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契合点
作者: 宋颖  来源:人民论坛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墨子  兼爱 
描述:墨家哲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诸多契合点。"兼爱"思想彰显了追求"社会和谐""世界和平"的道德取向,"无差等"的理念与社会主义社会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的观念契合,"天为法则"的政治哲学带有"民主法治"的色彩,"节用"思想表现出勤俭节约的精神,"尚农事"的主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敬业""富强"的表述。
墨家功利主义技术思想述评
作者: 吴智 陈凡  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技术思想  功利主义  平民化 
描述:墨家整体思想体系存在功利主义倾向,墨家功利主义的技术思想也随之被肤浅的庸俗化和僵硬的概念化。本文剖析了墨家功利主义技术思想与纯粹功利、实用主义的四处差异,总结出它的三条合理性,阐明了墨家之功实乃为广大平民谋大功,墨家之利实乃为民之大利、公利的技术思想。
墨家功利主义的概念分析和逻辑论证
作者: 赵敦华  来源:哲学评论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描述:通常认为,西方哲学重视分析和逻辑论证,而中国哲学和伦理重视直观、想象和类比,思维方式上的这种差异,使得中西哲学的比较难以关注于双方的论证(argument).但是,墨家比先秦的其他任何学派都更容易克服这一障碍.与同时期的其他学派相比,《墨子》以逻辑著称.《墨子》中的逻辑分析和论证集中在《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六篇.这六篇被统称为《墨经》或《墨辩》.
墨家功利主义及其历史命运
作者: 宿光平 倪桂灵  来源: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功利主义  历史命运 
描述:墨家义利与先秦诸子有所不同。儒家主张贵义轻利 ,法家主张唯利无义 ,墨家则贵义也重利。其所言之利又主要指天下之利 ,其合理意义不言而喻。但墨家功利主义是以自然人性论为基础的 ,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史观的泥潭 ,随着墨家的衰亡其功利主义思想也一并衰落下去。
马克思主义适度消费与中国墨家合理消费思想比较
作者: 王学荣  来源: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马克思  墨家  适度消费观  合理消费主张  社会再生产 
描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对消费进行了科学的分类,深入探讨了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深刻分析了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度消费。马克思的适度消费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与消费进行深度剖析而
墨家科技述评
作者: 张星昭 段翔沥  来源: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思想  科技观  科学精神 
描述:墨家思想凸显了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展现了强烈的科学实证精神和创新精神,体现出一名伟大思想家的天下苍生情怀和对“大我”境界的价值追求。对墨家的科技进行客观地展现和评价,对于我们更好地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有着很多启迪和借鉴。
墨家修身初探
作者: 赵清文  来源:职大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修身  《墨子》  道德修养 
描述:修身思想是墨家思想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墨家不但认识到修身是立身行事之本,而且阐述了实践、反省等修养的方法以及环境对于修身的作用,并将天志作为修身的根本准则。墨家的修身对于中国传统修身思想的发生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然可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墨家修身初探
作者: 赵清文  来源:枣庄学院学报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修身  《墨子》  道德修养 
描述:修身思想是墨家思想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墨家不但认识到修身是立身行事之本,而且阐述了实践、反省等修养的方法以及环境对于修身的影响作用,并将天志作为修身的根本准则.墨家的修身对于中国传统修身思想的发牛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仍然可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墨家的语境
作者: 陈克守  来源:齐鲁学刊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家  语境  语境观 
描述:墨家没有建立系统的语境理论 ,但却有着丰富的语境思想。墨家的名辩学理论 ,更是突出地体现了墨家的语境。这些都应该给以充分的肯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墨家从逻辑的角度研究语境 ,这一研究方向与方法 ,对我们也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墨家的“贱民”文艺
作者: 牟世金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录入时间:2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关键词: 墨子  墨家  非乐  荀子  新探讨  功利主义  孟子  儒家  吕氏春秋  思想体系 
描述:在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史上,墨家是没有地位的。有的文学史、批评史或音乐史,也曾提到墨子,却只写了他的一大罪状:“非乐”。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已作了墨家“蔽于用而不知文”的定论(《荀子·解蔽》);到了近代,他的“非乐”就被认为:“不仅在反对音乐,完全在反对艺术,反对文化”(《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这笔历史是否公正,还有重新探讨的必要。