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非乐”再评价
作者: 甫之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统治阶级  圣王  士大夫  歌舞  学术界  子曰  引文  吕氏春秋  钟鼓 
描述:“非乐”是墨子文艺学说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对这个思想,学术界普遍持否定的看法。这种看法认为,墨子“非乐”虽然具有揭露统治阶级亏夺民衣食之财以为乐的合理性,但它是一种狭隘功利主义的反文艺观点,核心是否定艺术与审美的社会价值。笔者认为这是对墨子“非乐”思想的误解,应该重新认识。墨子“非乐”并不排斥一切音乐,反对所有歌舞。这是可以肯定的。墨子确实有“圣王不为乐”(《墨子·三辩》)以下《墨子》引文只注篇名。)的说法。对这句话不能单看字面,“以辞害意”。当时有一个兼治儒墨的学者名叫程繁,他曾就这个问题质疑过墨子。程说:“昔诸侯倦于听治,息于钟鼓之乐;士大夫倦于听治,息于竽笙之乐;农夫春耕夏耘,秋敛冬藏,息于聆缶之乐。今夫子曰:‘圣王不为乐。’此譬之犹马驾而不税
墨子分工理论及其评价刍议
作者: 吴爱邦  来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分工  市场经济 
描述:墨子是先秦时期伟大的理论家,《墨子》一书阐述了分工的一些基本理论,包括分工结构、分工合理性和分工要求等。这些理论不仅在先秦诸子中突出了墨学的显学地位,而且对于丰富当今的市场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
从《公输》说到墨子的评价问题
作者: 姚汉荣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从《公输》说到墨子的评价问题
墨子教育观探究
作者: 孙守超  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墨子教育观探究
墨子“非乐论”再探究
作者: 段君妮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礼乐制度  非乐论 
描述:通过结合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以及礼乐制度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分析墨子非乐论产生的原由。将墨子还原到他生活的时代背景下探究非乐论。简要客观地对墨子进行评价
康有为对墨子的总体评价
作者: 魏义霞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康有为  墨子  排位  评价 
描述:戊戌政变之前,康有为的学术重心是考辨中国本土文化的"学术源流",墨子与其他先秦诸子一样被纳入研究视野。康有为关注墨子是在考辨中国本土文化"学术源流"的名义下进行的,目的是证明"百家皆孔子之学"。由于墨子是春秋时人,康有为不仅要让他成为战国人,而且要像对待其他先秦诸子那样界定墨子与孔子的关系。这使墨子的位次排列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于是,既不让墨子在孔子后学中占据显赫位置,又不让墨子失去与孔子争教的资格,成为康有为的当务之急。
《墨子》造物思维与设计思维探究
作者: 颜新龙  来源:艺海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设计思维  装饰  节用  标准化  设计 
描述:在中国的先秦时期奴隶社会瓦解后,生产力得到解放,墨子对于君主、劳动者、生产者的各个阶层提出了许多管理与造物的思想,《墨子》一书是墨家著作的总集,虽对文化娱乐的社会功能存有偏见,思想虽有局限性,但是许多思想与现代设计思想不谋而合,至今都有借鉴研究价值。设计作为一种活动过程,是造物活动的思想准备,很多造物思想殊途同归。设计在创造生活的同时,也带来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的现象,造成了“有计划废止制度”这一现象的出现,极度的消费观,带来设计的极度商业化。墨子不是设计家,但《墨子》一书中隐晦着许多设计的思想和观点,有很多主张值得我们借鉴、探讨。
《墨子》反义词多维探究
作者: 曹文倩  来源:语文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反义词  单音节 
描述:《墨子》是先秦时期反映墨家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反义词数量多,出现频率高。这些反义词多以单音节为主,且存在着复杂的对应关系,运用形式多种多样。本文从反义词的判定原则、统计方法、类型、对应关系、运用形式、特点、功能等方面对《墨子》中的反义词进行多维探究
基于汉语术语学的《墨子》探究
作者: 孙启勤  来源: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术语  墨子  墨家  汉语术语学 
描述:《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经典作品。文章从汉语术语学的视角出发,对《墨子》进行深入的解析和讨论,探讨其在汉语术语学中的重要价值和在汉语术语史中的地位。
基于汉语术语学的《墨子》探究
作者: 孙启勤  来源:孝感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术语  墨子  墨家  汉语术语学 
描述:《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经典作品。文章从汉语术语学的视角出发,对《墨子》进行深入的解析和讨论,探讨其在汉语术语学中的重要价值和在汉语术语史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