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与法家哲学思想之比较
作者: 宋有光  来源:青春岁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法家  比较 
描述:,使这个时期的思想斗争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从而促进了哲学的繁荣。墨家和法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后世了解和学习百家之学供了丰富的资源,比较学习墨家与法家的特点与内容,也加深了我们对中国哲学的认识,在今日着实是一笔精神财富。
墨家与亚里士多德思想之比较
作者: 左少杰  来源:安顺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亚里士多德  德性  爱  义  公正 
描述:在伦理思想的发展史中,墨家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均为后来者研究伦理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依据。前者以“天下之治”的宏伟目标作为其伦理思想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后者的“德行论”以一种自由独立的态度来阐发城邦人生的追求。两者的伦理内容都对“爱”“义和公正”有着非常相似的阐发,但在细节的论述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不仅由不同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文化背景决定着,而且俩人的身份背景亦是他们思想区别的主要原因。
儒家与墨家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 梁敬国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儒家  墨家  教育思想  比较研究 
描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乃是中华优秀文化中耀眼的一部分,尤其是儒墨两家,在整个战国时期,一直都处于"显学"地位。本文重点对儒墨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从教育作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道德教育思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中华优秀的教育思想更好地进行传承。
杜国庠与近代墨家辩学的比较研究
作者: 张永春  来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杜国庠  墨家辩学  比较研究  以墨家逻辑还诸墨家逻辑 
描述:墨经》逻辑思想的研究方法,这一以墨家逻辑还诸墨家逻辑的实事求是的研究原则,正是比较中西时应坚守的基本轨辙。
墨家与亚氏范畴论比较研究
作者: 许锦云  来源:中州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亚氏  范畴 
描述:墨家和亚里士多德创立了中西古代逻辑的典范 ,他们都有丰富的范畴理论体系。本文着重对“实”与“实体”、“故”与“原因”、“类”与“属”等几对与逻辑密切相联的重要范畴进行比较研究 ,在说明其同和异的基础上 ,力图解释它们对中西方逻辑学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墨家与亚里士多德命题论之比较
作者: 许锦云  来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亚里士多德  命题论 
描述:命题理论是逻辑学的重要内容。墨家和亚里士多德都讨论了命题的本质、命题的类型及关系、模态命题等基本问题,形成了丰富的命题理论。但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又有很大差异。比较二者的同异,有利于进一步认识中西方古代逻辑的相同本质和不同特点。
周易、老庄、墨家科技思想比较
作者: 刘晓华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周易  老庄  墨家  科学技术思想 
描述:周易、老庄、墨家之科学技术思想各有异同。在科技知识的来源上,周易与墨家都重视感性经验,而老庄则排斥感性;在科技知识的获得上,周易与老庄都看重直观,其区别在于周易之直观包括感性直观与理性直观两个方面,而老庄则倚重于理性直观;墨家则在不排斥直观的同时,注重逻辑与科学知识的形式化,是中国古代较为全面而没有片面性的科学技术思想。三者之间相互弥补,共同组成一个完整而全面的中国科学技术思想基础。
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的比较研究
作者: 崔清田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逻辑)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逻辑  亚里士多德逻辑  比较研究  逻辑传统 
描述:基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而形成的不同逻辑传统,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因此,两种逻辑的比较研究只有建基于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之上,才能对它们的异同作出合理的分析与说明。墨家逻辑依托于先秦文化,亚里士多德
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的比较研究
作者: 崔清田  来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逻辑  亚里士多德逻辑  逻辑比较研究 
描述:基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而形成的不同逻辑传统 ,既有共同性 ,又有特殊性。因此 ,两种逻辑的比较研究只有建基于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之上 ,才能对它们的异同作出合理的分析与说明。墨家逻辑依托于先秦
墨家与亚里士多德谬误论比较研究
作者: 许锦云  来源: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亚里士多德  谬误论  比较  中西逻辑史 
描述:的。但又由于它们的谬误论形成的具体条件不同 ,如当时中西方论辩形式不同、逻辑体系不同、语言风格不同 ,谬误论的内容和形式也就不同。它们各具特色 ,在当时都对反驳诡辩、认识真理起了巨大的作用。比较墨家与亚氏的谬误论 ,认识其同异和发生发展规律 ,是中西逻辑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上页 1 2 3 4 ... 5 6 7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