时代文学(双月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学说  鉴别继承和发扬 
描述:墨子提出了“兼爱”、“非功”的口号,这对当时和后世的社会影响是有积极因素的。他提倡“非乐”,动机是好的,但他把百姓的利益和要求理解得过于狭隘了,变成了只是穿衣吃饭等具体问题;他这种否定音乐,否定文艺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对墨子及墨家的学说或观点必须有鉴别地继承和发扬。
墨子与边沁功利主义思想之比较
作者: 田君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志功合一    兼爱    功利主义    效果论  尚义贵利   
描述:墨子和边沁分别是中国和西方历史上首位功利主义提出者,墨子是我国历史上倡导功利主义思想的第一人,而边沁是西方伦理史上第一个系统提出功利主义理论的人。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墨子和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展开
评郝长墀对墨子与功利主义的诠释
作者: 胡星铭  来源:哲学分析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自我中心主义  功利主义 
描述:"墨家哲学是功利主义"是中国哲学界八十多年来的主流观点。郝长墀曾撰文否定了这个观点。他的论证依赖于两个观点:(1)功利主义者以自我为中心;(2)墨子以他人为中心。如果郝长墀的翻案成立,显然是对中国
功利·道义·和谐:墨子分配功利主义的伦理生态
作者: 郭智勇  来源:天府新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分配功利主义  道义性担当  分配和谐  伦理生态 
描述:分配不仅仅是物权占有关系的调节手段,它还是人的生活状态的反映。墨子认为,分配天然具有功利旨趣,从社会发展与人的生活意义视角,弘扬分配的社会功利意义,有利于实践民之"善生"。墨子分配价值取向的社会功利色彩,使分配成为义利天下的道义性担当。以此为进路,对理解经济生活的本质、实践当代社会的分配正义有借镜之功。
公共性的功利主义解析:墨子行政哲学理念的现代转换
作者: 汤浩  来源: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行政哲学  公共性  服务型政府  功利主义  墨子 
描述:正义追求的功利主义基调。墨子把"尚同"当作了实现"义政"的唯一途径,对后世行政管理的消极影响是严重的。理性地评判墨子的行政哲学理念并予以现代意义上的重新阐释,可引申出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
墨子与密尔功利主义思想之比较
作者: 郭会宁  来源:湖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功利主义  墨子  密尔  评价 
描述:功利主义作为一种伦理道德学说,源远流长,无论是在西方还足在中国,从古至今都颇具影响。墨子作为中国功利主义的代表,其思想内容丰富又独具特色,在中国伦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是西方
墨子的历史
作者: 吕凤雨 张华  来源: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墨子》  历史观 
描述:墨子有明显的天命观和英雄史观,他认为,天命和鬼神决定着历史的发展,顺天者生,逆天者亡;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一乱一治、治乱交替;名君和贤臣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墨子论历史
作者: 杨钊  来源:史学史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墨家学派  实践精神  思想学说  创始人  思想家  天志  公元前  统治者  圣王 
描述:墨子,名翟,鲁国人,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68年至前376年。墨子是一位富有实践精神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和他这个学派的言论,汇集在《墨子》一书中。《墨子》不是一部历史书,书中所引史料不尽合史实;但从论证思想学说中却反映出墨子对
儒墨命运之探源:从孔子和墨子的"天人观"分析
作者: 高硕  来源:文教资料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孔子  墨子  "天人观" 
描述:儒家和墨家是先秦两大显学,但是汉代以后,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而以墨子思想为代表的墨家思想却成了"绝学".此种现象从二者的"天人观"分析看,孔子的畏命、知命思想既为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