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同》篇与邹衍、后期墨家新论——兼论战国后期学术之演进问题
作者: 黄瑜 熊凯  来源:重庆社会科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吕氏春秋  五德终始  邹衍  后期墨家  战国后期 
描述:《吕氏春秋.应同》篇通常被今人视为引自邹衍五德终始思想的断片,这种流行已久的看法其实并不符合《应同》篇本意。从《应同》篇与邹衍、墨家思想比较看《,应同》篇的五德终始学说可能是后期墨家根据吕不韦需要
“和谐世界”:中国“和”哲学与持久和平——以对道家、儒家、墨家“和”哲学的分析为中心
作者: 肖刚  来源:国际论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和谐世界  中国“和”哲学  持久和平 
描述:从对中国道家、儒家和墨家的“和”哲学的分析和研究中我们发现,儒家和道家的“和”哲学强调“和谐”的同时,也重视“和”的“和平”内涵,或者说和谐与和平是“和”的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而墨家的“和”哲学
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形式化和非形式化问题
作者: 李包庚 魏娜  来源:天中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亚里士多德  逻辑  形式化  非形式化 
描述:非形式化是墨家逻辑的主要特点,而亚里士多德逻辑的主要特点是形式化。形式化注重精确性、系统性,但也比较远离现实生活;而非形式化则紧密联系日常语言,但也有明显缺陷。当前逻辑学发展既要注重形式化研究,也要注重非形式化研究。
西方逻辑的引入与《墨子》研究新范式——关于梁启超墨家逻辑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作者: 郭桥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梁启超  西方逻辑  墨家逻辑  中国古代逻辑 
描述:逻辑内容的开掘构成了20世纪《墨子》义理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实现这一范式转化的第一人当推梁启超。梁启超研究工作的几个方面———历史基础、具体探索、返与评判,成为20世纪墨家逻辑研究的"胚胎
不同文化传统与不同逻辑传统——墨家逻辑与亚里氏多德逻辑的比较
作者: 崔清田  来源:中州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文化传统  墨家逻辑  亚里氏多德逻辑  比较 
描述:逻辑与文化所讨论的是逻辑学与文化间的客观联系。这种联系由文化的整体性以及逻辑在构成文化整体诸要素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逻辑与文化的联系既表现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和需求对逻辑的制约 ,也表现为逻辑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前者决定了不同文化孕育出的不同逻辑传统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把握这一点 ,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开启理解和研究逻辑科学的更为广阔的思路。后者给出了不同文化传统间差异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关注这一点 ,可能会对我们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比较中西文化异同 ,并进而对推进中西文化交流和今日的新文化建设提供帮助与借鉴。有鉴于此 ,本刊编发部分有关文章 ,以期推动对这一问题的更为深入的讨论和研究
墨家“兼相爱,交相利”看经济行为的新理性:互惠性与互恕性
作者: 李文波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互惠性  互恕性  嵌入性  墨家  兼相爱  交相利 
描述:探讨其背后的社会伦理的深层结构 ,作为一种尝试 ,或许可以在中国先秦墨家哲学兼相爱、交相利的伦理思想中加以发掘 ,兼相爱、交相利的伦理所阐发的正是基于道德的价值理性和功利主义的工具理性的结合。由此出发 ,互惠性与互恕性作为新经济伦理的内在基础才更具备了相当的合理性
基督教“圣爱”与墨家“兼爱”:“爱”与“正义”关系理论的类型学考察
作者: 马腾  来源:中山大学法学院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一、爱与正义的问题:"宗教与法律"的桥梁宗教与法律的关系问题,伯尔曼曾在《法律与宗教》中第一章指出两者在四个方面的同质性。该书第三章《宗教中的法律》专门讨论了"爱与法律"的问题,强调两者的紧密联系。可见"爱"是宗教与法律关系问题的一个媒介。于是,在"宗教中的法律"或是"法律的宗教因素"这一范畴中,宗教与法律的关系典型地体现为爱与正义的关系。基
从文化的角度看逻辑对数学之影响:以墨家的逻辑对中国传统数学影响为例
作者: 刘邦凡  来源: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但人们显然都承认:那些具有普适性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思想、观念、意识等等,都属于文化。人们对"逻辑"的理解也是多角度、多层次的,但归纳起来,也不外就是三种
摩顶放踵利天下 侠肝义胆忠骨心:试论墨家“任侠”精神在《史记·游侠列传》中的体现
作者: 陈莹  来源:金田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任侠”精神  《史记·游侠列传》 
描述:墨家的侠义精神可以概括为"任侠"二字,倡导损己以利人,即救人之急,不惜赴死,勇于自我牺牲,《孟子·尽心上》对其有精确概括:"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1]游侠之风起于战国,盛于西汉前期
论文:修养谈:抱佛家出世之心,本墨家刻苦的精神,做儒家人世之事,立志、好学、笃行、省克,忠恕,中庸,自强,寡欲悦乐,择友,勤俭,谦让,养气
作者: 刘信芳  来源:力行月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论文:修养谈:抱佛家出世之心,本墨家刻苦的精神,做儒家人世之事,立志、好学、笃行、省克,忠恕,中庸,自强,寡欲悦乐,择友,勤俭,谦让,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