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争彼也。”——墨家论“辩”的定义和有效条件
作者: 赵平  来源:思维与智慧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有效条件  论辩  墨家  言语行为  相对主义  命题  科学定义  先秦时代  墨经  先秦诸子 
描述:先秦时代,诸子蜂起,论辩成风。论辩是一种促进知识批判增长的言语行为。然而,孔子“崇仁恶佞”.从道德上否定论辩;孟子“好辩”,却宣称出于“不得已”;庄子从相对主义立场怀疑“论辩”的可能;名家之流如公孙龙辈“饰人之心,(?)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将论辩蜕化为诡辩。在先秦诸子中,给“辩”下了科学定义并规定其有效条件的正是《墨经》。《经下》:辩,争彼也。辩胜当也。《经说下》:辩:或谓之牛,或谓之非牛,是争彼也。是不俱当,不俱当,必或不当。不当若犬。《经下》:彼,不可两也。《经说下》:彼:兕、牛.(豸区)非牛,两也,无以非也。(从高亨校)。理解《墨经》“辩”的定义的关键在于一个
试论墨家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兼及儒墨两家思想比较
作者: 李文君 彭又双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当代意义  墨家思想  孔子  梁启超  五四运动  认识论  儒墨  论语  《吕氏春秋》 
描述:试论墨家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兼及儒墨两家思想比较
从义利观剖析墨家的教育哲学思想
作者: 陈超群  来源:华东师大教科所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从先秦开始的义利之辨集中反映了各学派的价值取向,因此成为研究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入口。本文寻此思路,由考察墨家的义利观进而剖析它的基本教育哲学思想。
墨家文化传统及其当代意义探微:论墨家进步的社会政治观
作者: 朱传  来源: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墨家文化传统及其当代意义探微:论墨家进步的社会政治观
论墨家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作者: 刘邦凡  来源: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墨学  墨家  和谐社会  建设 
描述:从墨家的思想与言行可以得到许多有益于今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例如墨家的"兼爱互助"、墨家的"交相互助利"、墨家的"以劳致富"、墨家的科学与教育、墨家的"节用"等等,这些内容对当今公民的社会公德、社会本位利益观、职业道德、科学教育观念及享乐观念都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作者: 滕宇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墨家  环境伦理思想  现代意义 
描述:墨家环境伦理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生态理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态思想,也是可资借鉴的优秀文化遗产。在生态环境破坏日益突出、人与自然关系日益恶化的今天,对墨家环境伦理思想进行阐释与剖析,汲取其中的理论精华,对于解决当前生态问题、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本文结合史料,运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对墨家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系统的研究。首先,考察了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与墨学的关系以及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在墨学中的地位,阐明墨家环境伦理思想是墨学的理论精华,同时,从地域背景、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的角度论述墨家环境伦理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根源,从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三个方面阐述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哲学基础。继而以此为基点,对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根本原则和具体内容展开详述,并顺次揭示了墨家环境伦理思想所具有的显著特点。最后,文章系统阐述了墨家环境伦理思想对于解决当前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生态理论难题、摆脱生态困境、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意义。本文的新意和特点在于,与同类研究相比更具拓展性和时代感。国内目前有关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资料比较缺乏,其间多为针对墨家个别生态思想所做的零星论述,缺乏全面深入的系统研究。为此,本文对墨家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周到的考察和细密的分析。体现在:从“爱无差等”、“顺天应人”、“天下之利”三个方面阐明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根本原则,从“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诸多方面揭示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具体内容,并从中概括出其民本性、务实性和可持续性的总特点。最后,文章从生态价值体系的确立、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三大维度入手,探讨墨家环境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力求挖掘其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价值,为随后深入开展同类研究奠定必要的基础。
先秦墨家语言实践及《墨子》文学意义考论
作者: 李雷东  来源:西北大学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先秦墨家  语言实践  名辩  《墨子》  文学意义 
描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思想快速发展的时期。今人无法目睹当时诸子的思想交锋,但通过阅读现存的文献,可以揣想“轴心时代”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们的活动。我们阅读先秦各家典籍,首先接触到的即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通过语言我们才能探知古代哲人的活动。在这里,对我们而言,语言不仅是载体,也成为一种存在,代表了先秦诸子存在的方式。诸子各家独墨家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的利他精神,特关注语言的问题。墨家颇重理智,其对语言的探讨也异于其他各家。墨家重视名辩,以理智态度对待语言问题,考察墨家的语言论及其语言活动,是研究《墨子》的一个基本角度。 本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首先辨析了《墨子》书中“实”的意义。“实”这一概念在墨家辩学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综合比较众家解释,我们认为“实”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并未受到重视,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辨析《墨子》书中实词的同义关系,考察墨子对不同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语的选择,从而探讨墨子思想与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二章首先考察了与墨家语言论有关的“同异之辩”、“两可之辩”以及关于逻辑判断的言论,然后考察了...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墨家的辩证理论思维
作者: 孙中原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辩证理论思维  天下物无全美 
描述:理论思维是用命题和原理的形式把握事物规律性的思维。理论思维的本质和核心是辩证法和辩证逻辑,以概念辩证本性的研究为前提。分析墨家“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同异交得”、“两而无偏”、“不能而不害”和“是久与是不久同说”等5个命题与原理,以及同和异(同一性与差异性)两个概念的对立统一辩证本性,可以阐发墨家的辩证理论思维和辩证逻辑思想,并为现代生活寻求启示与借鉴。
“摩顶放踵利天下”:墨家思想的哲学反恩
作者: 谢霄男  来源:黑河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兼爱  非攻  尚贤 
描述:墨家曹是与儒家齐名的显学,其思想蕴含着发人深省的哲理。从观念、政治和制度层面分别对墨家所倡导的兼爱、非攻与尚贤的理念作哲学上的反思,不仅有利于我国的国计民生,而且有助于我们成为“摩顶放踵利天下”的中国人。
从孔子与墨子的天命论看儒家与墨家的不同命运
作者: 魏义霞  来源: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孔子  墨子  天命论  比较研究  不同命运 
描述:在先秦百家之中,儒家和墨家以为本,孔子和墨子都恪守天命论,不仅断言人命定,而且都积极祭天。然而,孔子与墨子所讲的及天命论具有不同的内涵,这具体表现在上天不同的命定方式:孔子之是先天的,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